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4单元第2节《正比例》导学案设计 学案 0 次下载
- 第4单元第3节《画一画》导学案设计 学案 0 次下载
- 数学好玩第1节《绘制校园平面图》导学案设计 学案 1 次下载
- 数学好玩第2节《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导学案设计 学案 2 次下载
- 数学好玩第3节《可爱的小猫》导学案设计 学案 0 次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课题
反比例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教学的内容是“反比例”。鉴于在研究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时存在一定的共性,且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学生今后学习函数的重要基础,本节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两个重要模型,它们的概念虽然不同,但在知识上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在对比中学习反比例更利于学生对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首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逐渐活跃,然后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填写数据、总结等,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两个量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启示,充分地体会到成反比例的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反比例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铺垫。(6分钟)
1.组织学生复习正比例的知识。
(1)说一说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
(2)下面哪些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①文具盒的单价一定,购买文具盒的总价和个数。
②一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
(3)说出每时加工零件数、加工时间、加工零件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其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当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是如何变化的呢?是否也成比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反比例。
1.复习、交流。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两种量的比值相等,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
(2)小组内交流讨论,集体订正。
①文具盒的单价一定,购买文具盒的总价和个数成正比例。
②一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不成正比例。
(3)说关系式。
加工零件总数÷加工时间=每时加工零件数。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2.认真倾听,明确学习目标。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同时同地,竿长和影长成正比例。( )
(2)同一种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成正比例。( )
(3)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成正比例。( )
(4)一条公路的总长度一定,已修的长度和没修的长度成正比例。( )
(5)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识字量成正比例。( )
(6)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成正比例。( )
二、新知探究。(25分钟)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两种变化关系的不同。
(1)课件出示教材46页表1和表2。
①观察表1和表2,每个表中有几个量?
②哪个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个量发生了变化?
(2)在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2.引导学生明确反比例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46页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行驶所需时间的统计表。
问:表中有几个量?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2)明确反比例的含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我们把这样的量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3)引导学生了解、记忆反比例关系的字母公式。
1.合作、探究。
(1)观察、交流。
①每个表中都有两个量:长方形的长和宽。
②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表1中长方形的面积不变,表2中长方形的周长不变;两个表中长方形的一条边长都随着邻边边长的增加而减少。
(2)观察、思考、汇报。
它们的变化规律不同。表1中相邻两边的积相等。表2中相邻两边的积不相等,但相邻两边的和相等。
2.观察、汇报。
(1)汇报。
表中有两个量,时间是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2)讨论、理解反比例的含义。
(3)理解、记忆反比例关系的字母公式。
如果用x和y来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则反比例关系可表示为x×y=k(一定)。
2.填空。
有240页纸,可订成同样的作业本若干。把下表填写完整。
订的本数/本
2
3
4
5
6
每本的页数/页
120
表中有( )和( )两种( )的量,(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订的本数越多,每本的页数就( ),订的本数越少,每本的页数就( )。每本的页数和订的本数的( )是一定的,所以,每本的页数和订的本数叫作成( )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作( )。
3.选择。
(1)x,y,z三种量的关系式是x=eq \f(y,z),如果y一定,则x,z( );如果z一定,则x,y(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两个齿轮啮合转动时,转数和齿数(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三、巩固提高。(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47页“练一练”1题,引导学生填表并说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和看完全书所需天数的关系。
2.课件出示教材48页“练一练”2题,引导学生填表,并解决问题。
1.独立填表,根据表中两种量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判断:看完全书所需天数随着平均每天看的页数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积一定,所以成反比例。
2.独立填表、解答。
(1)稿件总字数没变。
(2)打字所用的时间随打字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积一定(总字数是2400个),成反比例。
(3)平均1分打100个字。
4.解决问题。
(1)小欣买一种笔记本,每本1.5元,可以买20本。如果用这些钱买另外一种笔记本,能买6本,每本( )元。题中( )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是一定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成( )比例。
(2)铺一间教室,如果用面积是36 dm2的地砖需要100块,如果改用9 dm2的地砖需要400块。说说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否成反比例。
四、课堂总结。(4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自主谈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反比例的认识
x×y=k(一定)
第2课时 反比例的应用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铺垫。(6分钟)
1.组织学生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
(1)说一说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
(2)说一说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
(3)分别举一个例子。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反比例的知识。
1.交流、汇报。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两种量的比值相等,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种量的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3)①书包的单价一定,购买书包的个数和总价成正比例。
②长春到上海的路程一定,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
……
2.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同时同地,树的高度和树影的长度成正比例。( )
(2)长方体的体积一定,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
(3)一条水渠的总长度一定,已经修好的和没修好的成反比例。( )
二、新知探究。(25分钟)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成反比例的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47页上面情境图。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后个体汇报。
(2)课件出示教材47页中间图表。
奇思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情况如下。
已读的页数
1
2
3
4
…
剩下的页数
79
78
77
…
引导观察:表中有哪两种量?
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经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吗?说说你的理由。
2.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并与同伴交流。
1.交流、探究。
(1)苹果的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也就是它们的积一定,所以它们成反比例。
(2)观察、思考、汇报。
表中有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两种量。它们不成反比例。因为它们是和一定,不是积一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它们不成反比例。
2.小组内交流后个体汇报。
2.说一说。
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哪些成正比例?哪些成反比例?哪些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1)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边长。
(2)妙想从家步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
(3)每年体检,班里视力正常的人数与近视的人数。
三、巩固提高。(5分钟)
1.填一填。
(1)甲×乙=丙,当丙一定时,甲和乙( )比例。
(2)当甲一定时,丙和乙( )比例。
(3)当乙一定时,甲和丙( )比例。
2.课件出示教材50页4题。
图中线段OA表示淘气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1)淘气骑车行驶了多长时间?行驶了多少千米?
(2)淘气骑车行驶了1.5时,行驶了多少千米?
(3)行驶30 km,淘气用了多长时间?
(4)淘气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1.独立思考,个体完成。
(1)成反比例;
(2)成正比例;
(3)成正比例
2.同桌合作,解决问题。
(1)淘气骑车行驶了2时,行驶了30 km。
(2)22.5 km
(3)2时
(4)15千米/时
3.填空。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 )比例;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 )比例。
(2)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 )比例;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成( )比例;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 )比例。
(3)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 )比例;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成( )比例;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 )比例。
四、课堂总结。(4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自主谈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反比例的应用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积一定)
一本书的页数一定,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不成反比例。(和一定)
数学四年级下册4.小数与单位换算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4.小数与单位换算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联系生活,探究方法,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 四则运算括号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 四则运算括号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揭示课题,交流讨论,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应用反馈,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小数与单位换算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小数与单位换算优秀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联系生活,探究方法,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