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3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唐初的欧阳询是最早建立楷书典范的人物之一,其书法法度森严,处处透露出一板一眼的理性。严格的中轴线,严格的起笔与收笔,严格的横平与竖直,使人好奇:这样绝对严格的线条结构从何而来?这与其身世kănkĕ,历经朝代更迭变迁,不得不明哲保身有关。因而他的作品融进了他的严谨、小心和隐忍。表现在他的书写线条上,那就是如履薄冰、战战jīngjīng,有一种处处小心翼翼的工整规矩。也因为如此,他的《九成宫》成了“楷模”中的“楷模”。
(1)给加点字注音。
如履薄冰( )
(2)看拼音,写汉字。
①身世kănkĕ( ) ②战战jīngjīng( )
(3)画线词语使用不准确,应换作( )
A.不苟言笑 B.一丝不苟 C.一板三眼
(4)“更迭变化”“迭”与下面选项中哪个“迭”字意思相同( )
A.高潮迭起 B.重峦迭翠 C.四时迭起
2. 根据课文默写
①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 。 (李清照《渔家傲》)
②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③缺月挂疏桐,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④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⑦《岳阳楼记》一文中反映范仲淹不管身处何地,都始终念着国君和人民一句是“____,____。”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瓦尔登湖“波平如镜”,______,______,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湖水,______,______,______。不过这里或那里,时不时会飘着一枝蓟草,鱼朝它一跃,水上便又漾起了水涡。
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
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距离,分散在全部湖面
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
④还有可能,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划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
⑤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
A. ④⑤③②①B. ①②③⑤④C. ②①④⑤③D. ①②④③⑤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杜甫,“舍弟”是诗人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在下倒有一主意”,“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
B. 《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C. 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代称。
D. 《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捱下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只见枯草丛中,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道:“呵呀!我今番罢了!只见那两个大虫,于黑影里直立起来。武松定睛看时,却是两个人,把虎皮缝做衣裳,紧紧拼在身上。那两个人手里各拿着一条五股叉。见了武松,吃了一惊道:“你那人吃了熊心、豹子肝、狮子腿!胆倒包着身躯!如何敢独自一个,昏黑将夜,又没器械,走过冈子来?不知你是人?是鬼?”武松道:“你两个是甚么人?”那个人道:“我们是本处猎户。”武松道:“你们上岭来做甚么?”两个猎户失惊道:“你兀自不知哩!如今景阳冈上有一只极大的大虫,夜夜出来伤人。只我们猎户,也折了七八个。过往客人,不计其数,都被这畜生吃了。本县知县着落当乡里正和我们猎户人等捕捉。那业畜势大难近,谁敢向前!我们为他,正不知吃了多少限棒,只捉他不得。今夜又该我们两个捕猎,和十数个乡夫在此,上上下下,放了窝弓药箭等他。正在这里埋伏,却见你大剌剌地从冈子上走将下来。我两个吃了一惊。你却正是甚人?曾见大虫么?”武松道:“我是清河县人氏,姓武,排行第二。却才冈子上乱树林边,正撞见那大虫,被我一顿拳脚打死了。”两个猎户听得痴呆了,说道:“怕没这话!”武松道:“你不信时,只看我身上兀自有血迹。”两个道:“怎地打来?”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两个猎户听了,又惊又喜,叫拢那十个乡夫来。
(1)画线句子在语段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具体分析猎户“听得痴呆”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景阳冈杀一虎,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为什么武松得到了“英雄”称号,李逵却没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赏析(42分)
(一)(11分)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生三岁,值晋乱,徙家洛阳。孤贫力学,有远志,慕唐李大亮之为人,故字师亮。太祖幸西都,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召至行宫,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以为皆善,上怒,令武士拽出之。及还,语太宗曰:“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汝为相也。”
太宗擢进士,于是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时州鞫劫盗,论皆死。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先是,诸州罪人多锢送阙下,路死者十常五六。因力言于朝,后凡送囚至京,请委强明吏虑问,不实,则罪及原问官属。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
