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628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628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628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分)
(2)□□□□□,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3)曹操在《观沧海》一诗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2分)
(4)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
(5)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yú chŭn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2)我趴在岩石上,神情huăng hū,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ĭng fèi。
(4)我吃惊地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chén mò ɡuǎ yán。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验又一次以失败告终,但是,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决不放弃,一定会重振旗鼓!
B.他是一位著名画家,擅长画花鸟虫鱼,笔下的金鱼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C.这两本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D.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已经多年不写东西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海量集聚。(在“集聚”后面加上“的特点”)
B.两个杂志社的记者采访了《欢乐颂》)的四个美女演员。(将“两个”放到“杂志社的”之后。)
C.网络杜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将“和质量”删去)
D.经过辖区全体警民共同努力,辖区治安明显好转,犯罪率下降了一倍。(将“经过”放到“共同”前面)。
5.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在智能时代,送上门的油盐米面、准确无误的导航、节省体力的滴滴打车、快速高效的预约挂号等服务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获取这些服务只能通过智能手机APP来实现,大部分更需要这些便捷服务的老年人却无缘享受到这些便利。
材料二: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有近2亿老年人未接触过网络。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大多数老年人连用健康码出行都是问题。这些数据意味着在数字化生活中,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正在被“数字鸿沟”拖入在生活多方面面临不便的窘境。
材料三:
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在接受新技术的程度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加深并形成沟壑,给老年人造成了一种不平等局面。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时受到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限制,以及趋于保守的心理,让他们沦为“数字化盛宴一角”的旁观者。同时,大部分数字媒体产品内容往往忽视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较小的图标和文字、繁琐的操作环节、使用说明中大量的专业化术语等问题增加了老年人学习上网的难度,“数字鸿沟”由此产生。
(1)根据材料三,数字鸿沟的产生跟哪些因素有关?(2分)
(2)莫让数字化成为阻碍老年人正常社会生活的一道鸿沟,请写两条好建议。(2分)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10分)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夫君子之行/陈太丘与友期行B.非学无以广才/博学而笃志
C.年与时驰/学而时习之D.意与日去/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7.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8.诸葛亮认为要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3分)
(二)课外文言文(9分)
宣王好射
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弓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③。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④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汉书·尹文子》,有删改)
[注]①说:通“说”,高兴,喜欢。②强:强劲有力的。③石(dàn);古代重量单位。
④关:通“弯”,指拉弓。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王好射(喜欢)B.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说)
C.左右皆引试之(伸长)D.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失去)
10.用三个“/”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
11.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三)现代文阅读(10分)
