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及反思,共2页。
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三:了解《中华人民公办共和国国歌》的历史沿革
2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
三连音、八分附点、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讲授
一、导入:
1、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是什么吗?(生答)揭示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说到国歌,相信同学们一定都会演唱,咱们一起来唱一唱。播放伴奏,全班演唱国歌。
二、歌曲的学习 逐句完善
1、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曲拍号是什么?强弱规律是什么? 2、黑板展示八分附点节奏型,在谱子中第二乐句中上找到出现八分附点的位置,并演唱。
3、第三乐句:最强拍的位置出现了什么音符?(八分休止符)八分附点音符连着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唱一唱感受一下。(让乐曲更有力量,并具有推动力)
4、在这里老师要给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国歌这样有力量的一首歌曲,为什么最开始的前两句都用了弱起的处理方式呢?
5、下一句是全区中的低音区部分,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句的旋律是上行还是下行?(上行)
低音区用了上行的旋律,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歌曲有种什么样的情绪?(蓄势待发)。一起演唱。
6、吼声的内容是什么?三个“起来”。这句演唱时候最应注意的是什么?渐强记号。作用是什么呢?让歌曲有种号召力。
7、三连音:三个音在一拍之内平均分成三份,这样的节奏型叫做三连音。那如何把三连音打好呢?
8、最后一句中三个前进后面又多了个进字。看似多余,其实是画龙点睛之笔。
9、共同回忆需要注意的几点(课件展示),再次完整演唱国歌。
三、国歌的历史沿革
1、1935年,那个时候的中国正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2、下一个年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3、下一个年份1982年。在这一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学生表演。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五、总结
同学们,你们能帮我回答一下,我为什么最喜欢的歌曲是中华人民公办共和国国歌么?(生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上册☆杵歌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船工号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劳动的歌演唱☆杵歌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