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必考题型周计划(持续更新中)
(周练1)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考题型周计划名师原创连载
展开
这是一份(周练1)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考题型周计划名师原创连载,共7页。
作者甄珠,暗藏记号,转载必究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考题型周计划名师原创连载(第一周)
(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
一. 标准化试题。
1.请把下列每组加点词语中两个错误读音圈出来,并把正确读音写在题后括号里。
A.掺和(huo) 间断(jiān )爆竹(bào ) 黄焖鸡 mēn ( )
B.骡马(luó ) 掺和(cān ) 大匙 chí 咽唾沫 yān ( )
C.榛子(zhēn) 蜜饯(zhàn) 唾沫tuò 万象更新(gèng ( )
D.吃醋( cù ) 分外(fēn) 正月(zhèng)又甜又黏(nián)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蜡月 褐色 细腻 搅伴 B.除歹 脏水 搅和 染缸
C.拜年 解释 腊肉 深褐 D.一律 采绘 通霄 浓绸
3.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 )里。
“彩”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颜色 ②彩色的丝绸 ③称赞、夸奖的欢呼声
④花样,精彩的成分 ⑤戏剧、舞蹈正式演出前的化妆排演 ⑥获胜的预兆。
彩排( )喝彩( )丰富多彩( ) 五彩缤纷( ) 张灯结彩( )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截然不同(截,割断。) B.万不得已(万:绝对。得:能够。)
C.万象更新(更:更加。) D.张灯结彩(悬:挂;结:扎,系;)
5.“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中“光景”的意思是( )。
A.风景 B.背景 C.景象 D.景色
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回大地,到处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
B.他们是农村集市的流动小贩,卖点儿针头线脑,零七八碎。
C.他讲的故事太感人,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D.对待批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闻过则喜,一是闻过则怒。
7.对下面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一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A.“零七八碎儿”在文中是指用花生、胶枣榛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而成的零食。
B.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C.句中“玩意儿”的意思是不值钱的小东西。
D.“缸”的部首是“缶”,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G”。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张”,小刘说:“明天晚上请到我家来,有要事商议。”
B. 小张说:“小刘,明天晚上请到我家来,有要事商议。”
C. “明天晚上请到我家来,有要事商议。”小张对小刘说。
D.小张对小刘说,明天晚上请到他家去,有要事商议。
9.“ 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 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句中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不仅……而且……
10.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B.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C.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D.天一擦黑,鞭炮想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天》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B.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逆行者才有了我们每个人昂首阔步的前行。
C.张思德同志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小区管理人员说:“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12.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这难道不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吗? B.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C.这不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D.谁也不能否认这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B.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C.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D.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14. 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
B.《北京的春节》详写了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其它则写得简略。
C.春节整体上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热闹、喜庆、祥和、团圆。
D.文中写正月初一的习俗有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元宵节的习俗有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碗浓浓的腊八粥,除了满满的食材,还有家庭生活的温情让人觉得如此甜蜜、美味。
B.文章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 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
C.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八儿盼望吃粥的整个活动(所见所闻所想),一条线索是腊八粥的熬制过程。
D.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喝粥这件事写得详细,等粥这件事写得简略。
二、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ǎo bàn jiào zi chén cù rán fàng tōng xiāo
( ) ( ) ( ) ( ) ( )
tāng chí rǎn gāng kě kào cāi xiǎng zì ào
( ) ( ) ( ) ( ) ( )
jiě shì zhǒng zhàng rè qíng jiàn duàn bǐ cǐ
( ) ( ) ( ) ( ) ( )
qià hǎo yí lǜ cǎi huì fèn wài zāng shuǐ
( ) ( ) ( ) ( ) ( )
fěn suì fèi téng hé kuàng jiǎo huo zī gé
( ) ( ) ( ) ( ) ( )
bà le jīng yì zǒng zhī làng màn nài hé
( ) ( ) ( ) ( ) ( )
wàn xiàng gèng xīng wàn bù dé yǐ jié rán bù tóng
( ) ( )( )
(二)看拼音,写同音字。
xiāo夜 ( ) ( )失 云( ) 元( )
bàn( )倒 ( )菜 伙( ) 杂( )儿
jiǎo( )子 ( )架 水( ) ( )洁
(三)让生字词走入语境。
1.là( )八这一天,家家都要áo( )tián nì( )、nóng chóu
( )、让人yàn( )口水的là bā zhōu( ),用cù ( )泡là bā suàn( )。
2.吃jiǎo zi( )、贴春联、rán fàng( )biān pào( )……这些都是中国人hè nián ( )的方式。
3.小fàn ( )在路边bǎi tān( )儿,一片片长着褐色绒毛、zhǎ( )着shēn hè ( )眼睛的玩具luò tuo ( ),特别可爱。
(四)用 “ √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吃醋(chù cù ) 爆竹(bào pào ) 又甜又黏(nián zhān)
骡马(luó lú ) 掺和(chān cān) 正月(zhèng zhēng)
榛子(zhēn zhēng) 蜜饯(jiàn zhàn) 万象更(gēng gèng)新
掺和(hé huo) 间断(jiān jiàn) 分外(fēn fèn)
眨眼(zhá zhǎ ) 唾沫(tuò tò) 嘟囔(nāng nang )
黄焖鸡(mēn mèn) 搅和(huo hé) 咽唾沫(yān yàn)
大匙 (shi chí ) 钥匙(shi chí ) 咽喉(yān yàn)
(五)把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和加点字意思。
( )然不同 万不得( ) .
