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阶段训练五练习新版鲁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阶段训练五练习新版鲁教版,共5页。
阶段训练(五)[训练范围:第八单元~第九单元 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黄铜片比纯铜片的硬度大B.地壳中硅的含量比氧多C.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食盐水比食醋的pH小2.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及俗名不完全一致的是( )A.NaHCO3 碳酸氢钠 小苏打B.CaO 氧化钙 熟石灰C.Na2CO3 碳酸钠 纯碱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B.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护层来防腐,因为铝不与空气反应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我国的矿物储量比较丰富,所以废旧金属直接扔掉,没有必要回收4.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②Y+2ZNO3===Y(NO3)2+2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X、Y、Z分别是( )A.Fe Cu AgB.Cu Hg AgC.Mg Zn FeD.Fe Ag Cu5.下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温度/℃10203040溶解度/g 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49.6A.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30~40 ℃之间应出现交点C.30 ℃时,将30 g氯化钠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D.40 ℃时,将碳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 ℃,有晶体析出6.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C5-1所示:图C5-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Ⅱ中吸氨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B.步骤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C.步骤Ⅵ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步骤Ⅴ中所加试剂是盐酸7.下表中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NaOH溶液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COCO2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8.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小华同学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组成作出如下判断: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一定是无色溶液;②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铁和铜;③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④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亚铁;⑤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只有银;⑥滤渣的质量一定比加入铁粉的质量大。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二、填空题(共22分)9.(8分)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1)如图C5-2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C5-2①写出甲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装置甲处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变红B.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甲处的酒精喷灯C.一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2)每年因腐蚀而浪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栅栏常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__,除防止金属腐蚀外,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还有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10.(14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能制得产品纯碱和副产品氯化铵。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C5-3[已知:2NH4Cl+Ca(OH)2===CaCl2+2NH3↑+2H2O](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Ⅰ)”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操作过程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3)在“设备(Ⅱ)”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4)除水以外,在本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5)写出副产品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5分)11.钠盐种类较多。在实验室里,钠盐通常都摆放在同一药品柜中。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药品柜时,发现某试剂瓶外壁两边贴上了新、旧两个标签,分别是“Na2SO4 溶液”“Na2CO3溶液”,小组同学认为可能存在没看清试剂标签的情况下,将两瓶试剂混合清理,便立即对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你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猜想] 猜想Ⅰ:溶质仅为Na2SO4;猜想Ⅱ:溶质仅为Na2CO3;猜想Ⅲ:溶质为Na2SO4和Na2CO3。[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样品于一支洁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Ⅰ不成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猜想 成立[问题讨论] 试写出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7分)1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铁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5.7 g钢铁样品,投入装有10.0 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也为10.0 g)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t0t1t2t3烧杯和药品质量/g25.725.625.525.5(1)这种钢铁样品中铁的含量是多少?(精确到0.1%) (2)按含碳质量(C%),钢的类型分为:低碳钢(0.03%~0.3%),中碳钢(0.3%~0.6%),高碳钢(0.6%~2%)。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碳,则这种钢属于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B 3.A4.A [解析] 反应①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X位于氢前,反应②说明金属活动性Y>Z,反应③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Y位于氢后,Fe、Cu、Ag符合上述条件。5.D [解析] A中没有说明温度,故无法比较两者的溶解度大小;B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 ℃之间出现交点;C中3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 g,故30 g氯化钠会完全溶解在100 g水中,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3.1%。6.C [解析]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步骤Ⅲ是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步骤Ⅵ是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步骤Ⅴ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所加试剂是盐酸。7.C [解析] NaOH、Na2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可改用适量的石灰水来除杂。8.B [解析]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①当铁粉少量,硝酸铜没有反应完时,反应后所得溶液是蓝色的,不是无色的;②铁粉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再置换硝酸铜中的铜,若铁粉有剩余,则滤渣中三种金属都有;③滤液中一定有生成的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④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则说明铁粉过量,硝酸铜、硝酸银完全反应,因此滤液中只有硝酸亚铁;⑤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银,也就是说硝酸银未反应完,铁粉已无剩余,因此滤渣中只有银;⑥无论是铁粉与硝酸银反应,还是铁粉与硝酸铜反应,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都小于生成的银、铜的质量,因此滤渣的质量一定比加入铁粉的质量大。9.(1)①3CO+Fe2O32Fe+3CO2 ②B (2)刷漆 寻找金属替代品(合理即可)10.(1)CaCO3CaO+CO2↑ (2)过滤 漏斗(3)CaO+H2O===Ca(OH)2 化合 (4)NH3、CO2 (5)用作氮肥[解析] (1)在“煅烧炉”中,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2)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Ⅰ)”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过滤,操作过程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3)在“设备(Ⅱ)”中,固体A中的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除水以外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氨气和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5)副产品NH4Cl的一种用途是用作氮肥。11.[提出问题] 该试剂瓶内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实验探究] 有气泡产生取少量样品于另一支洁净试管中 Ⅲ[问题讨论] BaCl2+Na2SO4===BaSO4↓+2NaCl12.(1)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5.7 g-25.5 g=0.2 g。设钢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Fe+2HCl===FeCl2+H2↑56 2x 0.2 g= x=5.6 g钢铁样品中铁的含量为×100%≈98.2%。答:这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为98.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十六化学与降练习新版鲁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16·聊城】学校午餐食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五空气与氧气练习新版鲁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液漏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阶段训练六练习新版鲁教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