紫檀的特性
①紫檀是一种名贵的木料。假如你去故宫参观,会发现宫殿里的紫檀家具比比皆是。在雍正、乾隆年间,皇家对紫檀的使用十分频繁。清宫用了100年的时间把家具都替换成了紫檀木的。
②那么,紫檀有哪些特性呢?
③紫檀颜色沉静,有光泽。当紫檀被开启、打光以后,颜色非常沉静。闪着一种如同金属、绸缎一样的光泽。这种光泽可不是一种单纯的木头的光泽,这种光泽只有当你见到最优良的紫檀时才能感受到。
④紫檀出料少,特名贵。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过去有非常大的紫檀料,绝大部分的料都比较小,偶尔才有大一些的。紫檀长大了以后,90%以上的内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紫檀因出料少,而显得更加名贵。据说,乾隆时期,工匠们造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大发雷霆。可见,皇上在用紫檀的时候也是非常心疼的。
⑤紫檀应力小,不易变形。应力小俗称“性小”,就是脾气小,不怎么变形。普通的木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遇冷收、遇潮胀,非常容易变形。比如我们家里的木门木窗,有时候打不开,关不上,这都是变形造成的,但紫檀的变形率却非常低。一般来说,紫檀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外形。
⑥紫檀纤维细,易雕刻。紫檀材质的优点在雕刻它的时候最容易体现。紫檀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它的横断面雕刻时运刀特别流畅,与竖着运刀的感觉差不多。用雕工们的行话来说,就是“横向走刀刀不阻”。它不像竹子,横向不能走刀,因为根本切不断它的纤维。竖着运刀时还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势如破竹”。紫檀没有这些毛病。横向、竖向,任何一个角度去雕刻,感觉都是一样的。另外,当紫檀被雕刻、打磨以后,它有一种模压感,花纹就像是冲压出来的。有些上乘的紫檀雕刻,甚至给人的感觉不像是雕刻出来的,像机器在高压下压出来的。正是由于它的这些材质好处,所以紫檀备受众多雕刻家的青睐。
⑦几百年来,紫檀在家具行业中长盛不衰,牢牢地坐稳了中国古典家具材质的第把交椅。
[注][1]势如破竹:形容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
12.按如下要求答题。(3分)
(1)第④段,“工匠们造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大发雷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紫檀的变形串却非常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紫檀没有这些毛病”一句中“毛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介绍皇家对紫檀的使用十分频繁,既体现了紫檀的名贵,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对紫檀的介绍。
B.紫檀的特性之一是颜色沉静有光泽,而且是一种如同金属、绸缎- -样的光泽,这种光泽只有当你见到紫檀时才能感受到。
C.“比如我们家里的木门木窗,有时候打不开,关不上,这都是变形造成的,但紫檀的变形率却非常低。”一句中,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紫檀名贵,再分说紫檀特性,最后写紫檀备受青睐。
14.请结合文章内容,概述紫檀的特性。(4分)
(四)现代文阅读(17分)
思念田沟鱼
①我的家乡在南海岸边上。这里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家乡人对吃颇为讲究,烹饪文化底蕴深厚,菜香远方。尤其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乡人对山珍、海鲜的烹饪别出心裁,碟碟都让人馋涎不已。
②有一年,政府部门让我编写《特色美食》一书。我组织撰写者、摄影师等人用了将近一年才编好。书分“大海的味道”“田野的味道”两部分。我们尽情谱写大海的鱼虾,挖掘田野的珍藏,搜集民间美食历史和烹饪秘诀,力求让家乡传统美食文化在书中得到充分展现。
③一天,我将初稿带回家中,八十多岁的母亲看到书中美丽的菜图,便翻阅起来。她说,这些菜全是海参、石斑的,怎么没见家乡的“田沟鱼”,“田沟鱼”最香。
④是啊,怎么连家乡的“田沟鱼”都忘记编写进去了呢?
⑤“田沟鱼”是家乡人的称呼,是田野中自然繁殖生长的小鱼,因生活在田间的“排水沟”里,故称。
⑧家乡的“田沟鱼”种类繁多,五颜六色,非常美。小时候常会捕回家中,用玻璃瓶养着。瓶中放些水草,鱼儿在草中游荡,退着玩,很有趣。村民大多不懂鱼的学名,是沿用祖宗冠以的“土名”来称呼。比如“阿记娇”“花肚屎”等。
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人生活艰辛,都喜欢捕“田沟鱼”,来添补营养。
⑧六月早稻收割,泥土翻新,“田沟鱼”散游在水田中。夏天骄阳似火,田水常被太阳晒得烫手。田间的一些鱼儿会被烫死,一些会在田埂下冷泉旁,集体寻求掩护。这是捕捉的最佳时间。家乡捕“日晒鱼”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⑨少年时,我会常常带着妹妹们去抓“日晒鱼”。我们有的拿竹篓,有的拿小簸箕,有的拿锄头,正午出发。在田里搜寻,浅水处直接用簸箕抓,深水处就用泥土圆起来,用簸箕挖干水再抓。田埂旁的小洞是螃蟹“居住地”,常有水蛇在里面,我们按照母亲的指导,先用木棍插进去,撞几下,觉得安全后再用手塞进去抓螃蟹。妹妹们没有经验,常被螃蟹钳钳得哇哇大叫。但她们并不害怕,抓了一个又一个。下午三四点回来时,个个全身湿透,脸色通红。我们扛着满筐鱼蟹归来,心花怒放。
⑩母亲是烹饪“田沟鱼”的好手,用家中自制的豆豉、芋苗、酸菜等做配料煮“田沟鱼”,味道清香扑鼻,让我们胃口大开。所以,每当此时,母亲都会吩咐我煮饭要多加点米,让妹妹吃个饱。
EQ \\ac(○,11)母亲手把手教我们煎“田沟鱼”。总是边煎边说,煎鱼急不了,小火煎鱼不会糊,煎到金黄色才香……
EQ \\ac(○,12)我对母亲说:“您一语点醒梦中人。书中的菜,煎炸焖炒,样样好,但如果没有‘田沟鱼’,这本书真的缺味道了,谢谢母亲。”
EQ \\ac(○,13)我回到老家,将想法告诉村里人。他们说,“田沟鱼”几乎绝迹了。
EQ \\ac(○,14)我______。田园广阔,“田沟鱼”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啊,怎么会几乎绝迹了呢?
