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10. 盐的妙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10. 盐的妙用教案设计,共2页。
感知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在尝试探索中,自主掌握“撒盐排遣法”,在观察想象中,感受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在欣赏中,体会画家对“特殊技法”的探索与创意运用,激发尝试、表现的兴趣。
对“撒盐排遣法”产生的肌理效果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能对点、线、面状的肌理效果进行联想和创造、重新设计一幅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
宣纸、白乳胶、盐、鸡蛋清、墨汁、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给你的感觉怎样。
生:像下雨、像海底等等。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色彩单纯明快的美、体会夸张、变形的肌理效果。
师:你们看这色彩和平时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肌理效果的?是使用怎样方法画出来的呢?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欣赏画家梁培龙的作品《欢乐的小溪》感受“特殊技法”创作的一种节奏美。
师:《欢乐的小溪》使用撒盐的方法,你们看他达到的效果比一般的方法是否更好呢?
(2)尝试探索“撒盐排遣法”,体验画面产生异变而制造的特殊的点、线、面状的肌理。
师:你们知道,撒盐为什么可以使画面出现这样的效果吗?
(3)明确作业要求,即运用点、线、面状的肌理进行联想,再创造有趣的画面。
(二)讲授新课
1、观看各种图片。
师:在这些作品里面,你喜欢哪些,为什么?
生:自由表达,与同学分享。
2、讨论: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师:下面老师请些小组的同学上来发表他们的想法,看看谁的想法最有新颖,最独到。
3、讨论:你觉得这样的效果适合画什么样的题材。
师:你们看,这样的效果是用撒盐的方式做出来的,效果的确与众不同,想想这样的效果会适合做什么样的题材呢?
4、讨论:你觉得撒盐的步骤是怎样的,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觉得这样的步骤行不行,为什么?
(三)作业布置
能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师:大家都已经蠢蠢欲试了吧,下面拿出我们的工具,让我们一起试试我们掌握的方法能否准确的做出像画家一样的效果。
学生自己尝试、探索正确的步骤和方法。
(四)作业评述
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岭南版四年级上册10. 盐的妙用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岭南版四年级上册10. 盐的妙用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 浮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讲授新课,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评析作业,小组互评,课堂小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