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选对得1分,共15分。
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3题。
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
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
1.有关图中丁地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ºS,30ºW) B. (20ºN,30ºW) C.(20ºS,30ºE) D. (20ºN,30ºE)
2.下列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北温带和高纬度 B.乙地位于热带和低纬度
C.丙地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 D.丁地位于热带和中纬度
3.丙地位于甲地的
A.东北 B.西北 C.正东 D.正西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我国将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4~7小题。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
4.冬奥会期间地球大致运行在图中的位置是
A.BC之间 B.CD之间 C.DA之间 D.AB之间
5.冬奥会期间我们生活的城市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
6.生活在加拿大的Jasn正在为来中国观看冬奥会做准备,他想知道中国的位置,那么他
应查阅
A.世界地形图 B.亚洲交通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政区图
7.下面与图中所示地球的运动有关的现象是
A. 时间的差异 B. 太阳的东升西落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 昼夜的更替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平均海拔高度6000米以上,最神奇之处就是它每年还在“长高”。读“世界局部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8~9题。
世界局部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
世界局部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
8.科学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脉的身高会继续“长高”,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9.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渐消失的是
A.大西洋 B.喜马拉雅山 C.地中海 D.红海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温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阅读材料,完成10~11小题。
10. “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A. B. C. D.
11.“回南天” 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A.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B.多暴雨,造成城市积水严重
C.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 D.气温回升,适宜山区踏青
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12~13题。
四大洲人口出成率和死亡率统计图
四大洲人口出成率和死亡率统计图
12. 图中四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非洲B.北美洲
C.亚洲D.欧洲
13.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①饥饿贫困 ②居住条件差
③劳动力短缺 ④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14~15题。
“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
“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
14.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各种形式的场所
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D.聚落的形成与交通密切相关
15.“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城市 “阡陌交通” B.乡村 “屋舍俨然”
C.城市 “土地平旷” D.乡村 “良田美池”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
16. 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某校地理教师组织地理社团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_米;将同一时间测得的A、D两地气温相比,
_______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____方向;若图中两地距离为2厘米,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__千米。
(4)图中有一条小溪,其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社团在回程中迷路,便沿着该小溪向下游方向前进。这种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东西半球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3分)
东西半球分布图
东西半球分布图
(1)A经线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请写出A经线的经度____________。
(2)西半球跨越寒、温、热的大洲是____________洲(写名称)。
(3)①和②大洲的分界线D是____________运河;大陆漂移说的证据之一是②和③大洲的轮廓吻合,②和③大洲之间隔着大洋④____________洋。
(4)B、C两地人口比较稀疏的是____________地,该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探究活动——揭秘气候的差异。世界气候复杂多样,为了更好的学习气候相关知识,某校学生开展“揭秘气候的差异”的探究活动。图甲、乙、丙为该活动所需参考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探究活动。(4分)
(1)活动一:图甲中①②③三城市,冬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气温越_______,气温年较差越_______。
(2)活动二:图乙中,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自伦敦向东至基辅逐渐变______(薄/厚),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气候受_________位置的影响。
(3)活动三:图丙中,岛屿两侧的甲乙两地在_________(气候要素)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世界人口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3分)
世界人口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
世界人口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
(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Ⅰ类国家表示________国家,Ⅱ类国家表示_______国家。
(2)Ⅰ类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________%,Ⅱ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________%。
(3)在国际上,一般把Ⅰ类国家和Ⅱ类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____________”。
(4)Ⅰ类国家中,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 年 级 地 理 试 卷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选对得1分,共15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
16. (1) 山峰 陡崖 山脊
(2) 570 D
(3) 西北 2
(4) 自西北向东南
正确 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居住
(1) 20ºW
(2) 北美
(3) 巴拿马 大西
(4) B 位于沙漠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干旱
(1) ③ ① 高 小
(2) 厚 海陆
(3) 降水 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1)发展中 发达
(2)84 80
南北对话
中国
1
2
3
4
5
6
7
8
D
C
C
A
B
D
C
A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D
A
B
D
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地理试卷,共10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地理试卷,共11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地理试卷,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