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同步学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同步学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第1页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同步学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第2页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同步学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课堂探究,学后反思,测评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重新组合成________的过程。
    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_________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五个不变”、“两个一定变”和“两个可能变”
    五个不变: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一定变:宏观_____________;微观_____________。
    两个可能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子、原子、原子、新分子。2.质量、质量。3. 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课堂探究】
    一、思考交流:
    1.写出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的分解、碳在氧气中燃烧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对照课本,标出上面所写反应文字表达式的各部分的含义。
    3.下列三种方式都表示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你认为哪种方式能简便快捷地记录和描述这一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碳+氧气二氧化碳
    (3)C+O2CO2
    【答案】1.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过氧化氢水 + 氧气;碳+氧气二氧化碳。
    2.参考:
    3.第(3)种,书写简便,不仅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二、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______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意义:
    (1)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映了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各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3)反映了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__(化学计量数之比)。
    3.读法:(以C+O2CO2为例)
    (1)质的方面读法
    即: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的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____。
    (2)量的方面读法
    ①每_______份质量的碳和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每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个氧分子反应,生成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
    【总结】
    ①质的方面:把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全读出来,注意“+”读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②量的方面:把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___________读出来。
    【答案】1. 化学式,2.(1)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质量比;(3)微粒个数比。3.(1)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2)①12、32、44;②1、1、1。
    【总结】①和或跟、生成;②质量比。
    【练一练】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 化学反应的快慢
    【答案】 D
    三、思考交流: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1)S+O2SO2
    (2)Fe+CuSO4===FeSO4 + Cu
    (3)CuO+H2Cu+H2O
    【答案】以反应(1)为例:①反映了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②每1个硫原子恰好和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或:在该反应中,硫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个数比为1:1:1
    = 3 \* GB3 ③每32份质量的硫原子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或:在该反应中,硫原子、氧气、二氧化硫质量比为32:32:64.
    【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测评反馈】
    1.从化学方程式“ ”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反应物有两种 B. 反应速率很快
    C. 反应条件是放电 D. 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答案】 B
    【解析】A、从化学方程式“ ”可知,反应物有氮气和氧气两种,不符合题意。
    B、从化学方程式“ ”,无法确定反应速率,符合题意。
    C、从化学方程式“ ”可知,反应条件是放电,不符合题意。
    D、从化学方程式“ ”可知,从微观上,放电条件下,每1个氮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氮分子,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下列关于N2+O2 2N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示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1
    【答案】 D
    【解析】A. 表示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32=7:8,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化学方程式 2Mg+O2 2MgO 可读作( )
    A. 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B. 2 个镁加 1 个氧气等于 2 个氧化镁
    C. 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D. 镁元素加氧元素点燃生成氧化镁
    【答案】 C
    【解析】A. “+”应该读作“和”,“=”应该读作“生成”,读法不符合题意;
    B. “+”应该读作“和”,“=”应该读作“生成”,读法不符合题意;
    C. 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读法符合题意;
    D.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读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关于化学方程式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 每31份质量的磷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42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D. 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答案】 D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故B不符合题意;
    C.从质量角度,应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21·长沙模拟)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2H2O2 2H2O+O2↑ B. 2H2O 2H2↑+O2↑
    C. 2C+O2 2CO D. S+O2 SO2
    【答案】 A
    【解析】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且生成物为氧气和水,无污染,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18):32=9:8,且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2:1,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无污染,生成物的质量为:4:32=1:8,且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2,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发生,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模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1:1
    【答案】 D
    【解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反应物均为单质,氮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反应后生成物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1:2,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1·绥化)“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请根据如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粒子名称)
    【答案】 (1)
    (2)升高
    (3)氢原子、氧原子(或氢、氧原子;只答原子不给分)
    【解析】(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故填: 。
    (2)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0价,反应后水中氢元素+1价,化合价升高,故填:升高。
    (3)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故填:氢原子、氧原子。

    相关学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历史资料,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学后反思,测评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漫画助学,探究问题,变式训练,查阅资料,实验装置设计,讨论与探究,实验结论,实验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