( )灯结( ) .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原名________。作品有话剧《 》《 》,小说《 》《 》。1950获北京市政府授予“ ”称号。
2.《北京的春节》用充满 的 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 画卷,展示了中国习俗的 和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 之情。
2. 《北京的春节》文章以________为顺序,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这几天的习俗,文中提到的除夕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反映出老北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4.《腊八粥》作者是 ,原名_________ ,与诗人 、散文家 、杂文家 齐名。代表作有《 》《 》。
5.《腊八粥》让我感受到一家人__________的亲情,课文主要通过八儿的 、 、 的描写,刻画了一个 、 、 的儿童形象。
6.《腊八粥》主要写了 、 两件事,其中 这件事写得详细, 这件事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 .
7.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呢?
. .
三、阅读理解
(一)非连续文本阅读。
[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一览表]
时间
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
春秋时期
出现菰叶包黍米的“角黍”,竹筒装米的“筒粽”
晋代
品种增多,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唐代
粽子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宋代
出现果品人粽的“蜜饯粽”
元、明时期
品种增多,包裹料从菰叶变为箬叶,后又变成芦苇叶
清代
出现“火腿粽子”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等,其中纪念屈原说最受认同。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 年9月,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端午节已有 多年历史。它的由来,最受认同的是说。
2.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另外三个是春节、 、中秋节。我知道春节的习俗有 等;中秋节的习俗有 等;端午节的习俗除了吃粽子,我知道还有 等。
3.下列关于端午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粽子是在晋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的,到了宋代开始出现“蜜饯粽”。
B.中国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D.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历史悠久,粽子不仅品种多样,形状也各有不同。
D.我们国家是从2009年开始在端午节这一天放假的。
(二) 课内阅读。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1.用一句话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第1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点明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先后调动了 、 、 、 等感官。
3.文中对腊八粥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
4.请仿照第1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食物。
. .
. .
. .
(三)课外阅读。
①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②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饮茶人口超过20多亿。③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1)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
(2)第②句中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 。
(3)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替换第③句中画线部分的内容。(不可改变句意)(2分)
四、综合实践。
六年级(1)班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请按提示修改“实践活动注意事项”。
实践活动注意事项
亲爱的同学们: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请注意一下事项。
1.严格尊重活动安全的各项规定,确保人身、财物安全。
2.按照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3.举止文明,保持安静,听从指挥,有序参观。
4.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勤于记录,积极参与互动。
2019年10月15日
六年级(1)班班委会
①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③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 .
答案
一、1.A jiàn mèn B chān yàn C.jiàn ɡēnɡ D. fèn zhēng
2. C 3.⑤③④①② 4.C 5.C 6-10.CCAAD 11-15 BCBBD (8.“:”改成“,”;11.B A.删掉“的作者”或者“写的”。C.删掉“的优秀品质”。 D.删掉“不”。)
二、(一)
搅拌 轿子 陈醋 燃放 通宵 汤匙 染缸 可靠 猜想 自傲
解释 肿胀 热情 间断 彼此 恰好 一律 彩绘 分外 脏水
粉碎 沸腾 何况 搅和 资格 罢了 惊异 总之 浪漫 奈何
万象更新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二)宵消霄宵 绊拌拌伴 饺绞饺皎
(三)1.腊八、熬、甜腻、浓稠、咽、腊八粥、醋、腊八蒜 饺子、燃放、鞭炮、贺年 贩 摆摊 眨 深褐 骆驼
(四)cù bào nián luó chān zhēng zhēn jiàn gēng tuò nang mèn
huo yàn chí shi yān
(五)截,割断 已:停止。 悬:挂 结:扎,系 彩,彩色的丝绸。
(六)1.老舍 舒庆春 话剧:《龙须沟》 《茶馆》,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人民艺术家”
2.朴实无华 京味 民风民俗 温馨 美好 喜爱
3.时间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吃团圆饭 守岁 热爱生活 追求美好生活
4.沈从文 沈岳焕 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 《边城》 《唐宋铜镜》
5.其乐融融 热爱 眷念 语言 动作 心理活动 干净、纯粹、天真、烂漫
6.等粥 喝粥 等粥 喝粥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腊八粥的美味和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7.春节:放鞭炮、贴春联、拜年 清明:扫墓、踏青 端午:吃粽子、赛龙舟
三、(一)1.2000纪念屈原 2.清明节示例:吃饺子、拜年、放鞭炮示例:吃月饼、赏月示例:赛龙舟、佩戴香囊、悬挂艾草3.D
(二)1.所有人都爱吃腊八粥。 2.排比每个人都爱吃腊八粥 味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3.作者对腊八粥充满了喜爱及怀念的感情。
4.示例:上到几十岁的老人家,下到几岁的小娃娃,还有那穿着时尚的美女、帅哥,一提到糖葫芦,大家都禁不住流口水。你看那红艳艳的色泽,酸酸甜甜的口感,无一不引诱着人们去品尝。
(三)1.(1)去掉“社会价值”后面的顿号。(2)删掉“超过”或“多”。
(3)源远流长
四、(1)①敬爱的同学们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
②将“尊重”改成“遵守”(或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
③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