雍熙初,迁左谏议大夫。三年,大举北伐,代州杨业战没。上访近臣以策,齐贤请行,即授给事中、知代州,与部署潘美同领缘边兵马。是时辽兵自湖谷入寇,薄城下,神卫都校马正以所部列南门外,众寡不敌。副部署卢汉赟畏懦,保壁自固。齐贤选厢军二千,出正之右,誓众慷慨,一以当百,辽兵遂却。
端拱元年冬,拜工部侍郎。辽人又自大石路南侵,齐贤预简厢兵千人为二部,分屯繁畤、崞县。下令曰:“代西有寇,则崞县之师应之;代东有寇,则繁畤之师应之。比接战,则郡兵集矣。”至是,果为繁畤兵所败。
(《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6.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值晋乱(遭遇)B. 我不欲爵之以官(爵位)
C. 薄城下(逼近)D. 齐贤预简厢兵千人为二部(选择)
7. 下列与“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B.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 可以为师矣D. 全石以为底
8. 翻译下列句子。
(1)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
(2)至是,果为繁畤兵所败。
9. 太祖推荐张齐贤当太宗辅佐之相是正确的。请你结合文段概括说明理由。
(二)(6分)
别元九①后咏所怀
白居易〔唐代〕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②。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③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元九: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朝著名诗人。②悰:欢乐,乐趣。③青门:特指汉代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也泛指京城东门。
10. 赏析首联的作用。
11. 本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三)(6分)
晒太阳有益健康吗
张健
①大量事实证明皮肤癌与阳光有关,然而,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太阳光会减短寿命。太阳光对人体是否有害这个问题,即便是皮肤科医生也无法确切回答。关于皮肤癌和阳光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仍没有确切的结论。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避光可能会引起超出想象的更多的害处。
②即便是最怕晒太阳的人都承认阳光对人体有益。目前,阳光的好处大多归结到维生素D的积累上,晒太阳越多,体内维生素D积累越多就越健康,越不易患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和心肌梗死。然而,关于维生素D的研究结果令人沮丧,尽管对骨骼和预防肠癌有好处,但它并不能降低得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维生素D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光照对人体的益处部分和维生素D有关,但并不是全部。
③最新研究发现,光照还能促进一氧化氮的产生。一氧化氮结构的简单使得它的重要性一直以来被忽略了。事实上,一氧化氮好处很多,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发现就是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1996年,有研究发现皮肤可以生成一氧化氮,皮肤中含有硝酸盐,经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就会形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入循环系统后,即使量很低,也具有强大的降血压功效。晒晒太阳,就可以让皮肤产生一氧化氮从而降低血压,大幅降低死亡率。
④有统计结果表明,英国人的血压在夏天比较低。血压和纬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住在赤道附近的人们的血压相对较低,这些结果都可以用一氧化氮对人体的功效来解释。
⑤那么关于阳光带来的皮肤癌风险呢?怎样来权衡阳光的益处和危害呢?25年前的一个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现在看来很有价值,统计结果非常令人震惊:作为研究对象的3万名瑞典女性,越是喜欢日光浴的人,死亡率越低,晒太阳最多的人死亡率仅是喜欢避光的人的一半。对4万名斯堪的纳维亚女性进行的研究也发现,越是喜欢日光浴的人,在15年内的死亡率也越低。
⑥光照带来的好处不可小觑,光照不仅能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含量,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一氧化氮的合成,除此之外,或许还有其他的好处等待我们去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揭示了阳光的重要性,是时候让公众认识到:晒太阳有风险,但是更有益健康。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12. 根据文意,说说晒太阳对人体有哪些益处。请简要概括。
13. 第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5分)
中国人的书法情结
孟云飞
①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中国书法史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绵延不绝,博大精深。从殷商开始,书法历经秦汉的辉煌、隋唐的昌盛、风流的魏晋、宋元的神意、明清的繁荣,直至今天仍百花齐放,盛传不衰。书法在中国广泛流行,它对知识阶层精神生活的影响如此深远。它在世界艺苑独树一帜,其魅力举世公认,其影响波及日本、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甚至让远隔重洋、完全生长在另一种文化环境、对书法艺术知之甚少的西方历史学家也不得不发出“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东方艺术”的赞叹。据说,毕加索在观赏了中国的书法之后,惊叹其为“艺术中的艺术”。
