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不能用来鉴别铁和银的是,有人用假黄金,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下列物质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训练
1.下列物质不能用来鉴别铁和银的是( )
A.磁铁B.硝酸银溶液C.稀硫酸D.硫酸锌溶液
【答案】D
【解答】解:A、磁铁能吸附铁不能吸附银,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B、硝酸银溶液能与铁反应不能与银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C、稀硫酸能与铁反应不能与硝酸银,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D、硫酸锌溶液与铁和银都不反应,没有现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故选:D。
2.有人用假黄金(铜锌合金)在社会上行骗。由于这种假黄金在外观上看与黄金十分相似,很多人上当受骗。小明确说用一种溶液就可当场揭穿骗局。你认为小明所说的溶液不可能是下列哪种溶液( )
A.硝酸银溶液B.硫酸铜溶液C.硫酸锌溶液D.稀硫酸
【答案】C
【解答】解:A、硝酸银能和铜、锌反应,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因此硝酸银溶液可以鉴别;
B、锌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过程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因此硫酸铜溶液可以鉴别;
C、硫酸锌不能和铜、锌反应,因此硫酸锌溶液不能鉴别;
D、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过程中产生气泡,因此稀硫酸可以鉴别。
故选:C。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Mg+2HCl═MgCl2+H2↑
B.C+O2 CO2
C.CO+CuOCu+CO2
D.2KClO3 2KCl+3O2↑
【答案】A
【解答】解:A、Mg+2HCl=Mg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B、C+O2 CO2,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不属于置换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CO+CuOCu+C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2KClO3 2KCl+3O2↑,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不属于置换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将一根螺旋状的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所示,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A.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物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在试管底部沉积了一层黑色固体物质
D.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固体物质
【答案】A
【解答】解: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此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试管底部不能沉积一层黑色固体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铁丝表面覆盖的一层不是银白色固体物质,而是红色固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5.某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铝、锌之间,下列物质不能与其反应的是( )
A.HClB.MgCl2 C.AgNO3D.ZnSO4
【答案】B
【解答】解:A、某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铝、锌之间,该金属一定位于氢的前边,能与HCl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某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铝、锌之间,该金属一定位于镁的后面,不能与MgCl2 溶液反应,故B符合题意。
C、某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铝、锌之间,该金属一定位于银的前边,能与AgNO3溶液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某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铝、锌之间,该金属一定位于锌的前边,能与ZnSO4溶液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Mg+MnCl2═MgCl2+MnB.Fe+MnCl2═MgCl2+Mn
C.Mn+CuCl2═MnCl2+CuD.Mn+H2SO4═MnSO4+H2↑
【答案】B
【解答】解:A、锰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镁排在锰的前面,能与MnCl2发生置换反应,该化学反应能发生。
B、锰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锰排在铁的前面,铁不能与MnSO4发生置换反应,该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C、锰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锰排在铜的前面,能与CuCl2发生置换反应,该化学反应能发生。
D、锰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锰排在氢的前面,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该化学反应能发生。
故选:B。
7.下列物质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 )
A.稀盐酸B.液氮C.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
【答案】B
【解答】解:A、铁能够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稀盐酸;
B、液氮具有稳定性不与铁反应,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
C、铁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稀硫酸;
D、铁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因此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
故选:B。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在表面生成MgO
B.氢气与氧气混合,不需点燃就会爆炸
C.硫粉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SO3气体
D.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Fe2O3固体
【答案】A
【解答】解: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与空气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MgO,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气与氧气混合,不点燃不会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粉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SO2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Fe3O4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 )
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单质形式存在的Ag
C.Zn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Ag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D.Zn的熔点是420℃,Ag的熔点是962℃
【答案】D
【解答】解: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可以说明锌比银活泼;
B、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说明金属锌易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而银则不易发生此类反应,即锌比银活泼;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处于H之前,而银不能与酸反应则说明金属处于H之后;也可以反映出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银强;
D、两种金属的熔点与金属的活动性没有联系,因此,这个事实不能说明金属间的活动性。
故选:D。
10.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打磨光亮的铝锅置于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2)“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表示的是铁与硫酸铜发生的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4Al+3O2=2Al2O3;(2)Fe+CuSO4=Cu+FeSO4。
【解答】解:(1)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所以方程式是:4Al+3O2=2Al2O3;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
能力提升
11.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常温下,铜和氯化银
B.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
C.常温下,镁和硫酸锌溶液
D.点燃条件下,甲烷和氧气
【答案】C
【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氯化银难溶于水,常温下,铜和氯化银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B、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常温下,镁和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锌,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点燃条件下,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没有明显现象,Y表面有气泡产生,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实验事实,判断X、Y和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B.Y>Z>XC.Z>Y>XD.Y>X>Z
【答案】D
【解答】解: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没有明显现象,Y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X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Y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即Y>H>X;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X>Ag>Z;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X>Z。
故选:D。
13.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已知金属锂(Li)的活动性比铝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锂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的LiO中锂的化合价为+1价
B.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锂能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产生氢气
D.铝锂合金硬度大,密度小
【答案】A
【解答】解:A、锂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2O,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锂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溶液和氢气,放出热量,产生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说明铝锂合金硬度大,密度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4.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A、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酸性逐渐减弱,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故选项图象错误。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溶液的质量不可能是0开始增加,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15.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Ag+、Cu2+
B.滤渣中一定有Ag粉,可能有铁
C.滤渣中一定有Fe粉
D.滤液中一定有Fe2+,可能有Cu2+
【答案】C
【解答】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银、铜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滤渣中含有铁,说明铁是过量的,则滤液中一定没有Ag+、Cu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滤渣中一定有Ag、铜、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银、铜均不与稀盐酸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Fe粉,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是过量的,滤液中一定有Fe2+,一定没有Cu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6.将等质量镁、铝、锌、铁的单质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Al>Mg>Fe>ZnB.Al=Mg=Fe=Zn
C.Zn>Fe>Mg>AlD.Mg>AI>Zn>Fe
【答案】C
【解答】解:根据“相同质量的Mg、Al、Fe、Zn四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则设金属质量都为1g,则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所以等质量的Mg、Al、Fe、Zn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l,其次是Mg、Fe,最少的是Zn,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多的溶液的质量就小,所以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n>Fe>Mg>Al.
