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理小故事,实地考察,喜马拉雅地区的发现,荷兰的填海造陆工程,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大西洋,魏格纳,地层动植物等,大陆拼合图,板块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地低于海平面。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 严密的论证呢?
证据1——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证据2——动物的相似性
我不会飞,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我只能生活在热带浅海,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1:地球表层由 6大板块组成
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
板块运动(运动方向不同)
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地表所产生的现象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产生的现象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震。死亡的人员有24.24万,受伤人员有83万。
19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发生8.3级地震,至少14万人死亡。
你能用板块理论解释四川地震吗
马来西亚的槟榔屿遭受海啸
泰国旅游胜地海啸后满目疮夷
印度洋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震中央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强度分别为8.9和9.0。这是1900年以来强度第四的地震。有数十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高达十多米。
3:板块内部 地壳稳定; 板块交界 地壳活跃。
1.红海面积将会?2.地中海面积将会?3.阿尔卑斯山是如何形成的?4.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5. 为什么英国地震很少?6.为什么日本地震很频繁?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
活动:人人都来当个预言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pptx、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壳的变动,海平面上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亿年前只有一块大陆,七大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喜马拉雅山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