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展开二、了解什么是歌剧序曲、回旋曲式、了解作者。
三、根据音乐片段进行表演。
2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于歌剧还是比较陌生,尤其是对歌剧序曲了解太少,音乐欣赏课成为了音乐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在以前的音乐课堂中,常常在播放一些世界名曲、大师作品,当自己听的津津有味时,却发现学生听的很茫然,如果不提前为这个作品做足功课、做好引导,根本达不到预期目标。除了“听”以外,“看”“想”也要适当加入到课堂音乐作品欣赏中来。所以相对来说,音乐作品中的“剧”要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音乐作品《卡门序曲》,运用不同的手段欣赏、分辨和哼唱其主题旋律。
难点:学会如何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分析音乐作品。
新设计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大家想不想听一下,
老师进行演唱卡门歌剧片段《斗牛士之歌》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是歌剧《卡门》中男主人公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的一个唱段,歌剧《卡门》讲述了热情奔放的吉普赛女郎卡门,军官唐?霍赛钟情于她,但追求自由的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洛。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侯,唐?霍赛杀死了卡门,他自己也自杀身亡。整首歌剧塑造了卡门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最终却以她的死来结束,充满了悲剧的色彩。在这部歌剧正式开演之前,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了一首序曲,至今为止这首卡门序曲甚至比歌剧还要深入人心呢。
二、分段聆听——体验
1、师: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听片段A)
A、师: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描述了怎样的场景呢?(热烈欢快的,音乐把人们带到西班牙斗场上的喧闹狂热的气氛中)
B、师:由小提琴和木管乐器演奏出主旋律是那么的激烈和振奋人心。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图形谱,我们一起用这个图形谱跟着音乐来感受一下斗牛场上那喧闹的气氛。仿佛人们的在甩动什么来增添一下西班牙斗牛场上那种热闹和狂热的气氛。(学生听音乐用图形谱来表示斗牛场的喧闹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谱和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西班牙斗牛场的喧闹狂热场面,感受快速的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所给音乐带来的魅力。】
C、同学们演绎的很好,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个斗牛场上似乎还缺少了什么似的?大家竖起耳朵仔细聆听一遍乐曲,其实在音乐中有两件打击乐器为斗牛场面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大家仔细找一找?(老师做手势提示)
生答:有大叉和三角铁。
D、师:你们的听觉能力真好,对了中间有大叉和三角铁的伴奏。
E、我想请节奏感强一点的同学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一下,一起来演绎西班牙斗牛场的喧闹和狂热。下面的同学帮助演绎图形谱,一个同学上台来进行三角铁的演奏,老师进行大叉的演奏。(互动、合作、体验)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合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仔细聆听,辨别打击乐器,感受音乐,加强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2、师:大家听!斗牛场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点击聆听插部B)
A、师: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场面呢?这部分的情绪和第一段音乐的情绪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生:儿童、妇女、和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的场面。生:欢快的,没有第一段热烈)
B、师:在乐器的演奏中,还是以小提琴和木管乐器主奏主旋律,但是减少了打击乐,情绪比以前的一段较柔和了一些。
C、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也来当一回围观的人群,自己可以设计一下动作,我们一起来表现围观的人群那种欢呼和雀跃的感觉。(略:老师哼唱旋律,学生自主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聆听和自己设计的律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辨别旋律的能力】
3、在同学们的合作中,我们的教室仿佛也变成了斗牛场,我们也变成了围观的群众,接下来的该谁出场了啊?(点击音乐聆听插部C)
A、师:同学们你觉得是谁出场了啊?(生回答:听到了斗牛是踏着矫健的步伐非常威武的英姿飒爽的走了过来等等)
B、师:确实第三部分的旋律非常的雄壮和威武和坚定。我们的斗牛士踏着矫健的步伐英姿飒爽的出场了,那么这部分音乐一共反复了2遍,这两段旋律的演奏是在一个高度上吗?在力度上有哪些变化呢?(老师用手势提示)(聆听第二遍)
生回答:(不在统一个高度上,第一遍弱第二遍强,第二遍增添了很多的乐器。等等)
师:很好,同学们明显发现在这部分音乐中,先弱后强,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作者这里要先柔后刚呢?我们回到斗牛的现实生活中去想一想。
