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集: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及其图像(成都专栏)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21小题;共84分)
1. 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 7 s 后指针指示在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有关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B. 由图乙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 7 s 时的速率
C. 汽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约为 5.7 m/s2
D. 汽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约为 2.6 m/s2
2. 如图所示,物体甲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B,再从 B 点沿直线运动到 C;同时物体乙沿直线直接从 A 点运动到 C。甲、乙所用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的位移相同B. 甲、乙的路程相同
C. 甲、乙的平均速度不同D. 甲、乙的瞬时速度大小时刻相同
3. 下列图象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 2 m/s 的是 。
A. B.
C. D.
4. 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 60 公里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 6 分钟,还不到 1 小时,怎么可能走了 60 公里呢?”根据以上对话及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女士所说的 6 分钟是指时间,60 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B. 警察所说的 60 公里每小时是指平均速度大小
C. 图中的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D. 图中的指汽车在 1 小时内行驶的路程不能超过 50 公里
5.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等,在下列研究中,可以用极限法是
A. 利用质点来替代实际物体B. 研究瞬时速度
C. 研究胡克定律D.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6. 201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约为 90 分钟,“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一项任务是绕“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绕行一圈,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7 时 38 分”和“90 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 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 0
C. 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 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 0
D. 飞船围绕地球运动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7. 甲、乙两质点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t=0 时刻,甲的速度大B. 甲、乙两质点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相等时间内乙的速度改变大D. 在 5 s 末之前甲的速度大
8. 将物体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过时间 t0 到达最高点,之后返回。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则此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的过程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9. 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运动过程中加速度 a 、速度 v 、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 t=0 时刻,初速度为零,则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A. B.
C. D.
10.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 −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O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ab 段火箭的加速度
B. Ob 段火箭是上升的,bc 段火箭是下落的
C. tb 时刻火箭离地最远
D. tc 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11. a 、 b 、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置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物体 c 的图线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
B. a 、 b 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物体 c 一定做变速曲线运动
D. 在 0∼5 s 内,当 t=5 s 时,a 、 b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
12. 一质点的位置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是选项图中的
A. B.
C. D.
13. 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的位置 −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6 s 内甲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0∼6 s 内乙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C. 0∼5 s 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0∼6 s 内存在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14. 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 t 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路程 2h 、位移 0 、平均速度 2htB. 路程 2h 、位移 0 、平均速度 0
C. 路程 0 、位移 2h 、平均速度 0D. 路程 2h 、位移 h 、平均速度 2ht
15.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 v−t 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第 2 s 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 在 0∼2 s 内,质点做直线运动,在 2∼4 s 内,质点做曲线运动
C. 在 0∼2 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2 m
D. 在 2∼4 s 内,质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方向发生了改变
16. 甲,乙两车停在斑马线处礼行人,在行人经过斑马线后,甲、乙两车同时启动并沿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其速度 − 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 a 和曲线 b。由图可知
A. t0 时刻两车并排行驶
B. t0 时刻乙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 在 0∼t0 时间内,乙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D. 在 0∼t0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为 v02
17.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 −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 1 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 2 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 4 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 3 s 末和第 5 s 末质点的位移不同
18. 在中国,每年由于交通造成死亡的事故中 50% 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对比某驾驶员正常驾驶和酒后驾驶过程,记录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则
A. 图乙对应于正常驾车
B. 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短
C. 全过程酒后驾车的位移比较小
D. 全过程酒后驾车的平均速度比较大
19. 如图甲所示,光滑平台上物体 A 以初速度 v0 滑到静止于水平地面且上表面粗糙的小车 B 上,小车 B 的上表面与平台等高且其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不计,图乙为物体 A 与小车 B 的 v−t 图象,由图乙中给出的信息可求得
A. 小车 B 上表面的长度B. 物体 A 的质量
C. 小车 B 的质量D. 物体 A 与小车 B 的质量之比
20. 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40 m/s 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 40 m/s,有三种行进方式:a 为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 为先减速再加速;c 为先加速再减速,则
A. a 种方式先到达B. b 种方式先到达
C. c 种方式先到达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1. 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t=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32分)
22. 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专家称,人类能在 20 年后飞往火星。若一物体从火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气体阻力)时的 x−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1.6 m/s2
B. 该物体上升的时间为 10 s
C. 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8 m/s
D. 该物体落到火星表面时的速度为 16 m/s
23.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 − 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 t2 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 t1 时刻也并排行驶B. 在 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24. 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 −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 1 s 末,速度为 9 m/s
B. 0∼2 s 内,加速度为 6 m/s2
C. 6∼7 s 内,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 10∼12 s 内,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25. 下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t=1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
B. t=5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0.75 m/s2
C. 第 3 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1.5 m
D. 物体在加速过程中的速度变化率比减速过程中的速度变化率大
26. 我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时,有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盗快艇在 0∼66 s 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
B. 海盗快艇在 96 s 末开始掉头逃离
C. 海盗快艇在 66 s 末离商船最近
D. 海盗快艇在 96∼116 s 内的加速度为 a=−0.75 m/s2
27. 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有关部门规定:对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如图甲所示为乘客在进入地铁站乘车前,将携带的物品放到水平传送带上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 ab 始终以 1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乘客将一质量为 4 kg 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左端的 a 点,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a 、 b 间的距离为 2 m,g 取 10 m/s2。下列速度 − 时间(v−t)图象和位移 − 时间(x−t)图象中,可能正确反映行李在 a 、 b 之间的运动情况的有