②中国书法在民族艺术家庭中独受亲宠。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世界的认同中,还是在国人的民族情结里,它一直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最能代表中国的艺术。在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哲学思辨、美学思想乃至人文情怀,都在书法中获得了尽情的抒发和深刻的体现。甚至可以说,在中国众多的艺术门类之中,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比书法更直接、更深刻地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和精髓。
③书法这门艺术自古以来就深植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中国最有群众基础的艺术,而它的境界又远远超逸于人们寻常的生活之外:它美化人们的生活,使生活艺术化;它又把艺术融入生活,使艺术生活化。书法之所以千年不衰,是因为它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书法是中国人的独特创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对应人类心灵的一种表述方式,也只有中国人才以如此美丽的方块字来表述人文和传承文化。
④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大都有书法情结,骨子里对书写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自古以来,人们除了用毛笔书写交流信息之外,还通过练习书法来修身养性,表达情感意绪,使之具有了艺术传播的功能。所以,书法既是专业化的又是日常化的,并在两者的交融中折射出人们的审美观和世界观。
⑤时至今日,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已经改变,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愈来愈弱化,使书法失去了与生活相融相生的土壤,但只要汉字还在被书写使用,书法艺术绝不会在中国消亡。今天,人们对汉字书写的艺术追求更加强烈。因为书法这门艺术是中国人襟怀、品格、学养和才情的总和。书为心画、字如其人,这种比喻,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感觉到。书法情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心理,依然是中国人一个挥之不去的文化雅好、精神家园。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4. 根据常识,修改第①段画线句子。
15. 下列对选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为了阐释这一艺术瑰宝,运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一一阐述了书法在各个领域与中国人的内在关联。
B. 中国书法在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文章第①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阐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举世公认。
C. 文章第②段论证了在中国众多的艺术品类中,书法这门艺术是唯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和精髓这一分论点。
D. 文章第⑤段,作者指出,虽然电脑的普及,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愈来愈弱化,但只要汉字还在被书写使用,书法就不会消失。
(五)(14分)
老哥哥
臧克家
秋是怀人的季候。深宵里,床头上叫着蟋蟀,凉风吹一缕明光穿过纸窗来。在我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这个人便是老哥哥。
老哥哥离开我家,算来已经足足十年了……
前年旧年是在家里过的。正月的日子是无底幽闲,便把老哥哥约到我家来了。见了面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他,他却大声喊着说:“你瘦了!小时候那样的又胖又白!”从他刚劲的声音里我听出了他的康健了。
他的耳朵重听,说话的声音很高,好似他觉得别人的听觉也和他一样似的。用手势,用高腔,不容易把一句话递进他的耳朵里去,他说,他常常挂念着我,他的身子虽然在家里,可是心还在我的家呢。
语丝还缠在嘴角上,可是他已经虎虎的打起鼾声来了,我心里悲伤地说“老哥哥老了!”
呼吸像拉风箱,一霎又咳嗽醒了,愣怔起来吐一口黄痰。他自己仿佛有点不好意思,要我扶他到耳房里去,在那儿也许他觉得舒心一点,五十个年头身下的土炕会印上个血的影子吧?于今用了一把残骨他又重温别过十年的旧梦去了。
傍晚了。来留他住一宿,他一面摇头一面高声说:“老了,夜里还得人服侍!日后再见吧!”我用眼泪留他,他像没有看见,起来紧了紧腰踉跄着向外面移步了。我扶着他,走下了西坡,老哥哥的村庄已在炊烟中显出影子来了。
我回步的时候晚霞正灼在西天,回头望望老哥哥,已经有些模糊了,在冷风里只一个黑影在闪。
“日后再见吧!”我一边走着一边味着老哥哥这句话。但是一个熟透了的果子谁料定它刹那会落呢?
老哥哥真是老哥哥,他来到我家时曾祖父还不过十几岁呢。祖父是在他背上长大,父亲是在他背上长大的,我呢,还是。他是曾祖父的老哥哥,他是祖父和父亲的老哥哥,他是我的老哥哥。
听老人们讲,他到我家来那时不过才二十岁呢。身子铜帮铁底的,一个人可以单拱八百斤重的小车,可是在我记事的时候他已是六十多岁的暮气人了。那时他的活是赶集,喂牲口,农忙了担着饭往坡里送。晒场的时节有时拿一张木叉翻一翻。扬场,他也拾起张锨来扬它几下,别人一面扬一面称赞他说:“好手艺,扬出个花来,果真老将出马一个赶俩。”
从我记事以来,祖父没曾叫过他一声老哥哥,都是直呼他老李。曾祖父也是一样。曾祖父的脾气很暴,好骂人“王八蛋”。他老人家一生起气来,老哥哥就变成“王八蛋”了。祖父虽然不大骂人,然而那张不大说话的脸子一望见就得叫人害怕。老哥哥赶集少买了一样东西,或是祖父说话他耳聋听不见,那一张冷脸,半天一句的冷话他便伸着头吃上了。
老哥哥说他才到我家来,我家正是旺时,六曾祖父做大京官,门前那迎风要倒的两对旗杆是他亲手加入竖起来的,那时候人口也多,真是热闹。语气间流露着“繁华歇”的感叹。我小时候最是迷赌,到了输得老鼠洞里也挖不出一个铜钱来的困窘时,我便想到老哥哥的那个小破钱袋来了。他知道这个地道的贼,他一点也不生气。我后来向他自首时是这样说的:
“老哥哥,这时我还小呢,等我大了做了官,一定给你银子养老。”
他听了当真的高兴。然而这话曾祖父小时曾说过,祖父小时也曾说过了!