师:原来在我们斗牛场上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斗牛士的职业中必须先柔后刚,用引诱、闪躲的方式来斗牛,最后才是进攻和必胜的出击。
老师补充:那么我们的弦乐组奏主旋律第一次呈现时,它是那么的抒情细腻,感情真挚。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情绪非常的威武、雄壮,带有凯旋的气质,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有一种必胜的信心,。第二遍的力度比第一段强,表现了英勇的斗牛场面。)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和辨别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感受每一段旋律的不同力度和场面,体验不同的情绪】
C、接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以亲哼唱一下旋律,我们演唱第一遍的时候用“啦”来演唱。当第二遍更强烈的时候我们用“崩”来分别表示斗牛士的那种威武的英勇的形象。(师弹琴生唱旋律)
D、师:大家学的非常的快,第一次用弦乐演奏的抒情细腻的音乐请女同学来用你们优美的歌声来表演,第二遍反复的时候,力度加强了,有一种必胜的信心,老师想请男同学用你们坚定有力的声音来表现。(学生演唱略)
E、师:你们的歌声真的太美了,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一个手势,请女同学在哼唱第一遍的时候,用你的手指来进行律动。请男同学在哼唱第二遍的时候,用你强劲有力的拳头来进行律动。让我们大家一起动起来唱起来。(点击音乐老师跟大家一起做律动和哼唱。)
师:大家做的非常的好,你们一个个都是非常优秀的斗牛武士。
【设计意图:运用唱和律动,再次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度,节奏、乐器、情绪,的不同】
师:那么这三段音乐组成了这首卡门序曲,表现了斗牛场的每一个场面,和斗牛士的英勇的形象。那么乐曲的整个顺序是如何的呢?
三、总体欣赏——体验
1、师:接下来我们完整的聆听一遍,感受它的演奏顺序:老师分别用三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场景,第一场景运用大红色代表狂热的斗牛场面,第二场景绿色代表围观的人群妇女儿童等,第三场景运用桔黄色代表英勇的斗牛士(放音乐)
师:同学们看到大家桌上的几张不同颜色的卡片,当同学们听到一个乐段出来就放一张卡片。老师还请几个同学上来一起进行排列一下。(最后形成大红、绿色、大红、橘黄色、大红这样的排列,这就是最明显的回旋曲式)
2、师:那我就把你们的回答做一个小结。
(大屏幕出示)我们所听到的就是回旋曲——包括一个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部A)及若干个与之穿插对比的段落(插部),一般主题至少出现三次,形成ABACA的结构形式,它是一种曲式结构。
【设计意图:运用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让学生活动起来,了解回旋曲式结构。】
四、课堂延伸:
师、我们刚才听到的卡门序曲是在音乐会上通常拿来单独演奏的一段,但是要知道在歌剧院《卡门》正式开演前,卡门序曲还未真正奏完,因为她要把卡门的命运告诉我们[播放末段]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把卡门最终的命运告诉我们了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让学生来找出乐器音色、速度、旋律下行等](看大屏幕回答)
1、与前面的音乐相比,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凄凉)
2、你听出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大提琴)
3、用旋律线表示音乐的进行。(下行的音调就像是在哭泣一般)
4、速度(迟疑的节奏,缓慢的速度)
5、师总结:最后序曲的音乐暗示了那个美丽动人、叛逆、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对命运不屈服的卡门以悲剧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塑造了卡门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通过卡门的爱情生活的不幸,揭示了19世纪吉普赛人的悲惨命运。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延伸,让学生知道序曲还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
五、小结:
介绍比才(请学生观看大屏幕)歌剧《卡门》是他(比才)倾注心血的得意之作,但是首演并未成功,直到他去世之后才被人们所推崇,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凡有歌剧的地方都有《卡门》,代表着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歌剧的最高成就,在全世界各国歌剧舞台上长盛不衰。最后我们完整的聆听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指挥的《卡门序曲》,让我们大家一起记住这美妙的音乐。(播放视频)谢谢大家结束。
教学活动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卡门序曲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卡门序曲公开课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音乐知识,欣赏乐曲,延伸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魅力歌剧欣赏☆卡门序曲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魅力歌剧欣赏☆卡门序曲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卡门序曲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上册☆卡门序曲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什么是歌剧序曲,根据音乐片段进行表演,课堂延伸,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