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频真题解析】2022年中考数学三年真题模拟 卷(Ⅱ)(精选)
展开
这是一份【高频真题解析】2022年中考数学三年真题模拟 卷(Ⅱ)(精选),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如图所示,,,,,则等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数学三年真题模拟 卷(Ⅱ)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已知二次函数y=x2﹣2x+m,点A(x1,y1)、点B(x2,y2)(x1<x2)是图象上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x1+x2<2,则y1>y2 B.若x1+x2>2,则y1>y2C.若x1+x2<﹣2,则y1<y2 D.若x1+x2>﹣2,则y1>y22、若,则代数式的值为( )A.6 B.8 C.12 D.163、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板按下图方式摆放,若,则( )A.52° B.53° C.54° D.63°4、某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形状可能是( )A.圆柱 B.球 C.正方体 D.长方体5、如图,表中给出的是某月的月历,任意选取“U”型框中的7个数(如阴影部分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研究,发现这7个数的和不可能的是( )A.78 B.70 C.84 D.1056、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0 B. C. D.3.14159267、将正方体的表面分别标上数字1,2,3,并在它们的对面分别标上一些负数,使它的任意两个相对面的数字之和为0,将这个正方体沿某些棱剪开,得到以下的图形,这些图形中,其中的x对应的数字是﹣3的是( )A. B.C. D.8、如图所示,,,,,则等于( )A. B. C. D.9、如图,在△ABC和△DEF中,AC∥DF,AC=DF,点A、D、B、E在一条直线上,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EF的是( ).A. B.C. D.10、筹算是中国古代计算方法之一,宋代数学家用白色筹码代表正数,用黑色筹码代表负数,图中算式一表示的是,按照这种算法,算式二被盖住的部分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正方形ABCD中,将边BC绕着点C旋转,当点B落在边AD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E处时,∠AEC的度数为_______2、如图,三角形纸片中,点、、分别在边、、上,.将这张纸片沿直线翻折,点与点重合.若比大,则__________.3、若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是完全平方式,则k=____.4、不等式﹣5+x≤0非负整数解是____.5、如图,在一条可以折叠的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3,以点C为折点,将此数轴向右对折,若点A折叠后在点B的右边,且,则C点表示的数是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校积极探寻更为合理的学生评价方案.班主任石老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采取的是量化积分制.下面统计的是博学组和笃行组连续八周的量化积分,并将得到的数据制成如下的统计表:量化积分统计表(单位:分)周次组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博学组1214161414131514笃行组131115171618139(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博学组 1414 笃行组14 8.25(2)根据量化积分统计表中的数据,请在下图中画出笃行组量化积分的折线统计图.(3)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请你对这两个小组连续八周的学习生活情况作出一条简要评价.2、阅读下面材料:小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请画一个,使与互补.小钟是这样思考的:首先通过分析明确射线在的外部,画出示意图,如图2所示;然后通过构造平角找到的补角,如图3所示;进而分析要使与互补,则需;因此,小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反向延长射线得到射线,利用量角器画出的平分线,这样就得到了与互补.(1)请参考小钟的画法;在图4中画出一个,使与互余.并简要介绍你的作法;(2)已知和互余,射线在的内部,且比大,请用表示的度数.3、如图,,,,求的值.4、已知点,则点到轴的距离为______,到轴的距离为______.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由二次函数y=x2﹣2x+m可知对称轴为x=1,当x1+x2<2时,点A与点B在对称轴的左边,或点A在左侧,点B在对称轴的右侧,且点A离对称轴的距离比点B离对称轴的距离小,再结合抛物线开口方向,即可判断.【详解】解:∵二次函数y=x2﹣2x+m,∴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x1<x2,∴当x1+x2<2时,点A与点B在对称轴的左边,或点A在左侧,点B在对称轴的右侧,且点A离对称轴的距离比点B离对称轴的距离大,∴y1>y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灵活应用x1+x2与2的关系确定点A、点B与对称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D【分析】对已知条件变形为:,然后等式两边再同时平方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已知条件可知:,上述等式两边平方得到:,整理得到:,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恒等变形,完全平方公式的求值等,属于基础题,计算过程中细心即可.3、B【分析】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A【分析】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矩形,俯视图是圆,可以想象出只有圆柱符合这样的条件,因此物体的形状是圆柱.【详解】解:根据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以及左视图都为矩形,俯视图是一个圆,则该几何体是圆柱.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形状,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熟悉简单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是解本题的关键.5、A【分析】设“U”型框中的最下排正中间的数为x,则其它6个数分别为x-15,x-8,x-1,x+1,x-6,x-13,表示出这7个数之和,然后分别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U”型框中的最下排正中间的数为x,则其他6个数分别为x-15,x-8,x-1,x+1,x-6,x-13,这7个数之和为:x-15+x-8+x-1+x+1+x-6+x-13=7x-42.由题意得:A、7x-42=78,解得x=,不能求出这7个数,符合题意;B、7x-42=70,解得x=16,能求出这7个数,不符合题意;C、7x-42=84,解得x=18,能求出这7个数,不符合题意;D、7x-42=105,解得x=21,能求出这7个数,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掌握“U”型框中的7个数的数字的排列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B【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叫做有理数,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是无理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3.1415926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掌握无理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7、A【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求出各选项的x的值即可.【详解】解: A.x=-3B.x=-2C.x=-2D.x=-2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8、C【分析】根据“SSS”证明△AOC≌△BOD即可求解.