故选:C。
17.取等质量的A、B、C、D四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情况如图所示,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A>B>C>DB.A>B>D>CC.A>C>B>DD.B>C>A>D
【答案】C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时反应速率越快;取等质量的A、B、C、D四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至完全反应,A用的时间最少,C其次,B再次,D没有生成氢气,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C>B>D。
故选:C。
18.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
②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
③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
④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
A.4个B.3个C.2个D.1个
【答案】C
【解答】解: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均比银、铜强,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锌反应完,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硝酸银。
①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硝酸银,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故说法正确。
②无法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可能是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故说法错误。
③可能是锌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或者是锌过量,则滤液是硝酸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也可能是发生了铁与硝酸铜的反应,硝酸铜有剩余,则滤液是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也可能是硝酸铜完全反应,或铁过量,则滤液是硝酸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故说法正确。
④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是锌与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不一定含有硝酸亚铁,故说法错误。
故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2个。
故选:C。
19.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镁粉是制作烟花的主要成分,燃放烟花时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空气中,铝的表明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3)向废液[溶质是 AgNO3、Cu(NO3)2],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仍然是蓝色。据此推断,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
【答案】(1)2Mg+O22MgO;(2)Al2O3;(3)锌离子、铜离子。
【解答】解:(1)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2)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化学式为:Al2O3;
(3)由题意可知,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发生的反应锌可置换硝酸银中的银、锌可置换硝酸铜中的铜,生成的铜还可以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反应后溶液仍为蓝色,这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硝酸铜,锌与硝酸银反应均生成硝酸锌,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硝酸锌,是否存在硝酸银无法确定,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锌离子、铜离子。
20.金属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铝制作高压电线是利用了铝的 性。
(2)2019年猪年贺岁纪念币是使用铜合金材质铸造而成的,选择铜合金的原因是 。
(3)为探究出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了如图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可比较出这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为 ;若试管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滤渣一定有银,一定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滤液中一定有Cu2+,可能有Zn2+和Ag+
D.滤液中一定有Cu2+和Zn2+,可能有Ag+
【答案】(1)导电;(2)铜合金的硬度大,耐腐蚀;
(3)Fe>Cu>Ag;BD。
【解答】解:(1)使用铝制作高压电线是利用了铝的导电性;故填:导电;
(2)铜合金的硬度大,耐腐蚀,所以2019年猪年贺岁纪念币是使用铜合金材质铸造而成的;故填:铜合金的硬度大,耐腐蚀;
(3)试管A中观察到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试管B中的铜片表面没有产生气泡,这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试管C中,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置换出了硝酸银的银,即铜比银活泼,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Fe>Cu>Ag;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当硝酸银全部反应完后,锌可置换硝酸铜中的铜,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硝酸铜没有被置换或没有完全被置换,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被部分置换铜,一定没有锌;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产生的硝酸锌和原有的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可能含有硝酸银。总之,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锌;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A.滤渣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选项说法错误;
B.滤渣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选项说法正确;
C.滤液中一定有Cu2+和Zn2+,可能有Ag+,选项说法错误;
D.滤液中一定有Cu2+和Zn2+,可能有Ag+,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Fe>Cu>Ag;BD。
真题演练
21.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Fe2O3+3CO2Fe+3CO2
B.CH4+2O2CO2+2H2O
C.2Na+2H2O═2NaOH+H2↑
D.Na2CO3+CaCl2═CaCO3↓+2NaCl
【答案】C
【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2.手机的某些部件里含有Mg、Al、Cu、Ag等金属,将废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A.Mg2+、Al3+B.Cu2+、Ag+C.Al3+、Cu2+D.Mg2+、Ag+
【答案】A
【解答】解:手机的某些部件里含有Mg、Al、Cu、Ag等金属,将废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Cu、Ag不能与稀硫酸反应,Mg、Al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硫酸铝和氢气,则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镁离子和铝离子,其离子符号为Mg2+、Al3+。
故选:A。
23.探究铁、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有镁片的试管外壁发烫
C.铁片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
D.它们的活动性:Cu>Fe>Mg
【答案】B
【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与稀盐酸不反应,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镁片的试管表面发烫,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活动性Mg>Zn>Cu,镁片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铜与稀盐酸不反应,镁与稀盐酸反应比铁的快,可得出它们的活动性:Cu<Fe<M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题,文件包含82金属的化学性质doc、82金属的化学性质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