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3.1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案 _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6622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3.1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案 _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6622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学,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2) 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 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
(2) 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 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2)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 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
让学生尝试以诗作画和以画作诗。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设疑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学生观看视频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
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片段。当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的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那么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外,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就在两组画的对比中来寻找答案吧。(课件展示一幅中国画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和一幅法国油画马奈的《风景》, 比较中国画和西方油画的不同之处。)(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小结:(板书)
1、材料不同:
油画: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笔。
国画:宣纸、国画颜料、墨、毛笔。
2、技法不同:
油画:焦点透视、写实。
国画:散点透视、写意、无背景。
3、画面不同
油画:只有绘画。
国画:几乎每幅画都有诗、书、画、印四个元素。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西方绘画更重视客观事物形貌的逼真再现,中国画则更加重视物象内在的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就是面对无生命的山水和无意识的花鸟时,也能借物抒情。)
二、新课讲授: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1. 诗与画的结合
诗与画,各有长处与短处,两者结合起来,便能取长补短。
(1)、画表现的事物直观、具体、真实、便于领略,但它要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只能选取某一瞬间的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写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发展变化,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东西南北,自由驰骋,容量比画大得多。
(2)、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可以使静止的画面活跃起来,画面的容量膨胀起来。而诗也有了形象的凭借,想象的依托。因此,诗与画的结合使二者交相生辉。
(3)、画上题诗,也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如人们面对一幅山水画或花鸟画,有时就很难猜透画者的心思,但通过画上的题诗题款,就比较容易把握作者的意图。
欣赏作品:
唐代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 》 可称史诗与画相结合的渊源,宋代的苏轼赞誉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北宋 苏轼《潇湘竹石图 》 苏轼的作品因为强调“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而被誉为“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2. 书与画的结合
俗话说,“书画同源”,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的笔意古已有之。
中国画中的写款又叫“落款”,写款可大有讲究,就相当西洋画中的画者的签名,表明了这幅画的著作权和所有权。
题字是给绘画写一个题目,一行自己想说的话,或一首诗,一段散文。
作品欣赏: 元代 赵孟頫 《二羊图》 是开提款先河的作品。
现代 齐白石 《不倒翁》似乎很幼稚搞笑,确是画家对封建官僚的讽刺。
题款的类型: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看屏幕,学生观察讨论)
游戏与体验:(学生活动)
学生分为两组
一组题目:为画题诗 《太白行吟图》 《寒江独钓图》
二组题目:为诗作画“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分别完成题诗与作画两份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在师生互动中,加深学生对中国画诗 书画 印四个因素的理解。)
3. 印与画的结合
印,就是印章,最初只是一种信物,与画没有关系的。宋代有人开始把印押在了画上,但那也是作为一种印证之用,以表明此画的所有权。印可以是作画者的,可以是鉴赏者的,也可以是收藏者的。这便是文人画中的诗书画印结合的历史背景。
以朱耷的《荷花水鸟图》为例,感受印章在文人画中的点缀作用。
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
(1)、书画的所有权。
(2)、能补充章法构图,完善构图的作用。
(3)、点缀画面的作用。活跃画面氛。
(4)、在书画作品补充作品内容。
印章的种类
(1)、姓名章--作家的名字
(2)、斋馆章--表示画家的住处或者画室
(3)、闲章--内容随意的章大都是刻一句 成语格言之类的,闲章五花八门,是最有个性的章。
印的表现形式:阴刻、阳刻(欣赏了解)
课堂小结: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方寸存真化风骨,书画题跋之我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西洋绘画与中国画的区别,中国画中的意境,诗与画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画的书法题款,中国画的印章艺术,欣赏齐白石作品《不倒翁》,体验交流,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