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甲乙】两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星汉灿烂,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3)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揭示新旧交替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子么?”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二人谈笑多时,下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tá,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叫道:“大圣爷爷,请进早膳。”行者笑道:“我猪弟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八戒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cù道:“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行者道:“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八戒坚辞道:“多感老兄盛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行者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就此处奉别。”八戒道:“哥哥,你不去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去处( )葡tá( )催cù( )
(2)下列词语的类别与“行者”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杨梅B.小猴C.宝山D.尝新
(3)选文中“贤弟”属于敬辞,下面不属于敬辞的一项是( )(3分)
A.家兄B.令郎C.海涵D.贵校
(4)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作者是______(填朝代)朝的作家______(填姓名)。(3分)
3.锦育学校开展“文学部落”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下面是小亮同学替文学社写的征文启事,其中有些问题,请你修改。(6分)
征文启事
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甲】校文学社拟举办“阅读伴我成长,经典启迪心灵”主题征文。
活动要求:(l)参赛文章应切合征文主题,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2)稿件在12月28日前交到办公楼101室。【乙】欢迎积极投稿的同学们。
2021年12月12日
校文学社
①【甲】处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②【乙】处画波浪线句子表意不当,请你修改。(2分)
③征文启事有一处格式不对,请你修改。(2分)
(2)你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两句。(4分)
文学,是一座充满了智慧的知识宝库:孤独的时候,文学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让你有了精神的伙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调查表,从中得出一条结论。(3分)
锦育中学全体初一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方式调查表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冰城(22分)
一片云
大雪一下,我就失语了,好几天才缓过神来。
我出生于陕北,可以说有生之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最近哈尔滨的大雪,最初着实把我吓到不敢出门。
开始几天,还零零星星下着一些雪,但并没有蓄住。没想到这场大雪是后半夜里下的,早晨起来白茫茫一片,我就没敢出门。中午时分,得出去吃饭了,于是我就往楼下走。此时窗外风声大作,( )就是风里一些雪,我想不至于无法吃饭吧。
实际上,当我出了楼门远远看到那一排冰柱似的树时,就不得不( )了。我以前见过雪落在树上,但是没有见过整棵树、整排树都结了冰。事实是,楼门前那一排绿化树全部被冰封住了。从门口台阶一路下去,仅仅是个下坡,我就一步三摇晃地往下走。等下到快一半坡的时候,我心想,以我的本事,即使出去下午恐怕是回不来的,实在是太难走了。于是,我又缓慢地继续一步三摇晃地往回返。空气里有风,但落下来的雨如冰,如一个个巴掌一样打在脸上。屋檐下站着避风的人,看着我手脚并用地挪移,并没有显出怪异的神色,( )是本地人,比我懂得如何躲避危险。
那一天,我不得不进入楼下的小卖店买了螺蛳粉泡着吃。从窗户观察到黄昏,街上几乎没有人也没有车,后来还停了电。到我不想靠泡制的食物过日子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了。
虽然雪白天停,夜里仍然还在继续下,整个世界仿佛从童话里平移出来,好像我在一场雪后进入了一座童话之城。
整个室外的世界都成冰糖葫芦了,一堆又一堆的雪拥抱着这一处、那一处,没有遗漏。树枝,一根根就像蘸上了透明的冰糖葫芦;屋檐下,也是一串串的冰柱,闪着光;四方路灯的灯罩,也结了冰条,像小孩子戴了白色帽子,帽檐下一排排透明色的流苏……坐了车子往以前繁华、现在萧条的道外区,去看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三道街,一路过博物馆,又过哈工大,全是各式各样的冰冬树。矮灌木比如丁香树是好的,上面的雪团团的,仿佛一个又一个奶油蛋糕。松树上一串串的叶子被雪包住,像不同个头的孩子戴了白手套、白围巾站着迎接什么;最令人堪怜的是一棵棵高树,平日里树冠直指天空,人即使爬上去也摸不到它的顶,这时候一株株被拦腰折断了……
到处都是扫雪的人,铲雪的车,老人和小孩都参与其中……高楼前拉了绳子,要求人们离远了走。布告栏上写着要注意冰溜。空旷的广场上,仍然有一个人站着晨练。孩子们跑来跑去打着雪仗。滑坡的地方,妇人蹲下来,和孩子一起往下滑,笑声落了一地……这时候天已经晴了,虽然天气预报仍然提醒着下雪,注意加衣与出行,大街上的路也被一条条清理了出来。只是冰仍然冻着未折头的高树,雪依然盖着矮灌木,很多人出来拿着不同的工具清理一些树的断枝,一辆又一辆的挖掘机穿行着……原来生命在一场大雪面前,仿佛重新再赋予了它的意义。天空里有鸟儿飞过,但极其少。下雪天它们去哪里了?那些日子它们吃什么?还有街头的猫咪、野狗呢?
