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件(共51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件(共51张PPT),共51页。
本文选自《新疆域 》,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资料链接 儿童时代离开故土俄罗斯去了美国。青年时代攻读生物化学,此后他投身写作,并成为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闻名遐迩,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读读写写鸟臀目( ) 骨骼( ) 漂移( )流逝( ) 褶皱( ) 携带( )两栖( ) 彗星( ) 潮汐( )劫难 ( ) 致密( ) 陨石( )追溯( ) 天衣无缝( ) 字词补充遗骸( ) 衍射( )读读写写鸟臀目( ) 骨骼( ) 漂移( )流逝( ) 褶皱( ) 携带( )两栖( ) 彗星( ) 潮汐( )劫难 ( )致密( ) 陨石( )追溯( ) 天衣无缝( ) túnɡépiāoshìzhěxiéqīhuìxīyǔnjié nànzhìsùfèng字词补充遗骸( )衍射( ) háiyǎn词语解释俯冲:(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劫难:灾难,灾祸。致密:细致精密。膨胀:由于温度升高或其他因素,物体的长度增加或体积增长。熔化: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恐龙无处不有 整体感知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2、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问题?3.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4.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合作探究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2、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问题?第一、恐龙这样的两栖动物不适应南极气候。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第二、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3.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2.25亿年前大陆是......那时的恐龙......大约在2亿年前大陆是......5000万年前大陆......现在大陆成了......4.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想一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文中有答案哦!拓展思考“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议论 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恐龙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不同科学领域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课文结构展示(总起)大陆漂移学说成立(具体说明)(总结)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说明顺序:逻辑被压扁的沙子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整体感知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合作探究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撞击说火山说撞击说: 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本文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而且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之所以产生,是以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研究密不可分的。 文题形象生动,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则对本文内容起不到领取作用。《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由 果 到 因 逻辑顺序第二部分(5—17),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分析,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第一部分(1—4):提出“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恐龙灭绝的原因掸( ) 踪迹( ) 装置( )烘烤( )腐蚀( ) 沙砾( ) 山麓( ) 沟壑( ) 龟裂( ) 帷幕( ) 海枯石烂( ) 钟鼎文( )楔形( )刨刮( )粗糙( )读读写写dǎnzōnɡzhuāng hōngshízōnɡlùhè lànwéijūnxiē cāodǐnɡ bào词语解释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龟裂:裂开许多缝子。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品味语言 1.许多尘埃进入平流层,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也许”表示推测,说明现在的结论只是大胆的推测,目前还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 2.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完全肯定,极有分寸,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能否把这句话中“所有”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不是所有”说明不是全部的科学家都这样认为,删去后就不能强调只是一部分科学家持这种观点,就不能突出作者在下文的说明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4.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确实”表示情况完全符合实际,这一词充分肯定了科学家们的检测结果,语言严谨。比较探究1.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篇文章各自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为什么会采用相同的说明顺序?1、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说明角度前者: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后者: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2.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为什么会采用相同的说明顺序?都采用了逻辑顺序原因:两文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主题思想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课堂练习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举例子 (2)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成为“泛大陆”。( ) (3)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 )下定义打比方 (4)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5)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举例子列数字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自学评估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鸟臀 (2)褶皱 (3)潮汐 (4)劫难 (5)追溯 (6)遗骸túnzhěxījiésùhái2.解释词语。(1)遗骸: (2)追溯:(3)劫难: (4)致密:(5)天衣无缝: 遗体、遗骨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灾难、灾祸细致精密 比喻事物多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 3.(1)两篇短文选自_______国________作家_________的作品,两篇文章同为________。(2)我国的“恐龙之乡”是四川______________(地名)。4.这两篇短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科普 阿西莫夫科普作品自贡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拓展阅读 大约一直到七千万年前,恐龙还是统治地球的霸主。然而六千五百万年前,它们全部绝灭了。而且,整个灭绝过程还很可能是在仅仅数月内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形,至今仍是一个谜。科学家曾提出各种不同理论,来解释这灭亡之谜,如陨石撞击地球说、大规模火山爆发说、疾病说或食物中毒说……恐龙灭亡之谜,科学家仍在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