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2单元第3节《比例尺》教案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第2单元第4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第3单元第2节《图形的旋转(二)》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第3单元第3节《图形的运动》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第3单元第4节《欣赏与设计》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时教学的是图形的旋转,它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学情实际,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几方面:
1.创设游戏,激趣引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伊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将旋转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关注了孩子的心理需要,从而顺利进入对旋转的探索。
2.形象演示,加深理解。
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旋转的理解,突出旋转的三要素,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
3.动手操作,体验成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实现直观向抽象的转化。学生讨论后独立完成画图操作,既使学生对旋转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同时通过作品展示,为学生创造了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时钟 方格纸
学具准备 方格纸 三角板
教学过程
⊙创设游戏,引入新课
1.听口令,做动作: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向后转,向右看,向前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这些简单的动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就躲在这里面呢!你能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2.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有很多,我们就从大家熟知的钟表开始研究吧!
设计意图:从游戏出发,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地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观察钟面,明确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含义。
出示钟表。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和秒针是怎样旋转的?
(时针、分针、秒针都是绕着中心点旋转;分针1小时旋转1周,时针1小时旋转1大格)
教师指出:时针、分针、秒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就是逆时针方向。
2.从实物到线段,认识旋转的特征。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看大屏幕,汽车进入小区大门,横杆打开时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比划横杆旋转的过程吗?
课件演示横杆逆时针旋转90°的过程。
师:汽车通过后,横杆关闭时又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比划横杆旋转的过程吗?
课件演示横杆顺时针旋转90°的过程。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示来表示横杆的打开和关闭。
师:你能用语言描述横杆旋转的方向吗?(打开是逆时针方向,关闭是顺时针方向)
师:请你再仔细观察并想象横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想一想,横杆在旋转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旋转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
(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它的起止位置,还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物体旋转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没变,位置和方向变了)
课件出示线段旋转图,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线段的运动过程,你能说说图中的线段是怎样旋转的吗?
(这条线段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提问:旋转前后,线段的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
(线段的位置和方向变了,但线段的长短没变)
3.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28页“画一画”。
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2)学生讨论画法。
(3)独立完成操作,同桌交流。
(4)展示作品,交流画法。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追问:你如何确定画的线段是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度的呢?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点、线的位置变动,确定旋转结果的正误。
(5)小结:在画旋转线段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和旋转方向以及旋转角度,再借助三角板画图。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时钟,以及横杆的运动过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观察这些实物是怎样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接着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横杆的旋转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和表达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观察、比较、想象和交流,获得对物体旋转的基本特征的认识,进而找到准确表达物体旋转过程的方法,完成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的建构。再由现实场景过渡到方格纸中的线段,充分地感知图形旋转的特征。
⊙巩固应用,提高技能
1.教材29页1题。
(1)先观察钟面,再讨论交流。
(2)明确一大格是30°。
2.教材29页2题。
独立完成后汇报。
3.教材29页3题。
动手操作,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解。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布置作业
教材29页4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一)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旋转性质:位置改变,大小、形状不变。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 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 总复习教案及反思,共3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画一画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画一画精品教案及反思,共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欣赏与设计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欣赏与设计精品教案,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