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失调 课件(50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596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失调 课件(50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596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失调 课件(50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596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失调 课件(50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5963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失调 课件(50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5963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失调 课件(50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5963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失调 课件(50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5963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失调 课件(50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65963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教案配套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浆细胞,蛋白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过敏反应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3.过敏反应发生机理与常见类型
4.特点(1)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反应时间差别较大。(2)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5.主要预防措施: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二、自身免疫病1.概念: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2.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危害及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许多类型都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三、免疫缺陷病1.概念: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2.种类(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免疫缺陷的,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该病是由与淋巴细胞发育有关的基因突变或缺陷引起的,患者存在严重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陷。(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大多数免疫缺陷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等。
3.典型实例:艾滋病(1)病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导致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最终患者死于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2)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3)预防措施:①采取安全的性行为;②避免注射时经血液传播,不吸毒;③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⑤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4)艾滋病的治疗①大多数的治疗方法是控制和降低感染者体内HIV的数量。②我国对所有的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实行“发现就治疗,而且免费”,并遵循自愿的原则。[思考] 为什么生活中常有同学发生过敏反应?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会发生过敏反应吗?答案 因为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到过敏原而产生的反应。
预习反馈1.判断(1)人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 )(2)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 )(3)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 )(4)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等不会使人感染HIV。( √ )
[情境创设]一些人对猫过敏。目前研究发现,在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蛋白质Fel d1(F蛋白)。1.人体初次接触F蛋白时,机体是否会发生免疫反应?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答案 F蛋白是过敏原,人体初次接触时会发生免疫反应但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当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B细胞活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会分泌抗体。只有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才会发生过敏反应。
2.结合教材图示概述人体再次接触F蛋白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答案 在初次接触F蛋白时,机体会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当F蛋白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3.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与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比较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免疫反应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才发生免疫反应
【归纳提升】抗原与过敏原的比较
【探究应用】1.(2021安徽高二期末)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答案 D解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抗原第一次侵入机体不可能发生过敏反应,A项错误;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相同,B项错误;过敏反应过程中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C项错误;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项正确。
2.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 C解析 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分组后,一组再注射少量的A,小鼠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说明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项错误,C项正确;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项错误;呼吸抑制剂是作用于细胞呼吸,而不是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D项错误。
3.(2020山东青岛高二期中)下图是外源性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致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致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哮喘是人体的一种异常免疫应答现象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C.浆细胞识别致敏原后才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D.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答案 C解析 哮喘属于过敏反应,是免疫过当引起的,A项正确;临床治疗哮喘应该是抑制过敏介质释放,B项正确;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C项错误;过敏介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项正确。
[情境创设]据统计目前已知的有超过100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影响全球2.5亿人的身体健康。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指由于链球菌感染,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答案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损伤。
【归纳提升】1.病因: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2.病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治疗方法: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许多类型都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对病情严重者可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4.提醒: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分辨“自己”和“异己”成分的能力,一般不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
【探究应用】1.(2021安徽淮南高二期末)下图表示的是某病的发病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答案 B解析 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自身组织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A项正确;激素A是由甲状腺细胞所分泌的,表示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相同受体,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推断二者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C项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降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够有效地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D项正确。