A. B.
C. D.
28. 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 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 F 的作用,在 t=4 s 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A. 木板的质量为 1 kg
B. 2 s∼4 s 内,力 F 的大小为 0.4 N
C. 0∼2 s 内,力 F 的大小保持不变
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29.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 F,使环由静止开始沿杆向上运动。已知拉力 F 及小环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环的质量是 1 kg
B. 细杆与地面间的夹角为 30∘
C. 前 1 s 内小环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
D. 前 3 s 内小环沿杆上升的位移为 1.25 m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30. 如图所示,物体沿 ABCDE 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 AB 、 ABC 、 ABCD 、 ABCDE 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1 s 、 2 s 、 3 s 、 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 m/s
B. 物体在 A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52 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
D. 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BC 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速度计显示的是汽车的速率,第一次观察速度计,速率为 20 km/h,7 s 后第二次观察时速率为 60 km/h,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有 a=ΔvΔt≈1.6 m/s2,选项B正确。
2. A
【解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物体甲的路程是线段 AB 与线段 BC 的长度之和,而物体乙的路程是线段 AC 的长度,显然甲、乙两物体的路程不同;位移是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甲、乙两物体的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相同,故A正确,B错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相等,所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由于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性质未知,故无法确定甲、乙的瞬时速度大小关系,C、D错误。
3. B
【解析】x−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得出 vA=2 m4 s=12 m/s,vB=6 m3 s=2 m/s,vC=−6 m3 s=−2 m/s,D图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由此可得出,B正确,A、C、D均错误。
4. C
【解析】女士说的 6 分钟是指时间,60 公里是指路程,A错误;警察所说的 60 公里每小时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B错误;图中的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C正确,D错误。
5. B
【解析】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实际不存在,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采用的是理想化物理模型法,故A错误;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v=ΔxΔt,当 Δt→0 时平均速度代替 t 时刻的瞬时速度,采用极限法,故B正确;
研究胡克定律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错误;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故D错误。
6. B
【解析】“17 时 38 分”是一个时刻,“90 分钟”是一段时间间隔,故A正确;
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为 0,路程不为 0,故B错误;
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位移为 0,所以平均速度为 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 0,故C正确;
飞船围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远大于飞船尺寸,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故D正确。
7. B
【解析】由题图可看出:乙图线的纵截距大,甲图线的纵截距为 0,故 t=0 时刻,乙的速度大,选项A错误;由于甲、乙图线都是倾斜的直线,且甲图线的斜率比乙图线的大,表明甲、乙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甲的加速度大,即相等时间内甲的速度改变大,选项B正确,C错误;由题图知,在 5 s 末之前,任一时刻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选项D错误。
8. D
【解析】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受重力和向下的空气阻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kv1=ma1,物体上升时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物体从最高点返回,受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kv2=ma2,物体下降时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物体运动的距离相等,即图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等,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于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因此上升时间较短,下降时间较长,D正确。
9. C
