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地理试题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地理试题第1页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地理试题第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北京市的阵风锋,阵风锋在经过北京市地面时会造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某山村坐落在海拔1500的高原上,过去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由于人地矛盾突出,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移民海外的高潮。海外移民不定期向家乡汇款,加上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善,该山村农业由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转变为以种植咖啡为主。图1示意1900年以来该山村常住人口数(单位:人)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1970年以后,该山村常住人口数量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
    A.年轻人口流失殆尽B.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C.对外联系逐渐减弱D.环境人口容量饱和
    2.侨汇促进了该山村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主要取决于
    ①咖啡的购买力增强②咖啡消费量增大③咖啡的收益较高④粮食购买力增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特大城市边缘乡村交通规划与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促进城市产能的溢出、居住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图2示意广州市边缘区某地不同类型村落的内外交通状况。据此完成3~4题。
    3.不同村落类型之间,每日通勤最频繁的是
    A.农耕村一旅游村B.城中村一旅游村C.城中村一工业村D.工业村一农耕村
    4.最可能发生交通拥堵状况的路段是
    A.①B.②C.③D.④
    玉龙雪山冰川公园观景栈道位于27°N,海拔约4600m,地处雪线附近。栈道悬空架设,全长约500。图3示意2021年4月初在玉龙雪山冰川公园观景栈道拍摄的景观。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景观范围内的积雪厚度差异主要取决于
    A.海拔B.土质C.坡向D.坡度
    6.若拍摄者7月初同一时间再次来到观景栈道,最有可能发现
    A.太阳高度角变小B.积雪覆盖增多
    C.大气能见度降低D.日落方向偏南
    雷暴天气是伴有雷击、闪电、暴雨、冰雹、大风的强对流天气,多发生在山区,强烈的垂直运动是其显著的环流特征。强雷暴过境时,湿冷空气下沉到地面并向四周流出,与低空气流交汇而形成阵风锋。图4为2006~2015年北京市阵风锋生成方位及次数玫瑰图(黑色柱长代表阵风锋的数量,灰色柱长代表同方向上触发对流新生的阵风锋次数)。据此完成7~8题。
    7.北京市的阵风锋
    A.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B.与雷暴出现时间相同
    C.必会触发强对流天气D.与雷暴出现地点相同
    8.阵风锋在经过北京市地面时会造成
    A.湿度降低B.风速增大C.气压降低D.温度升高
    森林土壤呼吸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自然来源。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树木死亡在林冠层形成的空隙。林窗的产生通常会导致局部区域小气候的改变,进而对土壤呼吸产生重要影响。图5示意海南省尖峰岭山地雨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从1月到4月,热量条件改善,但林内土壤呼吸速率变土壤呼吸速率化不大,主要是因为
    A.光照增强B.湿度减小C.森林降温D.枯落物减少
    10.根据土壤呼吸速率判断,与林内相比,林窗
    A.土壤温度更高B.微生物更多C.土壤湿度更大D.枯落物更多
    11.推测形成尖峰岭林窗的主要因素是
    A.干旱B.洪涝C.台风D.动物破坏
    琵琶村地处山西省三川河沿岸,原住民在宋代因避战而来,该村从清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都是远近闻名的手工业中心,村内古建筑众多。20世纪80年代起,琵琶村大量村民进城务工,手工业逐渐衰落。图6示意琵琶村的位置。据此完成12~13题。
    12.琵琶村初期选址考虑的首要条件是
    A.水源充足B.环境封闭C.地势平坦D.土壤肥沃
    13.琵琶村手工业的衰落主要是因为
    A.生产效率低下B.资金积累不足C.对外交通不便D.河流环境恶化
    缅因湾大沼泽(如图⑦)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北部,由高于大潮位的高位沼泽和大潮能够淹没的低位沼泽组成。障壁岛一梅岛对大沼泽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缅因湾大沼泽面积萎缩,高位沼泽和低位沼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高位沼泽和低位沼泽退化的主要表现有
    ①低位沼泽面积减小②低位沼泽面积增大
    ③高位沼泽盐度上升④高位沼泽盐度下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与缅因湾大沼泽退化原因相关的是