在黄昏,在雨夜,在月明的树下,我侧着耳朵听他说长毛作反,听他说天下掉下彗星来。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这一次了。那年我八岁,母亲躺在床上,脸上蒙一张白纸,我放声哭了,老哥哥对我说母亲有病,他到吕标去取药吃上就好了。后来给母亲上坟也老是他担着菜盒我跟在后头,一路上他不住地说母亲是叫父亲气死的。“当年大相公,剪了发当革命党,还在外面和别的女人好,你小时穿一件时样的衣裳,姑们问一声‘又是外边那个娘做来的’,这话叫你娘听见,你想心里是什么味?而后,皇帝又一劲的杀革命党,你爷戴上假发到处亡命。这两桩事便把你娘致死了。”
老哥哥一天一天的没用了。日夜蜷缩在他那一角炕头上,像吐尽了丝的蚕一样,疲惫抓住了他的心。背屈得像张弓。小辫越显得细了。他的身子简直成了个季候表,一到秋风起来便咯咯的咳嗽起来。
“老李老了!老李老了!”
大家都一齐这么说。大家都讨厌他。讨厌他耳聋,讨厌他咯咯闹得人睡不好觉,讨厌他冬天把炕烧得太热,他一身都是讨厌骨头,好似从来就没有过不讨厌的时候!祖父最会打算,日子太累,废物是得铲除的,于是寻了一点小事便把五十年来的跑里跑外的老哥哥赶走了。
老哥哥临走泪零零的,口里半诅咒半咕噜着说:“不行了,老了。”每年十二吊钱的工价算清了账,肩一个小包(五十年来劳力的代价)走出了我的大门。我牵着他的衣角,不放松的跟在后面。
老哥哥儿花女花是没有一点的。他要去找的是一个嗣子。说家是对自己的一个可怜的安慰罢了。
十年过去了,可喜老哥哥还在人间。暑假在家住了一天,没能够见到他。但从三机匠口里听到了老哥哥的消息,他说在西河树行子里碰到老哥哥在背着手看夕照,见了他还亲亲热热的问这问那,他还说老哥哥一心挂念我庄里的人,还待要鼓鼓劲来耍一趟,因为不过二里地的远近,老哥哥自己说脚力还能来得及呢。
又是秋天了。秋风最能吹倒老年人!我已经能赚银子了,老哥哥可还能等得及接受吗?
(有改动)
16. 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老哥哥的“老”的?请依据内容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精力不好:好睡觉,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外形:日夜蜷缩在一角炕头,背屈得像张弓,小辫越显得细了;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首尾两段都写到了秋风,它们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18. 结合文意,具体说说 “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哥哥是旧社会里的一个长工形象,他从年轻时就为“我家”扛活,出力流汗,直到年老体衰以后被赶出家门,还仍然对“我家”怀有深深的感情。
B. 老哥哥思想觉悟低,连“我”有时候都为他的遭遇感到不平;在“我”的心目中,老哥哥不应该那样忍辱负重,应该在该起来抗争时起来抗争。
C. “我”对老哥哥是同情和爱怜的,对“我家”对老哥哥的一些做法是不满的;“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
D. 老哥哥临被赶走时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来说并不是表示他对主人家的不满,而是表示对自身的责备。
三、作文(60分)
20. 2021春回大地,无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春潮在这煦煦春风里澎湃不息:街上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整齐,公交少了喧哗,志愿者身影活跃……我们都以“文明无锡我有责,无锡文明我光荣”的主人翁姿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社会公德、文明出行、公益活动、诚信建设等方面书写着自己的故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请以“行走在文明的春风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课外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