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主题二碳和碳的化合物课件鲁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主题二碳和碳的化合物课件鲁教版,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梳理过关,其他碳单质,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温室效应,附化学方程式梳理,典型例题运用,重点实验突破,典例分析,六年真题全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题二 碳和碳的化合物
考点1 碳单质 6年3考一、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的比较
辨一辨►1.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 × )2.碳燃烧的产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 × )3.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不一定含碳元素。 ( × )4.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说明碳具有氧化性。( × )5.炽热的碳与CO2反应生成CO,这个反应需要吸热。 ( √ )想一想►初中阶段常考的具有还原性的物质:__C、CO、H2 。
考点2 CO2和CO 6年3考一、CO2和CO的性质及用途
辨一辨►1.C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由浑浊变澄清。 ( √ )3.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 ( × )4.在任何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只能生成碳酸。 ( × )5.在通常状况下,CO难溶于水,CO2易溶于水。 ( × )
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鉴别与除杂
考点3 自然界的碳循环 一、C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CO2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①__供给呼吸__。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②__通风换气__,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之前,必须先做③__灯火__实验。
二、自然界中CO2的循环
考点4 CO2的制法 6年3考
辨一辨►1.碳循环就是CO2的循环。 ( × )2.碳循环会导致温室效应。 ( × )3.碳元素只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 × )4.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 √ )
类型1 CO2的性质和用途
【例1】[2016·临沂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思路点拨►理解对比学习法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熟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
变式运用►1.对下列相关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B.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油污是因为二者都具有乳化作用C.烧杯中有两支高低不同正在燃烧的蜡烛,在蜡烛对侧沿烧杯壁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B 汽油除去油污属于溶解,洗涤剂除去油污属于乳化。
类型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例2】[2016·常德中考]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D.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思路点拨►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稳定;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不能消除;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
变式运用►2.[2017·淮安中考]右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 )
C 煤、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
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实验3:CO2的实验室制法
【例】 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3+2HCl===CaCl2+H2O+CO2↑__;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__反应速率快,不便于收集__。(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__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或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相同)__。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_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__。(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不正确。其他气体也可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或应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
分析►该题目综合考查实验室气体的制取。(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钙粉末与盐酸充分接触,所以反应的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气体;(2)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热而产生气体的,所以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一样;(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4)二氧化碳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缘故,而溶于水溶液显酸性的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例如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
命题挖掘►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长颈漏斗__,其用途为__添加液体__。(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BC__(填序号)进行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_用水润湿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内。
(3)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__浓硫酸__的洗气瓶。(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选用浓盐酸的原因是:__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气体不纯__。(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a(OH)2===CaCO3↓+H2O__。
命题点1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2016·青岛]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D.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 碳的氧化物有CO和CO2,甲装置可检验是否含二氧化碳,乙装置的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吸收干净,不影响丙装置对一氧化碳的检验,A说法正确;丙装置中若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置换反应,B说法不正确;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说明该碳的氧化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该碳的氧化物中不含一氧化碳,C说法正确;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说明该碳的氧化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为黑色,丁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碳的氧化物中有一氧化碳,D说法正确。
2.[2013·青岛]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D.氧化钙可作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C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作保护气;固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3.[2016·青岛]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填写下列空格:(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①碳酸钠②甲烷③一氧化碳④碳酸,属于有机物的是__②__(填序号,下同),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__④__。(2)木炭可以作燃料,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C+O2 CO2__。(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CO2(或二氧化碳)__的排放量。请写出一例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绿色出行(合理即可)__。
解析:(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如CaCO3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们的性质和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归为无机物,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汽水中溶解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因此汽水中含有碳酸。(2)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使用绿色能源等都符合低碳理念。
猜押预测►1.实验室常用甲酸(H2CO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O2 H2O+CO↑,再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O+CuO Cu+CO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装置G中①的名称是__烧杯__,装置B的作用是__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蒸气__。(2)装置E是用来检验装置D吸收二氧化碳是否完全,该装置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写出D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2NaOH+CO2===Na2CO3+H2O__。
(3)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应连接装置F和G,导管接口的顺序为a→__d__→__b__→e。(4)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烧瓶内氧化铜粉末处于“沸腾”状态(一氧化碳气流冲击所致),这样有利于__增大与氧化铜接触面积(表述合理即可)__,烧瓶内固体物质的颜色变化:__黑色变为红色__。(5)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氧化铜是否反应完全的实验:__取少量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振荡观察溶液颜色__。
解析:(1)装置B中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一氧化碳;(2)装置E中的两个导气管都是短导气管,导气管长进短出才能达到目的;(3)d端进气,b端出水;(4)增大与氧化铜接触面积;(5)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会由无色变为蓝色。
命题点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4.[2017·青岛]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酒精灯__;②__集气瓶__。(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再添加药品。(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B__(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3+2HCl===CaCl2+CO2↑+H2O__。(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反应物的状态__和__反应条件__。
解析:(1)①为酒精灯;②为集气瓶。(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以免导致药品浪费、收集不到气体;(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4)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选择收集装置需考虑气体的密度,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反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等。
5.[2015·青岛]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上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酒精灯__,②__集气瓶__。(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3+2HCl===CaCl2+H2O+CO2↑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B__(填装置序号,下同)。(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A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D或E__。
解析:(1)图中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的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故发生装置应选用B。(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属于“固固加热型”,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由于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难溶于水,故可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则收集装置应选用D或E。
6.[2013·青岛]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上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酒精灯__,②__集气瓶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2O2 2H2O+O2↑__,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B__(填装置序号)。(3)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_C__(填装置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处__。
解析:(1)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2H2O2 2H2O+O2↑;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选择B装置。(3)气体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择C装置;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验满时,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猜押预测►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集气瓶_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__大理石(或石灰石)__(填名称)。收集CO2不选用装置B的原因是__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答出一点即可)__。(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__能__(填“能”或“不能”)选择A为发生装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河北中考化学复习 板块一 主题2 碳和碳的化合物(1.5~7分)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清单·理脉络,考点突破·释疑难,A或B,实验探究·培素养,反应速率,向上排空气,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Cl气体,水蒸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知识点一轮讲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考点突破,考点一碳的单质,切割大理石,碳元素,导电性,化学性质,可燃性,不活泼,古人用墨书,还原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 碳和碳的化合物 复习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命题导向,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探究热身,排水法短进长出,探究案,当堂检测,高效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