    A.入海泥沙增多B.海浪侵蚀减少C.梅岛面积萎缩D.全球气候变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阿什伯顿地处新西兰南岛东部,距离南岛最大城市一基督城仅一小时的车程。早期,阿什伯顿的干旱环境制约了农业发展。随着灌溉等水利设施的建设,阿什伯顿依托天然草场和气候资源成为物产丰美的农业重镇,其奶制品和肉类出口全球。由于邻近基督城,20世纪90年代阿什伯顿人口流失严重,2001年后在有效的产业政策下人口缓慢恢复。阿什伯顿发挥邻近基督城的区位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图示意阿什伯顿的地理位置。
    (1)干旱曾经是制约阿什伯顿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请说明原因。(6分)
    (2)分析阿什伯顿奶制品和肉类出口全球的有利条件。(6分)
    (3)简述阿什伯顿第三次产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图尔卡纳湖位于肯尼亚西北部半沙漠地带,为东非第四大湖泊,南北长289.7km,东西宽30~50km。图尔卡纳湖历史上曾经是外流湖,流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质时期由于地壳运动,阻隔了南部的出水口,形成了独立的内陆湖,湖中有火山口。图尔卡纳湖盛产小体螺旋藻,该藻类对生存环境要求严苛。小体螺旋藻营养丰富,当地土著居民有在该湖采摘小体螺旋藻作为食物食用、交换和售卖的传统。受制于自然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图尔卡纳湖湖水含盐量逐渐增大。图尔卡纳湖水环境的变化给小体螺旋藻带来了威胁。图⑨示意图尔卡纳湖及周边地形。
    (1)说明图尔卡纳湖适宜小体螺旋藻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2)简述图尔卡纳湖湖水含盐量增大的原因。(6分)
    (3)分析图尔卡纳湖水环境变化对小体螺旋藻的不利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风蚀坑是指松散或裸露的沙质地表经风蚀而形成的凹地,在风蚀坑的下风向伴随积沙体的发育。风蚀坑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阶段工的最高风速出现在风蚀坑出口处,风蚀坑以水平生长为主,长轴渐长;阶段Ⅱ坑体中部至积沙体前的风速最大,积沙体顶部的风速较小,致使风蚀坑深度加深、积沙体加高,以竖向生长为主。风蚀坑发育到一定阶段演化速度会衰减,无法持续扩大。图10示意风蚀坑演化两个阶段的剖面状况。
    (1)简述阶段工利于风蚀坑水平生长的条件。(3分)
    (2)推测阶段Ⅱ从坑底一丘顶一背风坡脚的沙粒粒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10分)
    (3)分析风蚀坑一积沙体规模无法持续扩大的原因。(6分)
    十堰市2022年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D 6.C 7.A 8.B 9.B 10.A 11.C 12.B 13.A 14.A 15.C
    16.(1)阿什伯顿地处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西风越过山脉下沉,增温减湿,降水较少;地形坡度大,地表水流失快,不易保存;早期水利设施落后,灌溉水源不足。(6分)
    (2)天然草场广布,草质优良,生态环境质量好,农产品品质高;当地人口少,国内消费市场小,出口量大,商品率高;距海近,海运便利,便于农产品出口;保鲜、冷藏等技术改进,使全球市场大为扩展。(答出三点,6分)
    (3)面向城市市场,发展高端蔬菜、水果、有机奶等特色农业;积极承接基督城的产业转移,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面向城市客源市场,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6分)
    17.(1)纬度低,湖水温度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湖泊面积较大,藻类生存空间广。(答出三点,6分)
    (2)入湖河流源源不断地带来盐分;无径流流出,盐分无法排出;气候炎热干旱,蒸发旺盛;火山喷发带来大量矿物质落入湖中。(答出三点,6分)
    (3)湖水盐度增大,小体螺旋藻难以适应;湖水面积萎缩,小体螺旋藻繁殖空间缩小;湖水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不利于小体螺旋藻生存。(6分)
    18.(1)风蚀坑出口处的盛行风稳定且风力强,风力侵蚀能力强,导致沟谷宽度增加;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易被外力侵蚀;积沙体高度有限,对宽度增加的阻碍弱。(3分)
    (2)从坑底到丘顶粒径变小,从丘顶到背风坡脚粒径变大。(4分)理由:坑底长期遭受风蚀,小颗粒侵蚀殆尽,残留大颗粒;从积沙体前到丘顶,风速减小,搬运能力减弱;从丘顶到背风坡脚,重力作用导致大颗粒
    向下滑落。(6分)
    (3)松散的地表物质深度有限;随着风蚀坑的加深,侧壁后退,坍塌物向坑底运移、堆积;随着积沙体增高,到达丘顶的风速越来越弱,堆积至此的沙粒越来越少。(6分)

    相关试卷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及答题卡):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及答题卡),文件包含教研室提供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地理239C答题卡pdf、地理239C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教研室提供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地理239C答案pdf、地理239C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