EQ \\ac(○,15)堂兄阿贵说话风趣。他说,过去,晚上田园蛙声一片,有擂鼓、有唱歌,像大型音乐会,用灯火一照,到处可见它们在“谈恋爱”。现在,青蛙、“田沟鱼”等难见了,几乎都走“黄泉路”了,就连山上的鸟儿也少多了。
EQ \\ac(○,16)大叔说,“年轻人常劝大家不要滥用农药,一来作为农药残留超标,危害身体;二来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害虫越来越多,益虫越来越少,会吃大亏,可就是没人愿意听。”
EQ \\ac(○,17)告别乡亲。回来时,因找不到“田沟鱼”,心中自然失落。当然,这不止是为一美味的失去,而是想,自然界里,还是有益于人类的物种,都值得尊重和保护。
EQ \\ac(○,18)“田沟鱼”还能回来吗?我在思念着。
15.文章围绕“田沟鱼”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1)“田沟鱼”的由来以及带给“我们”的乐趣。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田沟鱼”几乎绝迹。
16.前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4分)
17.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体会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2分)
是啊,怎么连家乡的“田沟鱼”都忘记编写进去了呢?
(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我”当时表现出来的神态或表情,并说明理由。(2分)
我_______。田园广阔,“田沟鱼"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啊,怎么会几乎绝迹了呢?
18.仔细揣摩结尾段,结合全文和生活实际,你认为“田沟鱼”还能回来吗?谈谈你的看法。文中的“我”又在思念着什么?(5分)
三、作文。(50分)
19.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具备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它们如似锦的繁花,盛放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厚植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滋养着我们乐观进取,勇往直前……
请以“___________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选择一个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②“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③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④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⑤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⑥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导致“我将不学医学”的两个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联系原著,说说为什么滕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4分)
3.请根据作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封开县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大
题
题
号
分
值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一、基础(24
分)
1
10
(1)随君直到夜郎西;(2)海曰生残夜归雁洛阳边;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断肠人在天涯
(5)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每句错、
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句分为止。
2
4
(1)愚蠢(2)恍惚(3)人声鼎沸(4)沉默寡言
每小题1分
3
3
【答案】C
【解析】C.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此处应用“各有所长”。
A.重振旗鼓:比喻失败后,重新整顿再起。
B.栩栩如生:某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却像要活过来一样,用来形容画作或者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生动逼就像活的一样。
D.不甶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4
3
【答案】D
【解析】下降只能说一半,增加才能说倍数。
5
4
(1)①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时受到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的限制,以及心理趋于保守。
②大部分数字媒体产品内容往往忽视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增加了老年人学习上网的难度。
用自己的话概括,言之成理即可,每点1分,共2分
(2)①老年人要摒弃“科技恐惧”的陈见,主动向互联网靠近,学习新技能。
②年轻人应主动为老年人认识“新知识”“新技术”“新生活方式”等进行全方位讲解。
③在技术层面,软件开发商要增加软件的老年模式,以此符合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使用习惯的逻辑。
④社会力量应伸出援手,如敬老院、老年大学等可以举办一些公益培训,开设智能手机使用课堂,指导老年人使用自助设备。
⑤政府、公益组织,组织志愿者到老龄化比重更高的农村,对老年人进行指导教学。
答到其中任何2点都可得满分。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阅 读(46 分)
6
3
【答案】B【解析】A.品行/出行;B.学习;C.时光/按时:D.意志/打算;
7
4
(1)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辟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明志”、“致远”各0.5分;句意1分; 句式“非...无以...” 不正确扣0.5分。
(2)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淫慢”、“险躁”0.5分;句意1分;
句式“...则...,...则...”不正确扣0.5 分。
8
3
成才必须具务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每点1分
9
3
【答案】C【解析】应是“拉开(弓)”
10
3
