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6781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1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6781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1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6781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实际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破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课标与教材概念体系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程度等高线地形图1.34地面高度的计算,1.35等高线示意图,1.36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读图识别,读图判读,读图估算,读图绘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破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分层设色地形图1.42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读图识别,读图判读,读图估算,读图绘图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地形剖面图1.43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读图识别,读图判读,读图估算,读图绘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能力目标: 3、初步培养使用等高线地形图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的意识提高热爱地理课堂的情感。 学情分析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等高线地形图又是比较抽象,所以本节课必须借助教具、课件等辅助手段进行(这是本节教材的必要手段)。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新划出来的一节,而且把原来阅读材料和活动中的内容变为正文部分,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对地图的运用方面更加重视。等高线地形图又是比较抽象,所以本节课必须借助教具、课件等辅助手段进行(这是本节教材的必要手段)。教学目标3、初步培养用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程设计特别注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理,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在“发现”中获得地理兴趣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因此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教学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教学方法与媒体:读图分析法、讲解法、综合归纳等教学方法。通过观察等高线模型、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全面感知,突破本节难点。课前准备: 教学器材:计算机、等高线模型、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问题导入:大屏幕出示:1、 同学们知道世界最高峰叫什么?它有多高?这个高度是什么高度?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 2、“世界屋脊”指的是什么地方?有多高?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2、 过渡:大家阅读的这张地图,叫地形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阅读地形图。学生活动:学生可以阅读书后边的地形图,相互商量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 地形图的判读1、 地面高度的确定2、 画板图:3、 4、 一、给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 两地点的海拔高度之差——相对高度请学生说出:1、 甲乙两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 2、标出甲点与乙点的相对距离3、 过渡:地面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可以测量出来,怎样表示在地图上呢?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上标有高度,如50米,1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叫等高距(等高距是垂直距离);多条等高线组成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形状各式各样,它反映不同的地形部位。教具演示: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制成的 学生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图过程1、认识陡坡和缓坡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思考: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3、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顶闭合的圆圈,高度由外向内增加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陡崖:等高线重叠加强练习,让学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熟悉海拔、山体的不同部位及如何辨别方向等知识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1: 50000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00米500米.(2)甲山在乙山的 东南东南方向.(3)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 海拔海拔高度.甲山顶与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100100米.(4)图中山坡E和F的坡度相比,坡度较陡的是 FF,原因是 F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F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5)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名称分别是:A 山脊山脊,B 山谷山谷,C 鞍部鞍部,D 陡崖①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越易于爬山;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越难于爬山。小结并板书:地形图的判读 课后记:个人认为,这节课是一节非常有难度的课,效果不太理想。因为初中生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立体空间的想象能力很差,往往不能把等高线图和现实中的地形联系起来。之前我对知识点的处理办法就是鼓励学生看课本上的例图,并记住山体部位的名称,也可以说是按图索骥吧但是这样学生不能理解数值与地表凹凸形态的联系 学案引导:一、基础知识梳理。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距离,称为海拔,又叫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 距离,叫做相对高度。2.等高线就是: 等深线就是:3.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表示地面的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山地地形的五种不同部位的名称和特点山顶:等高线数值越来越 ,由黑三角表示。山脊:在实际生活中为线或棱,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低处。山谷:与山脊相反,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 。 陡崖:等高线集中在一起的地方。2.五种地形的判读(看图1.30)找一找各自的特点。地形类型海拔高低地表起伏特征举例山地较高(>500米)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喜马拉雅山高原较高(>500米)坦荡,起伏不大青藏高原平原很低(<200米)平坦广阔东北高原丘陵较低(<500米)相对高度不大,坡度和缓江南丘陵盆地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3.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通常情况下,蓝色表示 ,黄色表示 ,绿色表示 ,棕色表示 。4.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完成活动3)三、实际应用1.暑假里王明要去北京爬长城,请帮他选择必须的地图,并说明理由。如:交通图有助于选择乘车路线, 2.小李周末和同学去野外爬山,应当用到哪种地图? 3.地图的分类了解。阅读19-21页 合理练习,更进一步1.判读下列图显示的是山地地形的哪一部分。 2.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平原B.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C.地图的上方总是表示北方D.等高线闭合的地区都是山地3、某同学想了解我国发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基地——酒泉在什么地方应查阅 ( )A.中国政区图 B.城市导游图 C.中国气候图 D.世界政治地图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五),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拟开辟CB、DB两条登山线路。修筑这两条线路各有什么优缺点? (2)该地计划在A、B两山顶之间架设高山缆车,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米,那么从A山顶乘缆车到B山顶大约需要多少分钟?5.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九),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①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②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_______方向。③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