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下册☆军民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下册☆军民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扩大学生音乐视野,领略在芭蕾舞台上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歌曲的涵义,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回顾上学期学习的歌剧涵义。
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融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2、欣赏视频《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看看它是属于哪种综合性表演艺术?
生:回答
师:这是属于舞剧,也就是西方称为的芭蕾,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融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及戏剧情节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二、欣赏《军民团结一家亲》
1、出示歌谱,播放音乐。
思考:这首歌曲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播放音乐)
歌曲表达了军爱民来,民爱军,军民情深。
师:《军民团结一家亲》是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第四场《斗笠舞》的配乐,通过老百形编斗笠送红军战士的情景,表现人民热爱子弟兵的情感。
2、简介《红色娘子军》剧情
3、复听音乐(欣赏版的音乐)
思考:(1)歌曲分几个乐段?(两个乐段)
(2)运用哪几种演唱形式?(女声齐唱、男女声齐唱、混声合唱)
4、再听音乐
思考:歌曲的调性有没有发生变化?
第二乐段开始转调,从前面的D宫调转为G宫调,也就是前调的”1”等于后调的“5”,后调的“1”即是前调的“4”。
5、用柯达伊的手势法做转调的辅助练习
做同主音的音阶调式转换,练习时,指挥的教师和学生一起伴随手势歌唱“fslmf”之后,指挥在”fa“的手势高度位置转换为”d”的手势,带领学生歌唱“drmsd”,就这样反复做几次进行转调的辅助练习。
6、观看《斗笠舞》,同时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思考:1、舞剧音乐有什么特点?
清晰、稳定的节奏运动和方整性的结构。
2、歌曲中女声齐唱、男女声齐唱及转调后的合唱三部分的音乐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女声齐唱部分:亲切地、温馨地
男女声齐唱部分:亲切而热情地、饱满且坚定地
以上部分表现乡亲们慰问娘子军战士,并表达军民团结共同打击敌人的决心。
转调后的合唱部分:热情地、坚定地、自信地
前两句将歌曲的节奏拉宽,音调上移,表现一种兴奋、自豪的情感,从而展现了红区那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用一种坚定、自豪的情绪结束全曲。
师:欣赏舞剧当然要求欣赏者从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感受、体验舞剧音乐在舞剧中的灵魂作用。
三、学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1、随琴轻唱,找一找歌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
(倚音、八度大跳)
2、学唱曲谱,先唱高声部。转调部分教师用手势辅助。
3、学唱歌词。
4、处理歌曲,引导学生注意选择适当的速度、力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用流畅、抒情的歌声表达军民间的鱼水情深。
5、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教师在第二乐段加入低声部,师生二部合唱。
6、学生学唱第二乐段低声部。
7、生生二部合唱,教师用手势辅助。
四、拓展
1、播放视频《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完整的欣赏一下舞蹈视频,请你观察一下芭蕾舞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2、学跳芭蕾舞基本手位组合
3、播放音乐
学生随音乐做芭蕾舞手位组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舞剧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今天我们学习的《红色娘子军》是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它在芭蕾舞台上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下册☆游击队歌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下册☆军民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保卫黄河教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