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导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归纳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2. 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 知道杠杆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会画杠杆的力臂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难点】
1.理解力臂的概念,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指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阻力臂是从支点到O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它的物理表达式是F1L1= F2L2。
4.常用的剪指刀是省力杠杆,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使用它可以省力 ,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夹砝码的镊子是费力杠杆,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使用它时可以省 距离;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是等臂杠杆。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合作探究】
探究一:杠杆
想想议议:
当你用筷子夹菜、用剪刀剪纸、用天平称量时,这些工具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特征:1.受力的作用;2.绕固定点转动;3.比较坚硬
1.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用木棍撬石头,撬棍就是杠杆,杠杆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由五个要素组成: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对杠杆的理解
(1)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它是一根硬棒.
(2)力臂是可以在杠杆上,也可以不在杠杆上。
(3)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当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4)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
4.力臂的画法:
(1)一找点:先确定杠杆的支点O和动力、阻力的方向。
(2)二画线: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必要时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三作垂线段:从支点向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即为动力臂或阻力臂.
(4)四用括号来体现:最后用大括号或箭头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上字母l1或l2.
探究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状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可以倾斜平衡)。
提出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
2.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时,杠杆能够平衡?
(2)猜想与假设:F1·l1=F2·l2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4)使用的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
实验前提问:
挂钩码前,如何调节平衡螺母?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实验前,为什么将杠杆的中点作为支点并调节水平平衡?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时,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 1 \* GB3 ①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2 \* GB3 ②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此时可以调平衡螺母吗?不能)
= 3 \* GB3 ③把支点左边的钩码重当作动力F1,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当作阻力F2,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将各数值填入表格中。
(6)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例题:据《杭州日报》报道,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内,一位物理老师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一头大象的质量(如图所示)。测量时利用了一根长度为12m的槽钢作为杠杆。如图乙所示,吊钩固定于槽钢的中点O。当槽钢水平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为200N。测得L1为6m,L2为4cm。若不计铁笼的质量,请估算大象的质量。g取10N/kg。
解:如图所示:F1=200N,l1=6m,l2=4cm=0.04m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
大象所受的重力:G2=F2=3×104 N
大象的质量为:
探究三:生活中的杠杆
1.省力杠杆
(1)示意图:如图所示
(2)特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L1>L2, F1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导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想想议议,猜想假设,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导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想想议议,猜想假设,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