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时8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

    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时8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第1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时8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时8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时8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切割玻璃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焦炭用于炼铁 D.石墨制铅笔芯
    2.(2017本溪)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具有可燃性 B.均具有导电性
    C.均由碳原子构成 D.均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3.“绿色发展”“低碳生活”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 D.农业和园林采用喷灌和滴灌
    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均是碳元素的单质,两者混在一起属于纯净物
    B.CO、CO2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C.活性炭、木炭能与空气或水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吸附性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5.(2017娄底)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6.(2017台州改编)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7.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CO2的说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碳酸钾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度过快,不便于气体收集
    B.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C.CaCO3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即可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加热
    D.煅烧石灰石,反应条件在实验室中难以达到
    能力提升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CO中的CO2,将混合气体中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除去CO2中的HCl,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
    C.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某无色溶液呈现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9.Y形管是实验改进中经常使用的仪器,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仪器省略)来探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在不打开装置的情况下,将Y形管a向右倾斜,使稀硫酸流入装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再恢复至图示装置的角度,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提示: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反应速度过快,导致泡沫堵塞导管)
    (1)观察Y形管B的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用于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Y形管B中,只要用两张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即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则湿润紫色石蕊试纸放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Y形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在A、B装置处添加E装置可以使实验更严密,E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药品不能用生石灰替代,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7镇江改编)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
    (2)若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速度过快,不易收集气体,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可从图1中选择__________(填字母)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发生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将E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气体流向。利用补充完整的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做如图2探究:
    ①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培优
    11.(2017凉山州改编)下列是实验室发生和收集气体的简易装置图,请按题意要求完成填空: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B、C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若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多孔隔板能否为铁制隔板,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4)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右所示:
    查阅资料: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E、G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为黑色固体,G为红色固体,气体C可用于灭火。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D、G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中称为________作用。
    (3)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7东营改编)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査后加入药品,并已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1)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内容: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罝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8 碳和碳的氧化物
    1.C 2.A 3.B 4.D 5.C 6.A 7.B 8.B
    9.(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将一张湿润紫色石蕊试纸放在Y形管管口,另一张湿润紫色石蕊试纸放在Y形管底部
    (2)石蕊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3)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D中,熄灭
    (4)吸收水分 CaO+H2O=== Ca(OH)2 、
    CO2+Ca(OH)2=== CaCO3↓+H2O
    10.(1)长颈漏斗
    (2)B Na2CO3+2HCl=== 2NaCl+H2O+CO2↑
    (3)或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的出气口处(短管一端),若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4)①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②证明氯化氢气体已被除尽
    11.(1)CaCO3+2HCl=== CaCl2+H2O+CO2↑
    (2)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不能,因为铁与盐酸可反应生成氢气,会导致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
    (3)向上排空气法 E
    (4)①D ②除去CO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2)
    12.(1)CaCO3 Cu (2)光合 (3)加热 化合反应
    (4)CO2+Ceq \(=====,\s\up7(高温)) 2CO CO+CuOeq \(=====,\s\up7(△)) Cu+CO2
    13.(1)①液面下降(石灰水沿右侧导气管进入烧杯)
    C+CO2eq \(=====,\s\up7(高温)) 2CO Ca(OH)2+CO2=== CaCO3↓+H2O
    ②黑色粉末(固体)变红 碳和一氧化碳(或C和CO)
    ③防止液体倒吸至硬质玻璃管中(或安全瓶)
    (2)不需要,未反应的CO进入丁装置后不会逸散到空气中(合理即可)A.CO2验满
    B.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
    C.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D.证明CO2能灭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①缓缓通入CO2,点燃甲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木炭粉减少,丁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乙处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
    乙处玻璃管内________________
    以上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具有还原性
    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甲、乙两处的火焰
    丙中有丁中液体进入
    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课标通用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7碳和碳的氧化物:

    这是一份课标通用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7碳和碳的氧化物,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创新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阳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模块1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2碳和碳的氧化物精练习题:

    这是一份贵阳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模块1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2碳和碳的氧化物精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五化学计算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五化学计算课时练习,共1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