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无锡景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无锡景教案,共2页。
1、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和家乡的热爱。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完整充分的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并通过歌唱、交流、创造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江南文化。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民歌和江南音乐有所接触,但了解不多,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3重点难点
1、波音及倚音的演唱。
2、用歌声唱出《无锡景》亲切温柔、细腻秀美的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创设、引人入胜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今天,就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旅游的好去处,请同学们猜猜推荐的旅游目的地是哪里呢?(PPT聆听音乐:《太湖美》)。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初步领略
师:刚才,我们领略了优美的景色,同学们知道老师推荐的是哪里吗?江南名城无锡素以山美水秀、人文荟萃、景观众多而著称,被誉为“太湖明珠”。一首传统的江南小调《无锡景》就向我们介绍了无锡的历史、风光和特产。让我们一起随着歌曲走进无锡,品味江南!播放《无锡景》初听《无锡景》思考
初听歌曲:歌曲的旋律(是婉转抒情的还是热情爽朗的?节奏是平稳舒缓的还是急促跳跃的?)
(1)师:一曲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的歌曲,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笔下“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极致美景。江南名城景致如画,江南小调如山水般秀丽,柔美、细腻。
再听歌曲:(2)边欣赏边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为什么那么优美动听呢?
(3)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活动3【练习】学唱歌曲、升入了解
学唱歌曲:师: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非常投入,现在请同学们来试试看,请跟随我的琴声,轻轻的哼鸣,哼鸣时要注意,表情放松,面带微笑气息连贯流畅,声音柔和圆润,好,听过门……学生哼唱(一段)
(4)跟录音轻唱第一段歌词。教师纠正不足之处这是首江南民歌,大家知道江南人说话轻柔,细腻,请同学们来看下每句顿,逗处常用”呀”、”么”等衬词衬词,表现了亲切、柔和的语调,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我们不仅感情表达要到位,同时歌曲所表现的地方特色我们也不能忽略。下面同学们可以在下面试试,请位同学来表现下(进行适当评价)。 提醒学生注意第8小节的装饰音、第14小节的“(末)你”的节奏。
(5)学生试唱歌谱(教师及时纠正唱错处)
(6)学生试着加词演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演唱第一段歌词然后在对第二三段歌词)现在,第一段请我们的女生来表现,第二段请我们的男生来表现,第三段请大家齐唱,让我们一起带着律动来表现。
学生表现歌曲
活动4【练习】表现歌曲、延伸拓展
欣赏无锡方言演唱的《无锡景》并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用普通话演唱了《无锡景》。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用无锡话来演唱这首《无锡景》又是一番什么风味呢。大家想一想:用普通话和无锡方言演唱歌曲哪一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8)学生欣赏并回答。
(9)用无锡地方方言表现江南民歌婉转、流畅的音乐特点。你能试着用无锡话唱一唱“无锡城”吗?(可根据具体情况跟录音模唱)
师:对比赏析《沂蒙山小调》,看看这2首小调有什么异同?试从旋律,内容,音色,演唱风格等来分析对比。
活动5【作业】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民歌是我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接近和了解民歌和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丽,富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无锡景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无锡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音乐七年级下册无锡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