我哆嗦着身子去吃饭,买一些生活必备品。疫情加大雪,异乡人更要把自己照顾好,有时会禁不住为那些室外的动物们哀伤。极寒天气,有多少张口在挨饿,却也又常被那些如冰糖葫芦被塑封在冰条里的树吸引着眼睛,总也看不够。我多想穿着厚厚的棉衣走进这白雪皑皑的丛林里,来到一个冰雪世界,树林里会有怎样的神奇呢……其实不需要有其他,一棵棵姿态各异冰冻的树,一根根枝杆,就会让我迷失。然而仍有突入肌体生命里的寒,提醒我不要太迷恋这北国大地,提醒我生命要绿叶、花朵与春天。
冰冻就像是一种指示,我开始理解,这白茫茫的雪城。
(选自2021年11月15 日《西安日报》,有删改)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过震惊当然B.不外惊奇显然
C.不过震惊显然D.不外惊奇当然
5.文章第2段有什么作用?(4分)
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6分)
(1)整个世界仿佛从童话里平移出来,好像我在一场雪后进入了一座童话之城。(2)一堆又-一堆的雪拥抱着这-一处、那一处,没有遗漏。
7.大雪引发了作者的哪些联想?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5分)
8.文中冰城人们雪中的表现,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4分)
[二]寒夜的便利店有故事(18分)
孙毅
凌晨⒉点之后,店里就只剩下小宋和老俞两个人。偶尔,会响一声——“您有新的外卖订单”。又是咖啡,四杯,送到附近的小区。10分钟过后,外卖员来了,小宋早就把咖啡包好,“不会还有人在加班吧?”外卖员微微摇头,他更关心这一单能否准点送到。
【A】3点半,夜里补货的货车,第二次到店,这次是送低温商品。上一次,在1点半,送来的是常温商品。
【B】货车一次要送6家店,到庄胜广场这家店,与预定时间分毫不差。两个人一趟一趟把货物卸到店里。小宋开始把新到的饭团,果汁、牛奶,等等,往货架上码放。老俞开始另一项重要工作——准备早餐。玉米,要放进微波炉提前加热。大肉包要放进蒸箱里,缓慢加热。关东煮,要分类放进方格里,慢慢“咕嘟”着。早餐时段最受欢迎的商品,都要在凌晨4点,开始制作。“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老俞说,第一批需要早饭的顾客,会在5点半到6点之间到店。
【C】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哪种商品放在哪个货架,背后甚至还有大数据支撑。“便利店和超市大卖场不一样,便利第一。放在最显眼地方、最好拿的商品,就是这家店卖得最好的。”小宋一边把酸奶往冰柜里放,一边说起货架的“奥秘”。
【D】顾客进店,迎面第一排货架,是应急商品,比如雨伞,数据线、充电宝。这家多点便利店南边不远,有家酒店。所以,洗漱用品、一次性用品,也放在第一排货架。
再往里走,方便食品货架。传统的泡面已经渐渐让出江山,自热米饭、火锅、螺蛹粉,地位显著提升。更传统的火腿肠、八宝粥退到最底层的位置。
饮料区域,咖啡种类繁多,罐装、杯装、冷的、热的、现磨的……足有几十种。酒水区域,就像小宋所言,葡萄酒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干红、干白,一应俱全。热饮区域的饮料,用的是冷热可调节柜,冬季加热,夏季制冷。
从2点到4点,是这个城市熟睡的时间,也是小宋和老俞最忙碌的时间,店里几乎没人光顾。
也有例外。比如11月7日那个凌晨,初雪降临。“我们店门前这一片,是一个‘窝’,风打着旋。”按常理,在凌晨,店门是紧闭着的,但在那天,小宋记得,门时不时就要打开,有人看见亮灯的便利店,就进来避风躲雪。店里免费提供热水,即便不购物,进店的人也能抱着热水,暖暖手,喝一口,热热身。
有的人说,刚来北京就见到雪,很幸运;有的人说,幸好是周末,不然耽误第二天上班;有的人,不断回着微信语音,说自己没事;还有的人,就坐在那发呆。
