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共2页。
1、欣赏电子合成器版的《花儿与少年》,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结合音乐要素分段分析。
2、了解电声音乐知识,体验其音色特点。
3、对民歌《花儿与少年》进行简单创编。
2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80﹪为外来务工子弟,音乐学科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经过入校后一年半音乐课的熏陶,学生整体的欣赏能力和水平有了些许的提高,但是在分段欣赏设置问题时不能太深太难,此外在创编的环节需要引导、带动学生共同完成。
3重点难点
1、听辨、划分乐曲的曲式结构。
2、分段分析各音乐要素,听辨模拟的主奏乐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民歌视频导入
1、师: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之旅,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视频——课件一)
2、师:大家感受到这首歌的情绪怎样、速度是什么?
(生:情绪是活泼欢快的,稍快的速度。)
活动2【讲授】民歌的演唱
1、师:这是一首青海民歌,最初名字叫《四季歌》,后改编为《花儿与少年》。课下已经让大家提前预习过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出示谱子——课件二)
2、老师钢伴,学生准确完整的演唱第一段,有问题的地方及时解决。
活动3【讲授】欣赏改编后电子合成器版的《花儿与少年》
1、师: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民歌,后来经过加工改编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下面我们来欣赏由电子合成器演奏的版本。什么是电子合成器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出示图片——课件三)
2、师:下面请大家认真完整的聆听,同时思考:乐曲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主奏乐器是由电子合成器模拟哪件乐器完成的?(播放电子合成器版的完整音频——课件四)
3、听后引导学生回答
(引子+A+B+A’+尾声 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
4、师:我们分段听,仔细分辨模拟的乐器,同时完成课后实践与创造第三题。(重点完成部分)
老师示范引子部分该怎么样完成,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其他的乐段。其中,B段模拟乐器为双簧管,采用对比欣赏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乐器本身所演奏的音色和电子合成器模拟演奏的乐器音色,以便加深印象。
5、完整聆听,再次感受音乐,同时验证分析的结果。
活动4【活动】学生自己对其进行改编
师:既然这是一首经典之作,那么我们也试着改编一下吧。(出示谱子——课件五)老师引导学生尝试各种创编。
a、拍手打节奏。
b、说唱
c、第一句加二声部。2/43 63 6︱3 63 6‖
la la lala la la lala
三种方案学生自己完整的呈现。
活动5【活动】拓展延伸
1、师:刚刚大家的改编都很精彩,只是目前我们的创作编曲手段还很有限,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改编的范例,大家认真分析,里面包含的有什么音乐元素。这也是一首大家很熟悉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出示谱子——课件六)老师范唱第一段.
2、欣赏谭维维版的《康定情歌》(播放视频——课件七)
3、师:请大家说一说这里面包含哪些音乐元素,给我们以后的创编有什么启示?
生:可以尝试加入多种音乐风格,摇滚的、原生态的、重金属的、放克的,电声乐队。
活动6【作业】总结下课
1、师:民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虽然是原生态的也能做的很时尚很流行很国际范儿。今天只是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改编编曲的启示,希望大家在课下也可以改编自己喜欢的歌曲,与此同时,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更多好听的民歌介绍给更多的人听,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今天的音乐之旅到此就结束了,下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级下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级下册☆深情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