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单元第1节《比例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第2单元第2节《比例的应用》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第2单元第4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第3单元第1节《图形的旋转(一)》教案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第3单元第2节《图形的旋转(二)》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精品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比例尺”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典型范例之一。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设疑、激趣,引发探究欲望。
上课伊始,通过脑筋急转弯引出地图、比例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进一步了解并理解比例尺做好铺垫。
2.操作、计算,探究比例尺的内涵。
因为名称的缘故,“比例尺”很容易被学生误以为是一种尺,所以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计算,逐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本质——是一个比,而不是尺。
3.测量、换算,灵活运用比例尺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加强了灵活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尝试。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地图eq \b\lc\(\rc\)(\a\vs4\al\c1(比例尺\f(1,100000000)))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认识比例尺
⊙激趣导入
1.抢答“脑筋急转弯”问题。
一只蚂蚁从学校爬到距离学校300米的书店只用了3秒,为什么?
(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
2.出示教材21页笑笑画的平面图,请学生指出蚂蚁爬行的路线。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预设
生1:超市在学校正北方向200 m处。
生2:邮局在学校正西方向100 m处。
生3:书店在学校正东方向300 m处。
听了这三位同学的介绍,淘气也画了一幅图。(出示教材21页淘气画的图)
你们认为他画得合理吗?先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汇报。
预设
生1:我认为不合理,因为他画的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在图上没有显示出三个地方到学校的距离的不同。
生2:还是笑笑画得比较合理,她在图中标注出了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的100 m,让人看后对图意一目了然。
3.初步感知比例尺。
(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笑笑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 m,真是太聪明了!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比例尺。
(2)感知比例尺产生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有了比例尺,才有了地图,才有了把300米的距离缩小到3厘米,才有了一只蚂蚁从学校爬到距离学校300米的书店只用了3秒的奇迹。
设计意图:通过脑筋急转弯,使学生初步认识比例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4.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比例尺。
⊙新知探究
1.明确求比例尺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21页笑笑画的图)
在笑笑画的图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根据你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你能说说怎样求比例尺吗?
预设
生1:应该先转换单位:100 m=10000 cm。
生2:根据比例尺=eq \f(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0。
生3:比例尺的求法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eq \f(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小结:求比例尺时一定要先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比例尺是一个比,它不带单位。
2.利用比例尺,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计算。
(再次出示教材21页笑笑画的图)在学校的东北方向400 m处,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先算一算,再在笑笑画的图中标出来。
(小组内交流讨论,个体汇报)
预设
生1:先算出实际距离,再画。
生2:400 m=40000 cm,40000÷10000=4(cm)。
生3:所以社区活动中心应画在学校东北方向4 cm处。
3.(出示教材21页最后一个情境图)我们打开各种地图,常常可以看到图上会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你能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同桌间交流、思考,个体汇报)
预设
生1:线段比例尺是地图上的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生2:它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90千米。把它换算成数值比例尺就是1∶9000000。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巩固提升
1.教材23页5题。
(注意强调:因为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比较大,测量时要减小误差,尽量精确到毫米)
2.教材23页7题。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小组内进行测量、计算、填空、标注)
(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操作、计算,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出现问题时的导引者,掌握全局,辅导学困生。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23页6题。
板书设计
认识比例尺
比例尺=eq \f(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第2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
⊙复习导入
1.什么叫比例尺?
2.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怎样求实际距离?如果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怎样求图上距离?
(与同桌交流,个体汇报)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板书三个公式)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些公式来帮奇思解决一个问题。
(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例尺相关知识的复习,导入三个公式,为本节课用比例尺解决问题作铺垫。
⊙新知探究
1.出示教材22页情境图,解决问题。
这是我国地图的一部分。奇思从这幅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3 cm,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是多少千米?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同桌间交流后汇报)
预设
生1: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4000000厘米,也就是1厘米表示340千米。
340×3=1020(千米)
生2:解: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
3∶x=1∶34000000
x=3×34000000
x=102000000
102000000厘米=1020千米
生3:也可以用公式计算: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eq \f(1,34000000)=3×34000000=102000000(厘米)
102000000厘米=1020千米
2.妙想要从青岛去石家庄,量一量图上距离,算一算青岛到石家庄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个体汇报)
(师巡视,随机辅导,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体验一题多解的思想,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灵活地选择解决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以人为本,即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实践应用
1.填一填。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2.判断。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40米的距离,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2。( )
(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
(小组内讨论,个体汇报后集体评议)
3.完成教材23页4题。
(学生独立完成,个体汇报)
⊙课堂总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的收获。
⊙布置作业
1.教材22页2题。
2.量一量你家客厅的长和宽,以及客厅中一些摆设的长和宽,试着画出客厅的平面图。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解:设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是x厘米。
3∶x=1∶34000000
x=3×34000000
x=102000000
102000000厘米=1020千米
答: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是1020千米。
小学10 总复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10 总复习教案设计,共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移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精品教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