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教学设计 (3)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教学设计 (3)第1页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教学设计 (3)第2页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教学设计 (3)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共6页。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理论基础。
    知识目标: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问、讲解、分析、演示、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
    1、学生为七年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
    3、学生已经学过手绘线条图案的相关知识。
    4、学生能够简单应用手绘线条图案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5、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有关设计的例子。
    6、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在关键期。
    3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探究引导策略。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
    3、情景创设策略。
    4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中七年级美术(下册)
    多媒体设备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教学难点:已美术作品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点。
    6教学方法
    启示法、演示法、观察法。
    7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京剧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过京剧吗?京剧里的动作与我们生活中的动作一样吗?美吗?有艺术性吗?这些动作是不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这说明艺术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今天来学习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活动2【讲授】
    一、欣赏国画作品《虾》作者:齐白石
    1、齐白石简介: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2、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
    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虾是充满生命力的,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3、他画的虾表现力什么样的美感?
    写神的美,墨色的美
    活动3【讲授】
    二、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
    它是以1949年的开国大典为原型创造的。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庄严的声音,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样的一件事情,艺术家还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
    作者经亲身参加过开国大典,把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中。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删繁就简,画面的右边集中表现了宏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宏伟的气势。使人感到即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
    这就是艺术家高超的技巧,体现一个深刻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活动4【讲授】
    三、梵高的油画《向日葵》
    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由此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活动5【讲授】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表现性艺术具有抽象的特点,那么抽象画也是源于生活吗?
    活动6【活动】讨论
    1、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2、生活中还有那些作家的作品是可以证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活动7【测试】名家论述证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名家这样论述: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摘自《齐白石画集序》
    罗丹(法国)
    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的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世界得智慧和喜悦。
    ——《罗丹艺术论》
    活动8【讲授】课堂总结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使艺术家发现了美。生活还给予艺术家以激情,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美。然后他们以各种艺术手段为媒介,再现或表现美。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由此而来。
    后记:中学生对再现性艺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容易理解,对表现性艺术也来源于生活不容易理解。要改变学生们对艺术作品以像不像作为评价美术作品的标准这个观点,才能把学生逐渐引向用艺术的眼光去看艺术作品。
    活动9【作业】想一想,做一做
    1、美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2、美术作品必须源于生活吗?抽象艺术也是源于生活吗?
    3、美术作品是如何高于生活的?

    相关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及反思,共2页。

    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课,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