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二节 气候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节 气候教案,共3页。
气候课题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课型普通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课标解读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导学目标1、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析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3、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难点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策略复习 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考了解学生对上节课地理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复习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出对我国地形的学习思考、回忆,组内互助,并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学过的内容比较久,学生会遗忘部分内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研习 二、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3、根据气候干湿情况,可将我国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4、降水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 1、 阅读教材p34页图2.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 阅读教材p35页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分析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阅读教材p36页图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说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为那几类?分别是什么? 4、阅读教材p37页,完成活动题1、2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4页内容,并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教师选定一名学生进行汇报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5页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分析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巡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学生完成学案情况。 学生按学案问题对p34页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并对问题作出明确的答案。 学生按学案中的提示进行阅读图2.20分析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学生可能混淆温度和降水特点,教师要及时纠正。 精习 知识梳理:(见课件)知识运用:1、知识应用 2、趣味检测 (见课件)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落实知识,总结提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结对互考,进一步落实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根据气候干湿情况,可将我国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展示,注意时间和地区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东西干湿差异显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