【详解】解:在△AOC和△BOD中,∴△AOC≌△BOD,∴∠C=∠D,∵,∴=3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D【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AC∥DF,∴∠A=∠EDF,∵AC=DF,∠A=∠EDF,添加∠C=∠F,根据ASA可以证明△ABC≌△DEF,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AC=DF,∠A=∠EDF,添加∠ABC=∠DEF,根据AAS可以证明△ABC≌△DEF,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AC=DF,∠A=∠EDF,添加AB=DE,根据SAS可以证明△ABC≌△DEF,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AC=DF,∠A=∠EDF,添加BC=EF,不可以证明△ABC≌△DEF,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SAS、ASA、AAS和HL.10、A【分析】参考算式一可得算式二表示的是,由此即可得.【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图中算式二表示的是,所以算式二为 所以算式二被盖住的部分是选项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理解筹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或【分析】分两种情况分析:当点E在BC下方时记点E为点,点E在BC上方时记点E为点,连接,,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由正方形的性质得,,由旋转得,,故,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求角即可.【详解】如图,当点E在BC下方时记点E为点,连接,∵点落在边AD的垂直平分线,∴,∵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绕点C旋转得,∴,∴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当点E在BC上方时记点E为点,连接,∵点落在边AD的垂直平分线,∴,∵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绕点C旋转得,∴,∴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由折叠可知,由平角定义得 + =120°,再根据比大,得到 - =,即可解得的值.【详解】解:由折叠可知,∵ + + =180°,∴ + =120°,∴ =120°-,∵比大,∴ - =,即120°- - =解得 =,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平角的定义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相应的性质和解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3或1【分析】根据这个基础,结合安全平方公式有和、差两种形式,配齐交叉项,根据恒等变形的性质,建立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二次三项式是完全平方式,∴=或=,∴或,解得k=﹣3或k=1,故答案为:﹣3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正确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有和与差两种形式是解题的关键.4、0,1,2,3,4,5【分析】先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根据x的取值范围求出符合条件的x的非负整数解即可.【详解】解:移项得:x≤5,故原不等式的非负整数解为:0,1,2,3,4,5.故答案为:0,1,2,3,4,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正确解不等式,求出解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不等式应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分析】根据A与B表示的数求出AB的长,再由折叠后AB的长,求出BC的长,即可确定出C表示的数.【详解】解:∵A,B表示的数为-7,3,∴AB=3-(-7)=4+7=10,∵折叠后AB=2,∴BC==4,∵点C在B的左侧,∴C点表示的数为3-4=-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见解析(2)见解析(3)博学组的学生学习生活更好【分析】(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题目所给数据画出对应的折线统计图即可;(3)可从众数和方差的角度作评价即可.(1)解:由题意得博学组的平均数,∴博学组的方差把笃行组的积分从小到大排列为:9、11、13、13、15、16、17、18,∴笃行组的中位数,∵笃行组中13出现的次数最多,∴笃行组的众数为13,∴填表如下: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博学组1414141.25笃行组1414138.25(2)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3)解:由(1)可知,博学组和笃行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相同,但是博学组的众数大于笃行组的众数,博学组的方差小于笃行组的方差,∴可知博学组的学生学习生活更好.【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画折线统计图,用方差和众数作出评价等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1)图见解析,作法见解析(2)或【分析】(1)先通过分析明确射线在的外部,作(或)的垂线,再利用量角器画出(或)的平分线即可得;(2)分①射线在的外部,②射线在的内部两种情况,先根据互余的定义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1)解:与互余,,,射线在的外部,先作(或)的垂线,再利用量角器画出(或)的平分线,如图所示: 或(2)解: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如图,当射线在的外部时,和互余,,比大,,即,,射线在的内部,,;②如图,当射线在的内部时,射线在的内部,,,和互余,,,比大,,,即,,解得,综上,的度数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垂线和角平分线、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较难的是题(2),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3、6【分析】由全等的性质可知AC=EF,进而推得AE=CF,故.【详解】∵∴AC=EF∵∴AE=CF∴【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周长及面积相等.4、2 3 【分析】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据此即可得答案.【详解】∵点的坐标为,∴点到轴的距离为,到轴的距离为.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5、ab,1【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和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a,b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当,时,原式=【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混合运算,需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及符号的处理,也需要对通分、分解因式、约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频真题解析】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中考数学三年真题模拟 卷(Ⅱ)(精选),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三阶幻方的一部分,其每行,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在,,,中,最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频真题解析】2022年唐山迁安市中考数学三年真题模拟 卷(Ⅱ)(精选),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计算3.14-的结果为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频真题解析】2022年最新中考数学模拟真题测评 A卷(精选),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等式+1<的负整数解有,计算12a2b4•÷的结果等于,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