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具学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2、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教学难点 :
1、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三、 教具学具
课本。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设疑:出示英文单词“China”,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
在欧洲,外国人把陶瓷也叫china,在他们眼里,陶瓷象征中国,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将带大家一起走进古代陶瓷艺术(板书)。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理解”陶瓷”一词)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在很久以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拉开了陶瓷艺术的序幕。一开始,陶瓷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作为容器和餐具,后来陶瓷制造出现了只作为装饰的产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艺术的发展,陶器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逐渐完成了陶到瓷的演变。
(出示陶器和瓷器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观看图片,猜一猜哪个是陶器,哪个是瓷器?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补充。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①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②烧制的温度不同;
③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④敲击声音不同
瓷器的发展历程: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观看陶瓷制作过程的视频,知道陶瓷制作的步骤和不易。
怎样欣赏古代的陶瓷艺术:
从外形上欣赏
从纹饰上欣赏
③ 从釉色上欣赏
6. 观看图片具体讲解。
(四)作业:
1、根据陶瓷外形设计纹饰(适合纹样);
2、给陶瓷配色(对比色、邻近色或同类色)
(五)课后拓展:
介绍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和最有代表性的五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
(六)本课小结:
陶瓷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窑火数千年不断,才有了现存的珍贵国宝,让我们一起好好保存它,让更多的人了解陶瓷,了解中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优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