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品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对待理学的态度,传统理学阻碍社会进步,明清之际的社会状况,总结与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1723—1777)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抑、扼杀自然欲望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教学重点: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教学难点: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及进步性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明:废丞相 清:设军机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江南)思想:文化专制,思想控制加强 明:八股取士 清:文字狱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表现: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26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经历坎坷。1580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 最终以“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亡,时年76岁。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续焚书》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
“异端”思想:挑战孔孟学说的正统地位、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李贽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
明代后期 李贽及其“异端”思想:
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从材料中我们又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
“异端”思想: “理”应该用于关注民生。强调人的正当私欲。男女应该平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参见李贽《焚书·答邓石阳》
破除迷信崇拜 批判程朱理学 主张男女平等 倡导正当私欲
明代后期 李贽的“异端”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反封建的色彩
主张 评价
明清交替之时的三位思想家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原因:1、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封建制度的缺陷;2、明清交替时,权力出现真空,为思想发展提供条件;3、西学东渐,开拓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视野;4、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部分知识分子顺应潮流,抨击时政。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请同学们根据两段材料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
1.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反对君主专制。2.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请阅读材料思考: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1.强烈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2.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明清交替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本,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雁南、雁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 材料三:大贾富民也,国之司命也。 ——王夫之《黄书》
请回答:以上材料的共同主张是什么?这种思想的提出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哪些发展因素有关?
重视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你认为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有哪些进步性?
知识归纳: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春秋产生战国大宗秦代打击汉初恢复汉武正统魏晋挑战隋唐冲击宋明强化明清批判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明未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是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C.西方民主思想传入 D.商品经济发展和封 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文章,认为孔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是“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目的在于说明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C、孔子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D、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都是吃人的历史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因素是A.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B.受外来思想影响程度不同C.所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D.个人文化知识素养高低不同
两千多年以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C.儒家思想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文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指导,导入新课,出现的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2思想主张,3评价,黄宗羲及其思想,1思想主张,2评价,顾炎武及其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3课 宋明理学精品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发明本心,龙场悟道,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理,借鉴发扬批判抛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评课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应运而生,蔚然大宗,演变线索,魏晋隋唐,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面临挑战,明清之际,官方哲学理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