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新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新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学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新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学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新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学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激素调节的实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 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
    2.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
    (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
    降低血糖:④ 胰岛素 。
    升高血糖:⑤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⑥ 甲状腺激素 等。
    (2)反馈调节——激素分泌调节的方式
    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⑦ 效果 ,反过来又作为⑧ 信息 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
    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⑨ 维持稳态 具有重要意义。
    3.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
    (1)血糖调节中枢:下丘脑
    (2)过程
    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⑩ 交感神经 使胰岛A细胞分泌⑪ 胰高血糖素 ,使血糖含量上升。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⑫ 甲状腺 和⑬ 肾上腺 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拓展提升:糖尿病及其危害与治疗
    (1)Ⅰ.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
    Ⅱ.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但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
    (2)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多食
    (3)危害: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1.甲状腺激素
    (1)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2)靶细胞: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通过⑭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轴来进行。
    (1)过程
    Ⅰ.图中有三级腺体,分别为:a⑮ 下丘脑 、b⑯ 垂体 、c⑰ 甲状腺 。
    Ⅱ.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甲⑱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乙⑲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Ⅲ.图中“+”“-”分别表示⑳ 促进 和㉑ 抑制 。
    (2)调节方式:既有㉒ 分级 调节,又有㉓ 反馈 调节。
    (3)分级调节
    Ⅰ.概念: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Ⅱ.分级调节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㉔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㉕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Ⅲ.意义: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㉖ 多级反馈调节 ,有利于㉗ 精细调控 ,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3.激素调节的特点
    (1)通过㉘ 体液 进行运输。
    (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㉙ 特异性受体 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
    (3)作为㉚ 信使 传递信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㉛ 失活 了。
    (4)㉜ 微量 和㉝ 高效 。
    易错提醒
    (1)并不是所有的激素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到相应腺体来分级调节的,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2)并不是只有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分级调节,性腺、肾上腺皮质也存在分级调节。
    (3)激素是一种信号分子,使靶细胞内原有的生理活动增强或减弱,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互动探究·关键能力
    主题学习一 血糖平衡的调节
    情境探究
    1.阅读教材P51∼P52 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引起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研究发现,人体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促使葡萄糖进入细胞,调节血糖平衡,请思考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哪些细胞表面。
    (3)某同学未吃早饭,刚开始饥饿难耐,在未进食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饥饿感降低了,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4)模拟吃饭后血糖调节模型,如图所示,用餐后1小时内,血糖含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之后又如何恢复正常的呢?
    (5)模拟运动时血糖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运动刚开始,血糖含量有什么变化?之后又如何调节血糖浓度呢?
    (6)根据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答案:提示:(1)血糖浓度的变化引起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变化。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血糖作用于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之,血糖浓度降低,血糖作用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2)全身组织细胞。(3)饥饿感与血糖含量有关,未吃早饭,血糖含量降低,感到饥饿,但随着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含量上升,饥饿感降低。(4)餐后1小时内,血糖含量升高,超出了正常范围。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正常人在饮食以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由于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因此降低了血糖。(5)运动刚开始,血糖含量下降。血糖降低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6)性激素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缺乏促性腺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归纳总结
    1.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的区别与联系
    2.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1)血糖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血糖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2)胰岛A细胞上有神经递质、血糖、胰岛素分子的受体。
    (3)胰岛B细胞上有神经递质、血糖、胰高血糖素分子的受体。
    3.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器官及其作用
    4.血糖调节相关曲线分析
    人体中(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若a代表血糖浓度,则b代表胰岛素,c代表胰高血糖素。
    ①血糖浓度较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②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经典例题
    例1 (2021山东德州高二期中)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图中甲为1型糖尿病患者,乙为健康人,正确的是( )
    A.乙ab段与甲AB段相比,乙的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活动较弱
    B.用斐林试剂对B、b点时尿液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只有B点时尿液出现砖红色
    C.乙cd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转化为脂肪
    D.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
    答案:B
    解析:甲属于糖尿病患者,则胰岛B细胞受损,加工并分泌胰岛素少,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活动明显弱一些,而乙此时相关细胞器活动较强,A错误;甲属于糖尿病患者,尿中含糖,乙属于健康人,尿中不含糖,用斐林试剂对B、b点时尿液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只有B点时尿液出现砖红色,B正确;乙cd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C错误;在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多,血糖氧化分解加强,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增加,D错误。
    素养解读
    通过对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分析,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作用原理,了解糖尿病等血糖调节障碍患者的病因与防治,能运用归纳法总结规律,渗透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素养落实
    1.(2021山东枣庄滕州一中高二月考)下面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激素。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影响B的分泌
    D.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A
    解析: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但胰岛素的分泌是胞吐过程,A错误;据图分析,甲分泌的激素能够降血糖,说明甲是胰岛B细胞,同理乙是胰岛A细胞,B正确;下丘脑对血糖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影响甲分泌激素,C正确;由图分析,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
    主题学习二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情境探究
    1.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有机物,缺碘可能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大脖子病。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激素分泌及其作用特点的问题:
    (1)下丘脑只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一种激素吗?
