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学生专用】

    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学生专用】第1页
    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学生专用】第2页
    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学生专用】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学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学生专用】,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学生专用】(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面粉 B.麻油 C.食盐 D.泥土2、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常加少量盐酸防止变质,若某新配制的FeCl3溶液中HCl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溶液中Fe3Cl的个数比为A.11 B.13 C.9194 D.1943、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 B.食盐 C.蔗糖 D.麻油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如图表示,以下关系界定错误的是A.合金和金属材料属于包含关系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C.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D.混合物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5、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真假黄金观察颜色B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取样,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C除去CO2中少量的CO通入氧气后点燃D鉴别N2CO2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A.A B.B C.C D.D6、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 B.蔗糖 C.食盐 D.味精7、能与水混合形成溶液的是A. B.蔗糖 C.植物油 D.粉笔灰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D.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则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一)回答下列问题(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2)40℃时,将50gKNO3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3)60℃时,向10g水中加入 Xg KNO3固体形成溶液,再降温到20℃,析出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二所示。Ⅰ、X的数值是______Ⅱ、60℃时形成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Ⅲ、该溶液降温过程中,在60℃、40℃、20℃时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Ⅵ、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50℃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40℃时,1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KNO3C20℃时,若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变D.溶液从60℃降到20℃析出的固体比在60℃时恒温蒸发90g水析出的固体多Ⅴ、实验结束后,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不能回收到 XgKNO3固体,理由是______2、下列是MgSO4KC1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温度/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MgSO433.738.944.550.654.655.852.952.2KC1.34.037.040.042.645.548.351.154.0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填)。(2)t3℃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__________乙(填“>”“<”无法确定.(3)t2℃的范围为          (填字母)。A.30-40 B.40-50 C.70-80 D.80-90(4)t3℃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        (填字母)。A.始终不变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不变后减小 E.先不变后增大3、打开汽水瓶盖是,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______;喝了汽水以后,会常常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和______有关系。4、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A.钛合金B.洗涤剂C.湿毛巾D.稀有气体E。煤F。金刚石  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可用___________切割大理石;②可用___________制得焦炭;③可用___________捂口鼻逃离火场;④可用___________制造电光源;⑤可用___________除衣服上的油污;⑥可用___________制造人造骨骼。(2)根据下列信息回答:①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有关;②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作贡献。下列可回收垃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A.塑料瓶        B.旧报纸       C.铝制易拉罐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2)t3时,在50g水中至少加入___________g乙物质才能形成饱和溶液。(3)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想变成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4)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忽略水的蒸发),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实验室用34g5%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35.2g。请计算:(1)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g(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请列式计算)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我国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利用此原理,向160kg含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得到金属铜6.4kg。请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3、为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向烧杯中加入10 g该氯化钠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滴加硝酸银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实验计算:(1)该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克。(2)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Cl+AgNO3=NaNO3+AgCl↓4、请回答下列问题。(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向世界宣布了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碳达峰是指国家整体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达到峰值。有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每年人为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420 亿吨,在这些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亿吨?(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亿吨)(2)20℃时,向 3 个盛有 100 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ABC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203650溶液质量(克)120136136①实验所得 3 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实验编号)。 ②求溶液 C 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5、环境监测部门对一造纸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其主要的污染物为NaOH。为了测定污水中NaOH的含量,他们首先把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g,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然后取50g污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硫酸至49g时恰好完全反应(假定污水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硫酸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计算:(1)2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g(2)污水中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g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象,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g(2)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7、将含杂质的铁样品7g放入盛有121.6g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刚好完全反应(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28.4g(已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1)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2)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8、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34.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9、徐州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加入10g3.0g第二次加入10g2.0g第三次加入10g1.0g第四次加入10g0.4g(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__g(2)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活动与探究)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一实验二(1)实验一目的是探究___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在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2)实验二是探究_______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________。2、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查阅资料)①锌皮中含有少量的铁 ②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12和NH4Cl等组成③有关数据见下表 温度/p020406080100溶解度/gNH4C129.337.245.855.365.677.3ZnC12343395452488541614(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图2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1)溶液A中溶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 ___________。(2)欲从固体M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 生成。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 E 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________种溶质。(3)若将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__0.2g(选填“<”、“>”或“=”)。3、下面是教材下册中“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活动与探究。请你一同完成该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固体NH4NO3固体NaOH固体加溶质前水的温度/202020溶解现象全部溶解全部溶解全部溶解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的变化温度无明显变化温度降低温度升高结论(填“放热”或吸热“)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__________③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说明NH4NO3固体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_____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填“<”或“>”或“=”符号)。4、某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测定镀锌铁皮的锌镀层的厚度,提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忽略锌镀层的氧化)(1)甲同学的方案是先用盐酸将镀锌铁皮表面的锌反应掉,通过差量计算出锌的质量,然后再由锌的密度算出锌层的体积,最后由体积除以镀锌铁皮的面积计算得到锌层的厚度。在实际操作中,甲同学的方案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_________。(2)乙同学是通过查阅资料,知道Zn(OH)2既可以与酸也可与碱反应,于是设计了如下方案:配制5%的盐酸1 L (ρ=1.025g/cm3),需取用36.5%(ρ=1.181g/cm3)的盐酸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步骤③的操作是______。若使用的镀锌铁皮的质量为28.156 g,最后称得灼烧后固体的质量为40.000g,镀锌铁皮的长5.10cm,宽5.00cm,锌的密度为7.14 g/cm3,则锌层的厚度为____________。(3)丙同学的方案是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镀锌铁皮与强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锌层的厚度。己知镀锌铁皮质量为18.200g,加入稀硫酸质量为140g,则稀硫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至少应大于__________。若改用浓盐酸,则测出锌的厚度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后,将乙同学和丙同学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他们对同种镀锌铁皮的测量结果差异很大,你认为谁的方案更加可靠呢?原因是__________。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