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与教材的关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媒体,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 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了三个框题:“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的运动”。在第一节介绍了海陆轮廓、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之后,学生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本节教材以海陆的变迁为主题,就上述议题展开探讨,着重阐明了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的一些基本观点,因此这节课是第一节的延续和深化。
二、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知识体系 | 行为条件 | 行为动词 | 行为程度 |
沧海桑田 | 图2.14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图2.15荷兰的围海大坝
| 读图
读图 | 直观认识海陆的变迁 |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 图2.17难道仅仅是巧合 图2.18大陆的漂移 P40页活动 P41页阅读材料 | 读图
读图 阅读 |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
感受科学家求真探索的精神,体验探索知识的快乐 |
板块的运动 | P41页文字部分
图2.22六大板块分布示意 图2.23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图2.24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 | 阅读
读图
读图
读图 |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认识六大板块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说出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 |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后,对海陆的分布特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读图能力也有所提高,接着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吗?是怎么变化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本节课自然流畅。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也发现,初一的孩子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非常高涨,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主动的阅读地图,遇到了难的问题还要彼此讨论交流,这些都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 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寻求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六大板块分布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图 ,使学生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用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寻求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媒体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讲述沧海桑田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 沧海桑田
展示图片
活动设计:让学生阅读课本文字资料,讨论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并分析上图体现的是哪种因素对海陆分布的影响。
二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七大洲和四大洋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1 展示图片: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张图的理解。
设计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同时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阅读材料:请学生读完后谈谈你的感想
目的:感受科学家求真探索的精神
3 读图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
请学生小组内描述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
4成长平台:运用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三 课堂小结
组内交流自己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四 作业布置
完成世纪金榜和填充图册的相关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质教案,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秀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