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喜马拉雅山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
第3课 海陆变迁
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重点) 2、知道大陆漂移学说及其基本的观点,了解地理发展科学史,并注意科学兴趣的培养。 (重难点)
1、阅读课本P49的文字,找出促使海陆发 生变化的力量有哪些?2、下面是海陆变化的两个实例,你能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1)黄河三角洲在不断的“生长”,平均每年以1.5~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2)荷兰作为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约有1∕5的国土来自围海造田。3、试着举海陆变迁的例子,并说明原因。
请学生到讲台上演示:1、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1)地壳由于水平方向上受力发生变形: 挤压,中间隆起,形成高山; 拉伸,中间断裂下陷,形成海洋;(2)地壳由于垂直方向上受力发生变形: 隆起,海平面下降,形成陆地; 下陷,海平面上降,形成海洋;
■1、介绍假说的提出者? 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2、假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你知道哪些能证明假说的证 据?■4、动手验证: 分小组拼图。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制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图,进行拼合,你有何发现?
魏格纳(1880—1930)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魏格纳(左)的最后一张相片 (格陵兰,1930)
纪念魏格纳诞辰100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
魏格纳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一书,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7)
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在病床上,突然从墙上的世界地图上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如此对应。后来,经过对大西洋两岸山系和地层的实地考察,1915年,他发表了《海陆的起源》(也译“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一书,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从他的发现中,你得到什么启发呢?
德国科学家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2—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以后大陆解体、分裂,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造卫星测量证实,大陆每年漂移1~2厘米。
据勘测,南极洲地层之中有很多的煤炭,你能解释其现象吗?
答案:煤炭是由于植物被掩埋地下, 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说明,南极洲以前位于温带或者是热带,后来大陆漂移到了现在的南极地区。
1、下列海陆的变迁,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海底的古河流三角洲 B、日本的填海造陆C、地中海的不断缩小 D、青藏高原的隆起2、下列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世界的陆地轮廓比较破损 B、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C、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流河床 D、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课ppt课件,共22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学习目标,看一看,数千种,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比一比,中国亚洲东南部,非洲北部,俄罗斯亚洲的中西部,非洲中西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示范课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温的观测,气温的概念,气温的变化,气温日变化P51,气温日较差是,年较差,陆地最高气温,陆地最低气温,某地各月平均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