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8章831摩擦力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8章全章热门考点整合专训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8章82二力平衡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8章832摩擦力与社会生活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8章素养集训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8章812惯性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8章811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件ppt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平衡状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
2.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3.【2021•黑龙江】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的是( )A.正在腾空而起的火箭B.自由竖直下落的石子C.沿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块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
【点拨】正在腾空而起的火箭,加速向上飞,因此火箭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自由竖直下落的石子,由于重力作用做加速运动,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B不符合题意;沿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块,其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C不符合题意;火车在平直轨道上沿直线匀速行驶时,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均不变,因此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二力平衡的条件:(1)内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____上。(2)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5.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1)不同点:一对平衡力作用在________物体上,而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________物体上。(2)相同点: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上。
6.【中考•内江】如图所示,F1等于F2,下列各对力中不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点拨】图A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7.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A.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一定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D.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8.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____,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_______力。
9.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1)原来静止的,将保持________状态;原来运动的,将做_______________。(2)平衡力________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平衡力________改变物体的形状。(均填“能”或“不能”)
10.若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就可以由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得知另一个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
11.甲起重机将一台机器沿竖直方向向上以1.5 m/s的速度匀速提升,甲起重机对机器的拉力为F1;乙起重机将同一台机器沿竖直方向向下以1 m/s的速度匀速下降,乙起重机对机器的拉力为F2,忽略空气阻力,则( )A.F1>F2 B.F1<F2C.F1=F2 D.无法确定
12.【2021·昆明】联欢会上,小明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左脚和左侧身体紧贴墙面站立静止(如图所示),然后右脚抬离地面,若能使身体仍然保持静止不动者获胜。你认为抬起右脚后,人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不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力和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13.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用20 N的水平方向拉力拉动小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N,阻力的方向向________(填“西”或“东”)。
【点拨】由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受到的拉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4.【2021•恩施州】班长在操场上骑自行车,下面有关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车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车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车的重力和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点拨】因为人骑在自行车上,所以车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B错误;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车的重力和车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故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15.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 是一对平衡力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与牛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阻力
16.【2020•安徽】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画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B.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D.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点拨】G与F3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小球;F3的施力物体是水平横杆,受力物体是弹簧,所以G与F3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F1是弹簧拉动小球的力,F2是小球拉动弹簧的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正确。
17.【2020•成都】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火箭加速升空时,火箭推力________重力;卫星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________,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18.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4)如图丙,是最终确定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19.【中考•安徽】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给出了A、B的受力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与GA、F1两个力的合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F1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GA与F2是一对平衡力D.F2与F1是一对平衡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全章高频考点专训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集训课堂练素养功和能的图象辨析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111目标一功的认识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111目标二功的复杂计算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112目标一功率的认识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112目标二功率的测量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1131目标一动能的认识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114目标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1132目标一势能的认识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1132目标二探究势能的影响因素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114目标二机械能及其守恒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集训课堂练素养功功率的综合计算习题课件pptx、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1131目标二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习题课件pptx等1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习题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122滑轮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121杠杆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1232机械效率的测量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素养集训3简单机械的使用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1231机械效率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全章热门考点整合专训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素养集训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素养集训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习题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素养集训2滑轮滑轮组的特点习题课件ppt等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1 杠杆习题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绕固定点转动,力的作用线,习题链接,答案呈现,静止匀速转动,见习题,杠杆小,>=<,B等臂,课堂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