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 负数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 负数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集体备课课时教学设计课 程负数 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3.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 学重难点重点: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难点:会用正、负数在直线上表示距离和方向。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备课组石狮管委会惠安小学主备人贺玲慧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复习:指出下面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32,57,-0.08,0,2.4,-30%,+23,-。2.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二、探究新知:1.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引导学生读例3题目,理解每个同学的运动情况。师: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四个同学运动后的情况吗?生1:首先要确定好起点。大家都是以大树为起点,然后再确定方向。有两位同学向东走,有两位同学向西走。生2:还要确定他们走的距离。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经验,用直线上的点将正、负数表示出来。师:大家能说一说直线上的点所代表的数吗?生1:以大树为起点,对应点是0。生2:1 m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东走1 m。-1 m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西走1 m。生3:2 m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东走2 m。-2 m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西走2 m。……师: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课件出示直线图。师: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时应注意哪几点?生:正方向、原点、单位长度。师:大家再考虑一下,如何在直线上表示小数和分数呢?在直线上找出1.5和-1.5对应的点。生:先找到1.5的点,再用相同的方法在反方向上找到-1.5。2.归纳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用0表示起点,0右边的数是正数,0左边的数是负数。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二次备课备注:板书设计: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备注:随堂练习: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指名展示结果,集体评价。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 备注:教学思考:本节课的思路是清晰的,各个环节联系也十分紧密。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教师在关键处给予及时、必要的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一)数与代数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情境创设的问题,复习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课时 正负数的复习与练习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回顾,再现新知,分层练习,巩固提高,梳理总结,提升认知,正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下册一 中国的热极--认识负数第1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巩固应用,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