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的产生精品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课题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数”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说出已经了解的“分数”知识,这样既可以找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2.重视学习过程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图形表示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想象交流、画图与操作中理解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经历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取出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理解单位“1”,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分数单位。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理解分数的含义。
3.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学习重点
理解分数及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
学习难点
理解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做单位“1”。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圆形纸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7分钟)
1.提问:(1)把1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几个?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这个苹果的多少?
2.指定一名学生用1m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m长,比4m短)。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什么叫分数呢?(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1))
4.课件出示古人测量情境和现实分物的情境。
1.思考后回答。
2.请一名学生量,学生说测量后的结果。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进一步了解分数的产生。
1.填空。
(1)这个分数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2)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 )个。
(3)( )
( )
答案:(1)1 4 四分之一 (2)9 (3)> <
2.按要求写出分数。
每个苹果是这些苹果的。
每瓶饮料是这些饮料的。
答案:(1)(2)
二、深入体验,理解意义。
(20分钟)
1.数形结合,构建数学思考模型。
(1)利用课件演示:借助一个图形或一条线段,演示所表示的含义。
(2)引导学生研究一些物体的 ,理解单位“1”的含义。
2.师生共同概括分数的含义。
3.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单位。
1.(1)观看课件演示,小组交流所表示的含义。
(2)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借助一个圆、一把香蕉、一盘面包构建一个整体(即单位“1”)的观念,动态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2.明确含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三、训练提升。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2题。
3.开放训练,拓展延伸。
亮亮取出4颗糖的,悦悦取出6颗糖的,他们谁取出得多?
1.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2.独立完成,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交流:他们取出得一样多。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3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板书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1)
把一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把一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
把一条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
把一把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把香蕉的。
把一盘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
单位“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的概念。教学中,通过借助手中的学具动手折一折、分一分等,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人教版4 比优质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4 比优质第1课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新知,训练深化,总结收获,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自主探究新知,合作交流学习成果,巩固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产生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产生第1课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揭示课题,深入体验,理解意义,训练提升,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