    (2)缺碘导致成年人患“大脖子病”的原因。
    (3)请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为例,说说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
    答案:提示:(1)不是,下丘脑可以分泌多种激素。(2)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原料。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合成、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从而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抑制减弱,使它们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增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形成“大脖子病”。(3)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垂体,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归纳总结
    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主要促进骨骼、脑的生长发育。
    (2)对代谢的影响
    ①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使基础代谢率增高,增加产热效应;
    ②促进蛋白质合成,对幼年时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③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重要意义。 2.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
    (1)在“下丘脑→垂体→相应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若顺序中间的腺体被切除,则其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降低,其前的腺体所分泌的激素含量升高。
    (2)在“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若顺序中间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则其后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其前的激素分泌量减少(增加)。
    3.快速判断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的技巧
    经典例题
    例2 (2021山东滨州博兴三中高二月考)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c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a分泌的激素增多对b分泌激素有促进作用
    C.b分泌的激素增多对a、c分泌激素都有抑制作用
    D.c分泌的激素对a分泌激素有促进作用
    答案:A
    解析:依题意和分析图示可知:a、b、c分别表示垂体、甲状腺、下丘脑,A错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可促进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血液中b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过高时,通过反馈调节,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导致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和c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减少,C正确;c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正确。
    素养解读
    关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常常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为载体,或以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等疾病为素材进行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渗透着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和科学思维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素养落实
    2.关于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分级调节
    B.垂体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体液调节
    C.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及下丘脑抑制相关激素分泌属于正反馈调节
    D.下丘脑、垂体通过相关激素分泌控制胰岛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
    答案:B
    解析: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错误;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其释放甲状腺激素,属于体液调节,B正确;甲状腺激素释放过多时,反过来作用于垂体及下丘脑,抑制相关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C错误;胰岛素的分泌不需要垂体控制,而是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来控制胰岛素释放,D错误。
    主题学习三 激素调节的特点
    情境探究
    1.阅读教材P54∼P55 激素调节的特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在体检时,只检测血样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就可以判断甲状腺的功能是否正常?
    (2)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有哪些?为什么只有靶细胞才有激素的相应受体,其他细胞却没有?
    (3)为什么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4)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它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吗?
    (5)观察激素作用机理示意图,激素作为信号分子,是如何调节细胞代谢的?
    (6)机体内,往往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同一生理功能,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如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具有 作用,而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升高血糖浓度上具有 作用。
    答案:提示:(1)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故血液中含有甲状腺激素,且在正常情况下含量是相对稳定的。(2)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细胞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有靶细胞中特定的基因会表达,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受体。(3)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需要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4)激素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信使对细胞(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代谢起调节作用。(5)由图可知,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而是通过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或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6)拮抗 ; 协同
    归纳总结
    1.几种常见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2.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3.比较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
    经典例题
    例3 (2021山东枣庄高二期中)如图是靶细胞与特定激素结合的方式示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激素,乙为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它们都是蛋白质
    B.若甲是甲状腺激素,则乙不可能位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表面
    C.乙与载体蛋白一样,具有特异性
    D.图中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甲为激素,乙为靶细胞表面的受体,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为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A错误;若甲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则乙可能位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表面,B错误;乙(受体)与载体蛋白一样,具有特异性,C正确;图中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素养解读
    通过模式图理解“激素的功能以及激素调节的特点”,考题中常常以文字辨析、新情境信息等形式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渗透着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和科学思维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素养落实
    3.(2021山东济宁鱼台一中高二月考)机体内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下列对激素间相互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二者为协同关系
