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课时训练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一套)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和丙
B.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
C.当大量甲的固体中含有少量固体丙时,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t2℃下甲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则可析出晶体质量为30g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C.t3℃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采取冷却的方法提纯A
D.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会有晶体析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100g98%的浓硫酸加入400g水稀释能得到19.6%的稀硫酸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C、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6、属于溶液的是
A.珍珠奶茶 B.生理盐水 C.蒸馏水 D.石灰浆
7、下列探究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是
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B.利用红磷和白磷探究燃烧的条件
C.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8、发生结晶现象的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如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填“大”或“小”);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
②t2℃时,将60g的甲、乙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能形成的饱和溶液是______物质。
③将t1o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o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_(填“﹥”“﹤”“=”)乙。
(2)欲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1%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列式即可)。
2、下表是NaCl、CaCl2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100gH2O) | NaCl | 36.0 | 36.6 | 37.0 | 38.4 |
CaCl2 | 27.6 | 39.8 | 41.4 | 43.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C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
(2)使接近饱和的CaCl2溶液变为饱和,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3)经测定,35克某NaC1样品中含CaCl24.3克。现设计如下实验提纯NaC1:
1.甲中清液是NaCl的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乙中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点时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列式即可);X较合理的取值是______。
A.100 B.95 C.90 D.80
理由是______。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写出一种方法)。
4、小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填序号),小红发现实验操作步骤不完整,应补充的是_____。
(2)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g.
(3)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4)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中混有不溶性杂质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
(5)把50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g。
5、下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___________gNaCl,需加水___________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出的溶液的溶质质量数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某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24g“石头纸”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向其中逐渐加入100g稀盐酸,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1)“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
(2)样品与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3)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2、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原理为Zn+H2SO4=ZnSO4+H2↑。某同学取锌粒13g,加入2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12.6g。试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向 100 克 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100 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34.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下图是我县某校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溶液时的实验操作留影。请你也参与到实验中来。
(1)计算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mL。
(2)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溶解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4)若使10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通常采用的操作方法是:①增加蔗糖,②蒸发水。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方法并计算出具体数值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6、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9.8t硫酸溶液(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1.5t废铁屑完全反应(假设废铁屑内其它物质不与硫酸反应,且杂质不溶于水),试计算:
(1)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2)计算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7、为测定一瓶久置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电子天平示数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为了测定一种钢样品的含量,小明称取了12.8g钢样品,投入装有20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样品中的其他物质不与酸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称量,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9、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并计算:
(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是______g。
(2)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厂生产的纯碱是否属于优等品(国家规定:优等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2%),设计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1)方案一:称取样品10.65g,加水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9.70g.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______判断该厂的产品是否属于优等品.(杂质可溶于水且不与氯化钡反应)
(2)方案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准确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也可计算样品的纯度。该装置中仪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但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所测的碳酸钠的纯度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装置气密性良好)(写一条即可)。
2、下面是某小组进行的“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实验探究,请你完成探究报告。
(探究实验)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
(实验步骤)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到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部分Ca(OH)2未溶。
(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
(实验步骤)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二支试管中,再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部分KNO3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___________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3、氢氧化铜固体受热分解能得到两种氧化物,一种为固体,另一种是无色液体。某化学活动小组为确定这种固体产物是什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假设》:生成的固体产物 ①可能是氧化亚铜(Cu2O)(红色) ;
②可能是 ___________ 。
《设计实验》:小明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反应制得氢氧化铜,放入试管中,使其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如下图),观察到蓝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请指出仪器名称: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
《推测结论》:猜想 ______ 成立。
《形成结论》:写出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阅资料》知:(1)此黑色固体可用氢气还原,则小明选择下列 ________ 装置进行实验;
(2)已知Cu2O有如下性质:Cu2O+H2SO4=Cu+CuSO4+H2O ,在用氢气还原黑色固体后得到的铜中常混有少量Cu2O,取此Cu和Cu2O的混合物共10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 过滤得9.5g固体,则此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
《拓展与思考》:小华也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但得到的沉淀不呈蓝色,而是浅绿色的;他又将此浊液加热直至沸腾,观察不到有分解变黑的迹象。为什么?小华查找资料得知,该浅绿色沉淀物是溶解度极小的碱式硫酸铜,其化学式为Cu4(OH)6SO4,同时还生成硫酸钠;此浅绿色沉淀能与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则碱式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请帮小华写出生成浅绿色沉淀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
小华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浅绿色沉淀中含有硫酸根, 于是将沉淀过滤、洗涤,把沉淀再溶解在足量的无色溶液A中,取所得溶液滴加无色溶液B,若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则表示原浅绿色沉淀中有SO,试推测:(1)无色溶液A的化学式是 _______ ,无色溶液B的化学式是 ____ ;
(2)写出产生白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4、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
①锌皮中含有少量的铁
②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12和NH4Cl等组成
③有关数据见下表
温度/p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NH4C1 | 29.3 | 37.2 | 45.8 | 55.3 | 65.6 | 77.3 |
ZnC12 | 343 | 395 | 452 | 488 | 541 | 614 |
(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图2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
(1)溶液A中溶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 ___________。
(2)欲从固体M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
(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 生成。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 E 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________种溶质。
(3)若将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__0.2g(选填“<”、“>”或“=”)。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随堂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3.2 溶液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3.2 溶液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