小宋那天就在一旁站着,每过一会儿,就给大家添点热水。
在5点到6点,来便利店的,更多是那些需要早起为他人服务的人。写字楼的早班保安,保洁,会到便利店里来买两个热包子。附近有一个面包房,每天早晨现烤面包,店员没地方吃早饭,就到便利店来买。附近有个学校,学生们在清晨7点多钟来买早饭,但老师们会在6点多钟就先来一步。
老俞在早晨7点下夜班,小宋比他晚半小时,他需要跟早班同事,交接一下工作。7点之后,天开始大亮。便利店内,顾客越来越多。店外的街道,开始喧闹起来,整个城市逐渐苏醒。
此时的小宋,已经忙了10个小时。他迎着朝阳,步行到宣武门,坐地铁回磁器口的家中。再过十几个小时,又是一个夜班。在北京每一个凌晨的便利店,都有一个小宋、一个老俞,里面有热水、有咖啡、有面包、有酒、也有故事。
(摘编自2021年12月02日《北京晚报》)
9.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3分)
长时间的工作,两个人早就掌握了经营规律。
A.【A】B.【B】C.【C】D.【D】
10.文章采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什么好处?(4分)
11.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两个人一趟一趟把货物卸到店里。小宋开始把新到的饭团、果汁、牛奶等等,往货架上码放。老俞开始另一项重要工作——准备早餐。
12.从便利店里的小宋和老俞身上,可以发现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至少写出三点。(6分)
[三](15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①行室②,奔入伏③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④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⑤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ǐ)⑥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⑦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⑧之以归。非屠乌⑨能作此谋也!
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③伏:躲藏。④顾:然而,可是。⑤盈:满,足。不盈:不满,不足。⑥豕(shǐ):猪。⑦方:才。⑧负:背。⑨乌:哪里,怎么。
(选自《狼》蒲松龄)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其一犬坐于前犬:______(2)弛担持刀弛:______
(3)顾野有麦场顾:______(4)顾无计可以死之计:______
(5)股直不能屈股:______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15.【甲】文“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现狼的______;【乙】文“狼自苫中探爪入”表现了狼的______。(2分)
16.【甲乙】两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4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这一年里,你是不是又长高了?是不是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是不是遇到困难不再畏缩退让,而是想办法解决了?是不是能够体谅父母长辈的忙碌辛苦了?是不是能够帮助同学了?是不是能从失败中得到启发了?……这就是成长,看得见的成长!