西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
(该断不断,不该断多断,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1
3
做任何讲,都要实事求是,不要贪图虚荣。(或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洞察秋毫,不受蒙蔽。)
(可多角度思考,比如从大臣们的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参考译文: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石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他)把这张弓交给左右的人传看,大臣们都试着拉(弓),但只把弓拉到一半就停手了,都说:“(这张弓)没有九石的力气拉不开,除了大王以外谁还能够使用这张弓呢?“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其实,齐宣王使用的弓不过用三石的力气就能够拉开,可是他却一辈子以为自己能拉九石的弓。三石是真实的,九石徒有其名。齐宣王喜欢徒有虚名,而失去了真实的水平。
12
3
(1)紫檀出料少,十分名贵,建造大钟,会耗费很多紫檀,乾隆很心疼。
(2)紫檀应力小,不易变形。(紫檀“性小”,脾气小,不太会遇冷收、遇潮胀,不易变形。)
(3)横向不能走刀,竖右运刀时还不能用力过大。
毎点1分,共3分
13
3
【答案】B【解折】原文说“只有当你见到最优良的紫檀时才能感受到。”
14
4
①紫檀颜色沉静,有光泽;②紫榴出料少,特名贵;
(3)紫檀应力小,不易变形;④紫檀纤维细,易雕刻;
(每点1分,共4分)
15
4
(2)“我”和妹妹们抓“日晒鱼”。
(3)“我们”吃母亲煎煮的“田沟鱼”。
每点2分,共4分
16
4
结构上,为下文写“田沟鱼”做铺垫(1分)。内容上,交代故 事发生的背景,家乡蕴藏深厚的烹饪文化和编写《特色美食》的概况(1分);“我们”在书中充分表现的山珍海味和下文消失的“田沟鱼”形成对比(1分),突出海参、石斑之类固然美味,家乡的“田沟鱼”却是最香的,一直刻在“我”的记忆里(1分)。
结构1分,内容三 点,每点1分,共4分
17
4
(1)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1分),强调母亲的话让“我”震惊于自责,什么都可以忘,但“田沟鱼”不能忘啊。(1分)
手法1分,作用1分,共2分。
(2)示例:愕然(震惊、惊讶、吃了一惊……)
理由:“我”为“田沟鱼”几乎绝迹而震惊,简直不敢相信。
表现出来的神态或表情恰当1分,理由合理1分。共2分
18
5
第一问:我认为“田沟鱼”还能回来。文中16段说“年轻人常劝大家不要滥用农药”。说明现在年轻人的环保意识都增强了。(1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不久的将来,环保意识会渐渐渗透到每个人心中。所以,“田沟鱼”还会回来的(1分)。
或者答:我认为“田沟鱼”回不来。文中16段说“年轻人常劝大家不要滥用农药,...可就是没人愿意听。”说明人们为了农作物的收成不惜破坏环境,(1分)就像今年刚刚灭绝的长江白鲟,也是因为人们的过度捕捞以及湖泊的污染导致了长江白鲟的灭绝。所以“田沟鱼”回不来(1分)
第二问:“我”思念着“田沟鱼”,希望它早日回来(1分);“我”思念着“田沟鱼”带给“我”的美好的童年时光和难忘的人生记忆(1分)
第一问:观点+联系文本分析2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
第二问:具体事物1分;田沟鱼对我的意义1分。
两问共5分。
三、作文
19
50
一类卷(50~45分)
1.切合题意,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书信格式规范,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44~40)
1.切合题意,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有情感。
2.书信格式规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39~30)
1.基本符合题意,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较有情感。
2.书信格式基本规范,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29~15)
1.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缺乏情感。
2.书信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14~0)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混乱,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情真意切,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富有创意。
3.语言优美,富有个性。
4.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没有标题扣2分。
2.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错别字不累计扣分),3分封顶。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补充说明
1.按照“先归类,再给分”的原则,明确各类卷的特征;坚持按标准评分,杜绝只凭个人的好恶、习惯给分的现象;根据文体特征,采取相应的评价标准。
2.字数300字以上500字以下的,每少50字扣1分;字数为200-300的,一般不超过20分,不再另扣字数分;字数在200字以内的,一般不超过15分,不再另扣字数分;只写几行字的,给1- -5分;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只有完全空白的才评0分。
3.离题但作文基本功较好的作品,可酌情给分。标题有语病、或没有补题的扣1分。
4.完全照抄试卷上文字材料且不是作为习作素材使用的,只给1- -2分;确认为
抄袭的应判为五类卷。
5.文体不合要求的由评卷组长裁决。
附加题
1
2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每空1分,共2分
2
4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2分)在学习和生活上也真诚地关心、鼓励“我”,如热情地帮助“我”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等,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极其可贵的。(2分)
3
4
例:个人的命运往往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国家的强盛要依靠人民的觉醒和奋斗。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言之成理即可,联系实际2分,启示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默写古诗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