【解析】选项A所描述的运动在 0∼2 s 内,位移先增大再减小,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故A错误;选项B所描述的运动在 0∼2 s 内速度为正值,向正方向运动,在 2∼4 s 内速度为负值,向负方向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B错误;选项C所描述的运动在 0∼1 s 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 s 内加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 末速度为零,物体在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方向不变,故C正确;选项D所描述的运动在 0∼1 s 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 s 内加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 末速度为零,2∼3 s 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故D错误。
10. A
【解析】由题图可知 Oa 段图线的斜率小于 ab 段图线的斜率,因此 O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ab 段火箭的加速度,故A正确;从题图可知整个过程火箭都在上升,而且在 tc 时刻到达最高点,故B、C、D错误。
11. D
【解析】在位置-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 a 、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A、B均错误;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公式 x=v0t+12at2 知,其 x−t 图象是抛物线,所以物体 c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由图象知,a 、 b 从同一位置(即 x=10 m 处)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a 沿正方向运动,b 沿负方向运动,当 t=5 s 时,a 、 b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
12. A
【解析】位置 − 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得四个阶段的速度分别是:负,0,正,0,对比选项图可知A对。
13. D
【解析】0∼6 s 内甲物体的图线为直线,表示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由图象可知,乙物体的图线的斜率逐渐增大,即乙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B错误;0∼5 s 内甲物体的位移为 5 m,平均速度为 v甲=1 m/s,乙物体的位移为 −3 m,平均速度为 v乙=−0.6 m/s,C错误;由图象可知在 0∼6 s 内,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则 0∼6 s 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0∼6 s 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速度连续变化的加速运动,故在 0∼6 s 内一定存在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大小等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故D正确。
14. B
【解析】路程与轨迹有关,位移与初、末位置有关,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小球运动的路程为 2h,位移为 0,平均速度为 0,选项B正确。
15. C
【解析】A选项:1∼3 s 质点一直沿负方向运动,故第 2 s 末质点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
B选项:在 2 s∼4 s 时间内,速度先负后正,先沿负方向运动,后沿正方向运动,是直线运动,故B错误;
C选项: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在 0∼2 s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x=12×1.5×3−12×1×0.5=2 m,故C正确;
D选项: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 2∼4 s 时间内,图象的斜率一直为正,方向不变,故D错误。
16. C
【解析】根据 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0 时间内,乙车的位移比甲车的大 0 时刻乙车在甲车的前方,故A错误。
乙车的速度一直为正,故B错误。
在 0∼t0 时间内,乙车图象切线斜率越来越小,故C正确。
在 0∼t0 时间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 v02,乙车的位移比甲车的大,即大于 v02。
17. C
【解析】由题图可直接看出,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的时刻是第 2 s 末、第 4 s 末,而前 2 s 内位移为正,且逐渐增大,第 2 s 末运动反向,位移减小,即第 2 s 末质点的位移未改变方向,故A、B错误。由对称性可知 0∼2 s 内和 2∼4 s 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4 s 内和 4∼5 s 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第 4 s 末质点位移为零,第 3 s 末和第 5 s 末质点的位移相同,故C正确,D错误。
18. D
【解析】在反应时间里汽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图乙对应于酒后驾驶,故A错误;
设驾驶员饮酒前、后的反应时间分别为 t1 、 t2,由题图甲、乙可得 t1=0.5 s,t2=1.5 s,汽车初速度 v0=30 m/s,两种情况下减速时间为 t3=4.0 s,由图象可得正常驾驶时全程的制动距离为:x=v0t1+v0+02t3=75 m,同理可求出酒后驾驶时全程的制动距离为:xʹ=v0t2+v0+02t3=105 m,故B、C错误;
根据 v=xt 可得正常驾驶时的平均速度 v=xt=754.5 m/s≈16.7 m/s,同理可求出酒后驾驶时的平均速度 vʹ=xʹtʹ=1055.5 m/s≈19.1 m/s,故D正确。
19. D
【解析】由图象可知,A 、 B 最终以共同速度 v1 匀速运动,小车上表面的最小长度等于 A 、 B 的位移之差,为 L=Δx=v02t1,则可以求得小车 B 上表面的最小长度,故A错误;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0=(mA+mB)v1,
解得 mAmB=v1v0−v1,
故可以确定物体 A 与小车 B 的质量之比,但不确定物体 A 的质量与小车 B 的质量,故B、C错误,D正确。
20. C
【解析】a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 40 m/s,b 先减速再加速,平均速度小于 40 m/s,c 先加速再减速,平均速度大于 40 m/s,根据 x=vt,知 c 的运动时间最短,b 的运动时间最长,故C正确。
21. A