请以“看得见的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2021—2022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1)若出其里(2)巴山夜雨涨秋池(3)我寄愁心与明月(4)非淡泊无以明志(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1)chù萄促(每空1分,3分)(2)D(3分)D项是动词,其他三项和“行者”都是名词。
(3)A(3分)“家兄”是谦辞。(4)西游记明吴承恩(每空1分,3分)
3.(1)①在“主题征文”后加“活动”。②改为“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③落款和时间互换位置。
(2)示例:悲伤的时候,文学是一种无言的慰藉,让你忘却了所有的忧愁;苦闷的时候,文学是最好的释怀,让你的心情天空布满了霞光。(每句2分,4分)
(3)示例:从整体看,锦育中学初一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状况不佳,绝大多数同学阅读不够深入,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极少数同学能采用精读、做批注等较好的阅读方式。(3分,言之有理即可)
4.C(3分)不过:仅仅。不外:不超出某种范围以外。根据搭配习惯,选“不过”。震惊:震动而惊惧。惊奇:觉得很奇怪。文中有发现“一排绿化树全部被冰封住了”的情况,超出了“惊奇”的程度,选“震惊”。当然:应当这样。显然:容易看出或感觉到。根据前面“并没有显出怪异的神色”,选“显然”。
5.内容上,写被大雪吓到不敢出门,表现大雪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冲击;结构上,引出下文大雪后的异乎寻常的情况。(每点2分,4分)
6.(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后的世界比作是“童话之城”,突出了冰城雪后如同童话一般的纯洁和美丽。(2)运用比拟(拟人)的修辞手法,“拥抱”的人格化动作,表现了大雪的无处不到。(每小题3分,6分)
7.(1)为那些室外的动物们哀伤,担心它们挨饿。(2)为冰冻的树迷失,担心它们折断和冻坏。(3)期望春天,期望绿叶和花朵。(每l点2分,答出2点3分,答出3点5分)
8.(1)做城市的主人,主动参加公益劳动。(2)不畏严寒,快乐生活。(3)在极端寒冷天气下,注意生命安全。(每点2分,4分)
9.C(3分)“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哪种商品放在哪个货架,背后甚至还有大数据支撑”是对“经营规律”的解说。
10.顺叙,文章按照“凌晨⒉点之后”“3点半”“从2点到4点”“在5点到6点”等时间顺序叙述,叙事有头有尾,读起来条理清晰,脉络分明。(4分)
11.动作描写,“卸”“码放”“开始”“准备”等动词,描写小宋和老俞两个人的劳动,突出了两人的忙碌。(手法2分,作用3分)
12.示例:(1)不辞辛苦,不怕忙碌。(2)细心体贴,热情周到。(3)善于经营,眼光独到。(每点2分,6分,言之成理即可)
13.(1)像狗一样;(2)解除,卸下;(3)看,视;(4)方法,办法;(5)大腿。(每小题1分,5分)
14.(1)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诱惑敌方。(2)如果不是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每小题2分,4分)
15.贪婪(狡诈)爪牙锐利(凶狠)(每空1分,2分)
16.(1)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勇敢地面对,勇敢机智地进行斗争;(2)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害已终,自取灭亡。(3)在面对困难时,不应坐以待毙,而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客观条件,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为主动,摆脱困境。(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4分)
【乙】翻译: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无路可逃。路边有晚上种田的人在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窝棚,跑进去躲藏在那里。狼的爪子从窝棚的篱笆墙外伸入。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无法离去。可是屠夫没有办法打死它。(屠夫身边)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用劲吹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动了,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出来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弯曲,口张开不能合上。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如果不是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17.【思路提示】“成长”是一种变化,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这种变化过程就是“看得见”,比如材料中所列举的,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成长。可以巧妙地通过对比来表现“看得见”的成长,先写“我”原来的一些表现,再写“我”现在的表现,重点为“我”现在的改变,来体现“成长”这一主题,可以重点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评分标准见安徽省2021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个人常用阅读方式
人数
百分比(280人)
粗略浏览一遍,看完后搁置一边
84
30%
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
11
4%
精读,但不做批注
28
10%
按照选择精读章节
17
6%
为考试,死记硬背名著知识
101
36%
欣赏影视剧,很少阅读原著
39
1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成百上干本,就极为神速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