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八年级上册欣赏 雨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上册欣赏 雨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1、在欣赏电子音乐优秀代表作品的同时,加深对电子音乐及电生声乐队的了解。
2、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
2学情分析
《雨林》是一张有关关爱和保护热带雨林的音乐专辑。由迪因.爱沃森和他的乐队于20世纪90年代制作完成。这段音乐包括雷雨、鸟鸣、流水等自然音响。
3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感受乐曲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以及音响中的多种声音。
4教学过程
1、导入
复习电子乐器的相关知识,请学生说一说电子乐器与真声乐器发声原理的不同之处。
2、欣赏《雨林》
(1)、完整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什么?音乐中都有那些声音?音乐可以分为几段?
(2)、分段欣赏
①、请同学们聆听第一段,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音乐中有那些自然界的声音?使用了那些乐器?
②、请同学们聆听第二段,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音乐中有那些自然界的声音?使用了那些乐器?
③、请同学们聆听第三段,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音乐中有那些自然界的声音?使用了那些乐器?
(3)、完整聆听音乐,请学生们说一说听后的感受,并总结这部音乐作品在制作上的特点,并介绍现代录音技术。
(4)集体讨论:《雨林》这样的音乐作品是否属于常规意义上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如何为这类音乐定位(电声音乐、环境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这首音乐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5)、教师归纳总结:科技的发展和录音技术水平的提高给音乐创作和演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迪因.爱沃森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加入在自然界采录的声音,突破了音乐演奏的局限,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这些音乐使人仿佛置身于雨林之中,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关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电子空间站欣赏 雨林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电子空间站欣赏 雨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欣赏《雨林》,电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欣赏《橄榄树》,欣赏《夜莺》,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常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