2.(2020山东青岛高二期中)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细胞毒性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接触,导致胰岛素B细胞死亡而发病。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该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B.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C.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D.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
答案 A解析 结合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可知,该病为自身免疫病,而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病,A项正确;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接近健康人,B项错误;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使其裂解、死亡,C项错误;治疗该病的过程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进而导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D项错误。
3.(2021广东揭阳高三月考)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该疾病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如下图所示,①②③分别为糖尿病的三种形成原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信息分子是一类能携带并传递信息的分子,图中的信息分子有 。细胞甲代表的细胞有 ,细胞乙的名称是 。 (2)①导致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导致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 ,组织细胞对血糖 。 (3)根据免疫异常导致的疾病类型判断,①②③三种病因导致的糖尿病都属于 病。 (4)某人表现出糖尿症状,检查发现血糖值确实严重超标,但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却正常。据图简要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 (1)胰岛素、葡萄糖和不同抗体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胰岛B细胞(2)减少 摄取、利用和储存的能力下降(或量减少)(3)自身免疫(4)胰岛素含量正常,说明细胞乙的功能正常,因此只能是靶细胞上的受体被Y3抗体攻击而受损,无法与胰岛素正常结合,靶细胞功能无法实现
解析 (1)信息分子是一类能携带并传递信息的分子,故图中的信息分子有胰岛素、葡萄糖和不同抗体。B细胞或记忆B细胞都能产生浆细胞,不同的浆细胞能产生不同的抗体,由分析可知,抗体Y1、Y2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故细胞甲代表的细胞有B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乙是胰岛B细胞。(2)图中①所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组织细胞对血糖摄取、利用和储存的能力下降,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3)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由分析可知,①②③三种糖尿病都是由于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影响了正常的代谢活动,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①②③三种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疾病。(4)某人表现出糖尿症状,检查发现血糖值确实严重超标,但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说明细胞乙(胰岛B细胞)的功能正常,因此只能是靶细胞上的受体被Y3抗体攻击而受损,无法与胰岛素正常结合,靶细胞功能无法实现,导致血糖值升高。
艾滋病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削弱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的变化
1.HIV数量变化解读(1)HIV数量与横坐标的交点不为“0”,是因为 。 (2)在HIV侵入人体的初期阶段,辅助性T细胞数量增加,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消灭大部分HIV,后来随着HIV的复制,辅助性T细胞数量 。 (3)在出现临床艾滋病症状的C阶段,辅助性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但不为“0”,原因是 。
答案 (1)在HIV感染初期,其数量非常少但不为“0”(2)持续下降 (3)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依然可以增殖、分化为T细胞
2.为什么免疫系统能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菌,却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答案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随着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免疫系统逐渐瘫痪、功能瓦解,因而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3.HIV侵入人体后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只有体液免疫吗?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吗?HIV感染一定是艾滋病患者吗?答案 HIV侵入人体后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HIV侵入人体不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因为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会使人体内的特异性免疫丧失,但非特异性免疫还存在。HIV感染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处于疾病进展的不同时期,被HIV感染但并未发病的人是HIV感染者。
4.HIV是一种囊膜病毒,病毒除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外,还包括病毒包膜和逆转录酶,试分析HIV结构包括病毒包膜和逆转录酶的意义。
答案 病毒包膜有助于逆转录酶、核酸等大分子侵入宿主细胞。HIV为逆转录病毒,宿主细胞无逆转录酶,HIV携带逆转录酶,为HIV在细胞内增殖提供条件。
【归纳提升】1.HIV在辅助性T细胞中的增殖过程解读(1)HIV侵入人体辅助性T细胞后,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2)病毒DNA转录生成mRNA片段,指导合成病毒蛋白质。(3)新合成的病毒RNA和病毒蛋白质等物质又装配成更多的病毒颗粒。(4)新的病毒释放出来,又去攻击其他辅助性T细胞,最终使辅助性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
2.三种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比较
【探究应用】1.(2021云南玉溪高二期末)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近来开发了几十种抗HIV药物,将艾滋病从不治之症变成了可以药物控制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随着对HIV储存库研究的不断深入,治愈艾滋病的希望就会越来越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IV是单链D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B.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会感染艾滋病C.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时主要攻击的是B细胞D.艾滋病患者的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藻、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答案 D解析 HIV是单链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A项错误;由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可知,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B项错误;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时主要攻击的是辅助性T细胞,C项错误;艾滋病患者由于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最终患者死于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D项正确。
2.(2021湖北武汉高三月考)如图表示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大致关系,其中第Ⅲ阶段病人体内出现的变化主要是( )
A.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B.免疫系统可以摧毁人体内大多数HIVC.HIV在人体内积累时间较长,可导致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D.T细胞逐渐减少的同时,伴随有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出现
答案 A解析 HIV可以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出现在题图中的第Ⅲ阶段,A项符合题意;HIV感染的早期阶段可以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大部分,使机体内HIV减少,这主要发生在题图中的第Ⅰ阶段,B项不符合题意;HIV在体内长期积累,可以导致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出现在题图中的第Ⅳ阶段,C项不符合题意;在HIV感染过程中,T细胞逐渐减少,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现象,是由机体出现肿瘤或炎症反应造成的,出现在题图中的第Ⅱ阶段,D项不符合题意。
3.(2021湖北鄂州高二期末)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由HIV引起。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侵入人体后与T细胞结合,破坏T细胞,逐渐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B.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D.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在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答案 D解析 HIV侵入人体后与T细胞结合,破坏T细胞,使人体免疫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使人体发生多种无法抵抗的感染和肿瘤,导致死亡,A、B两项正确;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C项正确;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时免疫系统杀灭HIV的能力强,多数HIV能被杀灭,D项错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43免疫失调pptx、43免疫失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43免疫失调练习题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3节 免疫失调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ART01,PART02,PART03,过敏反应,抗原与过敏原的比较,花粉过敏,自身免疫病,病例1风湿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例艾滋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