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下载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6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下载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6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下载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6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下载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下载,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下载(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如图是同学们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部分装置图,向烧杯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白磷被引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和水反应是放热的B.该实验说明燃烧不需要氧气C.生石灰和水反应是分解反应D.可燃物燃烧要降低其着火点2、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中的H2通过灼热CuOB鉴别MnO2粉末和木炭粉分别加水搅拌C检验CO2中混有HCl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将铁片和银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A.A B.B C.C D.D3、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B.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生石灰与水反应 D.木炭与氧气反应4、已知反应:X+CuO→Cu+Y(反应条件已省略),X、Y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小于YC.常温下,X、Y一定是气体D.若X是单质,则Y一定是氧化物5、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B.厕所清洁剂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C.厨房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减小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6、下列常见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潮解 B.乳化 C.溶解 D.指示剂变色7、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有下列两种途径: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质量相等,则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1) (2)A.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不同 B.消耗铁的质量相同C.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不同8、下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气体(不考虑尾气处理),该装置可用于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B.锌和盐酸制取氢气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氧化钙和浓氨水制取氨气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他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1)它们的水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___________;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2)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的浓盐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浓硫酸有 ___________性,实验室可用作气体干燥剂。(3)不同的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2、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资料)氧化铜能与常见的酸反应。它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1)实验I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检验。(2)小红认为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认为可以简化实验,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①实验操作②实验现象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溶液。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__色。 3、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O、Ca、Na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1)工业上可用于制造肥皂的碱_____;(2)常用于冶金工业的化合物_____;(3)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4、将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过一段时间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铁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5、把生锈的铁钉放在足量的稀盐酸中,刚开始可以看见的现象是________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过一会又可以看见的现象是_______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如果需要你去进行操作应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多少?2、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质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只含有Fe2O3、Fe)(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已知烧杯中装有200g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其中含硫酸铜4.8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氧化铜,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氧化铜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计算:(1)m=_______g。(2)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4、向一定质量的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66.9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蓝色沉淀。请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向10 g氯化镁溶液中不断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12+2NaOH=Mg(OH)2↓+2NaC1,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2)计算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6、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20g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40g。(1)如图中a、b、c三溶液能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溶液,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是______溶液,b溶液中微粒有 (写微粒符号)。(2)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下同)(3)求c点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7、为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取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当溶液的pH=7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36.5g。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8、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202020202020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144.5164.5179.6189.8200220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00mn9.80计算:(1)上述表格中m=_______,n_______。(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g?9、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2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并计算:(1)a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2)当pH=7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下同)(3)计算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铝与盐酸的反应。实验时观察到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出现灰色沉淀。(实验一)数字化实验探究铝和稀盐酸的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箔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1)图中0s~50s温度和压强均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用文字表示),50s~100s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2)图中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实验二)探究灰色固体的成分(查阅资料)①铝粉在颗粒较小时呈灰黑色:铝能与氢氧化钠和水共同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②氯化铝固体为白色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提出猜想)猜想1:灰色固体是铝;猜想2:灰色固体是氯化铝;猜想3:灰色固体是______。(实验探究)将反应后的残留物过滤、洗涤、干燥后,完成如下实验。实验序号1234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微量气泡产生,固体溶解有少量气泡产生,固体溶解 固体部分溶解(解释与结论)(3)实验2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少量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结合实验1和2可以判断灰色固体中含有______。(4)由实验3和4可以判断灰色固体中还含有氯化铝,则实验3的现象是______。综合上述分析,猜想3正确。(实验三)探究盐酸浓度对灰色固体产生量的影响取0.09g铝箔和5mL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实验序号123盐酸浓度4.0%2.8%1.4%灰色固体产生量出现灰色沉淀出现少量灰色沉淀出现极少量的灰色沉淀(解释与结论)(5)实验三的结论是______。(交流与反思)(6)为了进一步探究灰色沉淀的出现是否与盐酸中的Cl-有关,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______。2、同学们对三星堆遗址的Ⅱ号青铜神树(如图 1)展开研究性学习。(查阅资料)科研人员对Ⅱ号神树的树座进行过如下测定:①用光谱仪测定金属材料成分,得到如下数据:含 Cu 75.1%,含 Sn 5.6%,含 Pb 16.2%。②用 X 射线衍射仪测定树座外侧铜锈成分,得出该处铜锈由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氯化铜[Cu2(OH)3Cl]组成。(分析研究)(1)铸造铜树时,在铜中加入锡和铅会使材料的熔点______(选填“降低”、“升高”)。(2)考古学家从保护铜制品的角度出发,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 2 所示。①Cu2(OH)3Cl 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______(选填“氯化物”或“CO2”)密切相关。②Cu2(OH)3Cl 属于有害锈,原因是______。③出土青铜器的包装不能用某些会挥发出酸性物质的木材,原因是______。(3)文献显示,Cu2(OH)3Cl 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白色不溶于水的 CuCl 固体,将腐蚀文物置于敞口的 Na2CO3溶液中浸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的化学式为______。(实验探究)同学们用 Cu2(OH)2CO3和 Cu2(OH)3Cl 组成的混合物,采用如图 3 的实验装置来模拟测定铜锈中的 Cu2(OH)3Cl 含量。实验步骤如下:已知: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②;a.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b.准确称取 1.2g 样品。c.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且量气管液面在 20mL 刻度处。d.将注射器中药品全部注入锥形瓶,充分反应。e.冷却到室温。f.再次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读数为 182mL。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 A 中固体混合物已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2)装置 C 中植物油的作用______。(3)实验状况下,每 44g CO2的体积为 22.4L。求混合物中 Cu2(OH)3Cl 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推理过程)(4)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 Cu2(OH)3Cl 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A.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回升B.步骤 c 中平视刻度,步骤 f 中仰视读数C.步骤 f 中没有调节两边液面相平就读数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步骤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色。步骤二:将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的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思考拓展(1)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查阅资料:Ⅰ酚酞溶液在不同pH时的颜色变化情况如下:pH颜色无色粉红色红色Ⅱ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兴趣小组据此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该对比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2)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无_______色沉淀生成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继续探究(3)下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4、在学习“酸和碱”后,小芳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提出疑问1)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实验)小芳同学将点燃的硫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提出疑问2)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小芳同学解答下列问题:(1)请结合下列图示中的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实验操作:___________。(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你认为以下试剂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浓盐酸 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