【解析】放上物块后,长木板受到物块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在两力的共同作用下减速,物块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后,可能以共同的加速度一起减速,直至速度为零。设物块与木板的质量均为 m,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达到相同速度之前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a1=μ1mg+μ2⋅2mgm=μ1g+2μ2g;达到相同速度后,两者的加速度大小为 a2=μ2⋅2mg2m=μ2g,则 a2
22. A, C
【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0 m,上升时间为 5 s,由 h=12gt2 得 g=1.6 m/s2,A对B错。v=gt=8 m/s,C对D错。
23. B, D
【解析】v−t 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车运动的位移,t2 时刻两车并排行驶,故 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所以A错,B对。v−t 图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由此可知,C错,D对。
24. A, C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 1 s 末,物体速度为 9 m/s,A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0∼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 a=v−v0t=12 m/s−6 m/s2 s=3 m/s2,B错误;6∼7 s 内,速度为负且增大,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C正确;10∼12 s 内,速度为负且减小,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减速运动,D错误。故选AC。
25. B, D
【解析】由图象可知 0∼2 s 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等于图线斜率大小,即 a=ΔvΔt=32 m/s2=1.5 m/s2,故A错误;
3∼7 s 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 a=ΔvΔt=−34 m/s2=−0.75 m/s2,故B正确;
图线与 t 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所发生的位移,故第 3 s 内的位移 x=3.0×1 m=3.0 m,故C错误;
速度的变化率为加速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于减速过程的加速度,故D正确。
26. B, D
【解析】在 0∼66 s 内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故海盗快艇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A错误;海盗快艇在 96 s 末,速度由正变负,即改变运动的方向,开始掉头逃跑,此时海盗快艇离商船最近,B正确,C错误;在 96∼116 s 内,根据 a=ΔvΔt 可得,a=−15 m/s−0116 s−96 s=−0.75 m/s2,所以D正确。
27. A, C
【解析】行李放上传送带后,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加速度 a=μmgm=μg=1 m/s2,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经历的时间 t1=va=1 s,而匀加速的位移 x1=12at12=0.5 m<2 m,故此后的 x2=1.5 m 做匀速直线运动,v=1 m/s,时间 t2=x2v=1.5 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象为倾斜直线,1 s 后变为平行于 t 轴的直线,2.5 s 结束,故A正确,B错误;物体先匀加速再匀速运动的位移 − 时间图象为抛物线加倾斜直线,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28. A, B
【解析】分析知木板受到的摩擦力 fʹ=f。0∼2 s,木板静止,F=fʹ,F 逐渐增大,所以C错误。4 s∼5 s,木板加速度大小 a2=0.4−0.21 m/s2=0.2 m/s2,对木板受力分析,fʹ=ma2=0.2 N,得 m=1 kg,所以A正确。2 s∼4 s,对木板有 F−fʹ=ma1,F=fʹ+ma1=0.2 N+1×0.4−02 N=0.4 N,所以B正确。由于无法确定物块的质量,则尽管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仍无法确定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
29. A, D
【解析】设细杆与地面间的夹角为 θ,由 v−t 图象可知 0∼1 s 内小环的加速度为 a=0.5 m/s2,因此选项C错误;拉力为 F1=5 N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gsinθ=ma,1 s 后小环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拉力为 F2=4.5 N,根据力的平衡有 F2=mgsinθ,联立解得 m=1 kg,sinθ=920,因此选项A正确,B错误;根据题图乙可知,前 1 s 内小环沿杆上升的位移为 x1=0.52×1 m=0.25 m,之后 2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x2=0.5×2 m=1.0 m,所以前 3 s 内小环沿杆上升的位移为 x=x1+x2=1.25 m,选项D正确。
第三部分
30. A, B, C
【解析】根据 v=xt 经计算可知A、B项正确。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
【备战2022】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集:半导体及其应用 超导及其应用(成都专栏): 这是一份【备战2022】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集:半导体及其应用 超导及其应用(成都专栏),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2】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集:示波管 示波器及其应用(成都专栏): 这是一份【备战2022】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集:示波管 示波器及其应用(成都专栏),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2】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集: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成都专栏): 这是一份【备战2022】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集: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成都专栏),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