    B.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抗衡
    C.雌激素和雄激素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二者为协同关系
    D.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发育,二者作用相抗衡
    答案:B
    解析: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水平,而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水平升高,二者作用相反,A错误;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抗衡,B正确;雌激素和雄激素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但两者不在同一生物体内发挥作用,C错误;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也可促进生长发育,二者为协同关系,D错误。
    评价检测·课堂达标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浓度的激素。( √ )
    (2)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会增加。( × )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都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甲状腺来分级调节的。( × )
    (4)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 )
    (5)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 )
    (6)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在发挥完作用后均被灭活。( × )
    2.(2020陕西延安一中期中)胡炜同学由于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五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糖原合成量增加
    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量增加
    答案:D
    解析:该同学由于未吃早饭导致血糖含量下降,此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而不会有肝糖原的合成,A错误;在饥饿状态下,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含量,所以在饥饿状态下,胰岛素分泌量减少,C错误。
    3.(2021山东德州夏津一中高二月考)“甲亢”往往是由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引起线粒体的解偶联作用(细胞内有丙酮酸的大量分解,但无ATP形成)导致的。根据这一事实,“甲亢”患者会出现的症状是( )
    A.吃的食物多,肥胖 B.吃的食物少,消瘦
    C.吃的食物多,消瘦 D.吃的食物少,体温低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而甲状腺激素会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所以患者会出现吃的食物多,却消瘦的现象,故选C。
    4.(2021山东新泰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分泌细胞→产生 分泌物→体液传送 靶细胞
    A.靶细胞不可能是分泌细胞
    B.内分泌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
    C.分泌物在靶细胞中起催化作用
    D.分泌物组成靶细胞的结构
    答案:B
    解析:若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几乎所有细胞,其靶细胞可以是分泌细胞,A错误;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B正确;分泌物在靶细胞中起调节作用,C错误;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错误。
    5.(2021山东枣庄滕州一中高二月考)如图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若图1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则物质①是 ,该物质只能作用于垂体细胞的原因是 。
    (2)碘是合成图1中③的原料,缺碘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请结合图示分析原因: 。这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 调节,也存在着 机制。
    (3)图2中,乙是 细胞,当血糖含量升高时, (填字母)分泌增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含量降低时,除了图2涉及的激素发挥作用外,还参与的激素是 ,他们和胰岛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表现为 作用。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只有垂体细胞的细胞膜上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 (2)缺碘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促甲状腺激素持续增加会导致甲状腺增生; 分级; (负)反馈调节 (3)肝脏; b ; 肾上腺素; 拮抗
    解析:(1)若图1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则物质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该激素只作用于垂体细胞是由于只有垂体细胞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2)碘是合成图1中③的原料,缺碘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为缺碘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促甲状腺激素持续增加会导致甲状腺增生;这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3)图2中,乙是肝脏细胞;当血糖含量升高时,b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含量降低时,机体可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来升高血糖,它们和胰岛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表现为拮抗作用。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
    1.分析人体的血糖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调节,说明激素的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机制的意义(生命观念)
    2.简述激素调节特点,分析调节的一般过程(科学思维)
    3.运用激素调节原理分析健康实际问题(社会责任)
    1.通过构建血糖调节模型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能力
    2.能够分析“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具体应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应用相关知识指导自己健康生活
    项目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分泌细胞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生理作用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作用方向和结果
    增加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降低血糖含量
    增加血糖来源;升高血糖含量
    有关器官
    作用
    下丘脑
    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
    胰腺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浓度
    肝脏
    进行肝糖原与葡萄糖的相互转化,葡萄糖和非糖物质的转化等
    骨骼肌
    将葡萄糖转化为肌糖原,暂时储存
    激素名称
    靶器官(或靶细胞)
    甲状腺激素
    几乎全身组织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胰岛素
    几乎全身组织细胞
    胰高血糖素
    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
    激素
    分泌异常疾病
    分泌过多
    分泌过少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机能亢进(食量大增、消瘦、心率快、血压高、易激动)
    ①成年:黏液性水肿(结缔组织水肿、精神萎靡、反应慢等)②幼年:呆小症
    胰岛素
    低血糖
    糖尿病
    生长激素
    ①成年:肢端肥大症②幼年:巨人症
    幼年: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性激素

    第二性征不明显或消退,性周期不正常
    项目
    动物激素

    神经递质
    化学本质
    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类
    蛋白质或RNA
    主要是小分子化合物
    产生部位
    内分泌腺(或细胞)
    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神经元
    作用
    调节
    催化
    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作用部位
    靶细胞、靶器官
    细胞内外
    突触后膜
    作用后去向
    被灭活
    数量和性质不变
    被分解或回收
    共同点
    与相应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

    相关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导学案,文件包含32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32激素调节的过程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人教版 (2019)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学案设计,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