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A4打印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A4打印版】,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A4打印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含泥沙)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1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D.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2、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B. 恒温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D.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化铜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氧化物一定都是化合物C.物质燃烧一定都需要氧气 D.混合物一定含多种元素4、向盛有等量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某固体物质10g、25g、25g,如图甲所示是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是该固体物质和另一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X、Y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Y代表该固体物质,X代表另一种固体物质D.分别将100gX、Y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到的溶液质量:Y>X5、下列探究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是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B.利用红磷和白磷探究燃烧的条件C.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6、属于溶液的是A.蒸馏水 B.矿泉水 C.泥沙水 D.油水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D.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则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8、打卤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面食,调料“卤”的做法是将各种食材、调味品加入水中熬煮而成,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A.木耳 B.韭菜 C.鸡蛋 D.食盐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_____;(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此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3)将t1℃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4)t2℃时,将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填一种方法),变为不饱和溶液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会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或 “不确定”)。2、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1)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使用液氢作为燃料,实现零碳排放,践行“绿色冬奥”理念。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泰州为举办省运会新建了许多场馆,使用了大量铝制品材料。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3)家庭厨房中用洗洁精清洗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作用。(4)农业上配制100kg,15%的食盐溶液用来选种,需要食盐____kg。(5)生铁和钢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____不同。(6)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一般用氯气(Cl2)杀菌消毒,标出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7)氧气的工业制法为分离液态空气法,则氮气的工业制法为____。3、海水中含有多种物质,某地海水中主要物顶含量如表1,表2为相关物质溶解度。表1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含量物质每100g海水所含质量水96.5氯化钠2.7硫酸钠0.2……表2温度(℃)20100氯化钠溶解度(g/100g水)36.039.8硫酸钠溶解度(g/100g水)20.242.5(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硫酸钠的溶解度(填“>”“=”或“<”);(2)10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100g水;(3)晒干100g上述海水,所得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所得固体中提纯氯化钠,进行如下操作。(4)步骤1的名称为______;(5)如图表示步骤3过程中蒸发时间和析出固体的关系,由此可知,步骤2蒸发后所得氯化钠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6)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钠,理论上蒸发掉的水的质量约为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2)A 、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3)t1℃时,A 、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把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任写一条)。5、溶液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石灰水,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方法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200g盐酸溶液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求:(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 )(1)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现有14.9克纯碱样品(含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缓慢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克。(2)所用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是_____?3、三吉台中学初四化学兴趣小组对阁山的石灰石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中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162.8n(1)上表中n的数值是多少?(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回答下列问题(1)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____kg。(2)要配制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5、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9.8t硫酸溶液(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1.5t废铁屑完全反应(假设废铁屑内其它物质不与硫酸反应,且杂质不溶于水),试计算:(1)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2)计算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某浓盐酸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则:浓盐酸(HCI)500mL浓度(质量分数)36%密度1.2g/cm3(1)该瓶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克。(2)取100mL 该浓盐酸与500 mL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3)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3.6%的稀盐酸,需该浓盐酸质量为多少克?7、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黄铜是铜锌合金),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图示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2)生产氢气的质量。(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8、某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24g“石头纸”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向其中逐渐加入100g稀盐酸,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1)“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2)样品与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3)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9、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g?需水多少g?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提炼证据、进行推理、形成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1)学习化学概念“饱和溶液”——实验“KNO3溶于水”(实验用品)KNO3(研磨处理)、水、玻璃棒、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等。(实验探究)在室温20℃下,向小烧杯中加入20mL水,按下表中设计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推理实验结论I加入2gKNO3,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溶质Ⅱ再加入5gKNO3,搅拌部分溶解_____Ⅲ加热,搅拌_____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Ⅳ再加入5gKNO3,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Ⅴ放在冷水的大烧杯中冷析出晶体一定形成饱和溶液KNO3可用_____的方法结晶增加溶剂的质量,可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Ⅵ_____,搅拌全部溶解一定形成不饱和溶液(实验反思)①KNO3预先研磨处理的目的是_____。②实验步骤_____(填实验序号,下同)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③比较实验步骤 _____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可得出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另一种方法,即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2、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硝酸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药品器材)水、硝酸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水的体积所加物质测量液体温度(℃)实验150 mL硝酸铵15实验250 mL氯化钙28实验3X氯化钠21实验450 mL无22(数据分析)(1)表中X为________mL。(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反思评价)(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___(可多选)。A 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 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 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3、生活中钢铁腐蚀的基本原理是形成铁-碳原电池,这一原理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铁系脱氧剂和自热暖贴。以生活中糕点中的脱氧剂质量配方(铁粉:活性炭:氯化钠=1:0.15:0.2)为参照,保持铁粉质量固定为5g,在密闭的实验环境中,使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铁-碳原电池反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探究铁-碳原电池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1:探究不同种类的炭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编号铁粉/g炭粉/g氯化钠/g1-150.75(活性炭粉)11-250.75(石墨粉)1实验2:探究不同用量的活性炭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编号铁粉/g活性炭粉/g氯化钠/g2-15012-250.7512-351.5a实验3:探究不同用量的氯化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编号铁粉/g活性炭粉/g氯化钠/g3-150.7503-250.7513-350.752(解释与结论)(1)钢铁腐蚀是铁、水和________共同作用。(2)实验1中使用活性炭粉比石墨粉吸氧效果更好,推测其原因是______。(3)实验2-3中 a =_____ g。(4)实验3的结论是_______。(反思与评价)(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A铁在氯化钠溶液中比在水中腐蚀速率更快B在铁—碳原电池中,加入活性炭粉是加快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C在铁—碳原电池中,活性炭粉和氯化钠的质量越多越好D这个实验目的之一可以配制出效果更好的脱氧剂(6)放置一段时间的脱氧剂,检验其是否完全失效的方法是________。4、某校同学们开展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1)某同学设计不同实验方案,验证铁和铜两种金属活动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分别取等量的铁片和铜片于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________铁比铜活动性强②________________(2)某小组做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该反应很剧烈,还观察到试管内产生“白雾”,即对“白雾”进行如下探究:反应过程中,“白雾” 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可听到爆鸣声,但试管没有爆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大家只听见氢气燃烧的爆鸣声而没有看见火焰,小组讨论如何实现氢气持续地燃烧并看见淡蓝色火焰呢?[查阅资料]水蒸的存在,对氢气燃烧火焰的传播有很明显的阻滞作用,即水蒸气浓度越高,火焰传播的速度越慢。[设计实验]经老师指导,同学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实验操作]取0.3 g镁条放入装有5.0 g稀硫酸的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锥形瓶中,反应开始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试管口的氢气,观察到氢气持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解释与反思]①锥形瓶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②在实验冷却恢复室温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镁条消失一段时间后试管内部产生了白色晶体。对此“意外”的现象,你的解释是________。请计算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室温下硫酸镁的溶解度为33.5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