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孙权劝学习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孙权劝学习题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积累·基础练,语言建构·能力练,综合实践·素养练,粗略地阅读,于是就,到等到,不再是,只只是,知晓事情,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qīng yé (2)shè (3)shú (4)suì (5) gēng
(1)只,只是。粗略地阅读。 (2)了解。(3)于是,就。 (4)到,等到。 (5)不再是。 (6)擦拭。 (7)知晓事情。 (8)于是。
(1)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的最高一级 (2)另,另外 改变、改换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1)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 )猎(3)卿言多务,孰( )若孤(4)肃遂( )拜蒙母(5)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但当涉猎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蒙乃始就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及鲁肃过寻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8)肃遂拜蒙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更刮目相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蒙辞/以军中多务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C.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与蒙论议,大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 今天,是爷爷八十大寿,有很多亲戚朋友到我家贺寿。下列选项中,用词得体的一项是( )A.有亲戚一进门就向爷爷拱手道:“祝老爷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B.爷爷连忙还礼说:“感谢贤侄大驾光临!”C.邻居曾爷爷也来道贺:“祝您老当益壮!花甲重生!福寿满堂!”D.爷爷开怀大笑说:“谢谢贤弟垂爱。”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指学识浅陋的人。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B.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C.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是从侧面衬托吕蒙的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的进步之快。D.《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孙权劝学》就出自《资治通鉴》。
8.根据原文填空。(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
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1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愿意与之深交;鲁肃爱才、敬才。
12.学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示例一: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多读书,增长自己的见识。示例二: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他人,而要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他人。
13.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请写出两人的性格特征。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部下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有耐心、
知错能改,有军人的坦诚,直率幽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穷青之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6.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只不过应该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薛谭(听了)就向秦青道歉,请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终生不敢再提要回家的话。
17. 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孙权是直言劝说,提出要求,现身说法,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不说话,以自身的行动,即展现唱歌的高超实力让薛谭折服,从而达到劝人的目的。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
三、比较阅读【中考•深圳改编】
【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18.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性质讷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或问“三余”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有从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以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读书一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了。
20. 【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
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以自己为例子,鼓励吕蒙抽出时间粗略浏览、了解历史;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师旷劝学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生而无目,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③炳烛:点烛,一说当时的烛是火把,不是后来的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21. 按要求填空。(1)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这里的“暮”是________的意思,晋平公觉得“吾年七十”,怕来不及学了。(2)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了____________,因此晋平公才会觉得他在戏弄自己。师旷这样理解是借题发挥,意在引出炳烛之喻。
22. 对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学无止境,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B.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学习都是有益的。C.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从善如流。D.要让人信服自己,可以用打比方的方法。
23. 【中考•湖北襄阳改编】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民族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让我们一起走进以“传承•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1)【致敬英雄人物】“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校刊《皖水韵》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一期专刊,请仿照栏目一、栏目二,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栏目二:英雄歌曲最响亮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栏目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英雄电影最感人
(2)【引领生活新风】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的发现。材料一:科学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可以借助筷勺传播,引起交叉感染。合餐为健康埋下隐患,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在相互夹菜时不经意地传染给他人。材料二:某网站对公众分餐情况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查,近万名网友积极参与。右面是调查统计表: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合餐不利于健康,分餐的人越来越多。
(3)【倾诉后浪心声】五四青年节期间,一段名为《后浪》的演讲视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演讲者用一句“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的评语,给予了后浪(年轻人)充分的肯定,激发起后浪追逐梦想的热情。但是,也有人说现在不少年轻人精神颓废、不思进取,这样的夸赞太过了。
为此,班长组织同学们对演讲者的评语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请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把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同学甲:我不赞成演讲者的观点。现在确实有不少年轻人没有梦想,他们整日沉湎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文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懂文意,劝中展情节,劝中见艺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孙权劝学课文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当道当权,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只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到等到,如今现在,才干和谋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读得准确么,成语开卷有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