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免费】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免费】,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免费】(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100g98%的浓硫酸加入400g水稀释能得到19.6%的稀硫酸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C、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一定溶剂中固体溶质的溶解质量B.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C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溶解,蒸发,结晶D探究分子之间有空隙将水、酒精各50mL倒入100mL量筒中A.A B.B C.C D.D4、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面粉 B.麻油 C.食盐 D.泥土5、花生油、盐、面酱、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①花生油 ②食盐 ③面酱 ④白醋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C.t3℃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采取冷却的方法提纯AD.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会有晶体析出7、小华配制50g浓度为5%的KNO3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A.将固体放在天平右盘称量 B.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有水滴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滴洒8、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A.称量 B.溶解C.过滤 D.蒸发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赏析溶解度曲线之美(1)当______°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等于氯化钾的溶解度。(2)t1℃时,分别将25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4)t3℃时,将200g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氯化钾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质量分别为m1、m2、m3,则m1、m2、m3的关系为______(用“>”、“=”或”<”表示)。(5)某小组进行实验,X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X物质是氯化钾 B.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③>①C.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D.烧杯③中析出固体质量为25g2、 “20℃ NaCl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1)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NaCl___________。(2)20℃时,36g NaCl完全溶解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水。(3)20℃时,36g NaCl和100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其质量为___________。(4)20℃时,136g饱和NaCl溶液中含有NaCl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5)36g NaCl和100g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温度为___________。3、下表是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NaCl35.035.536.036.537.0Na2CO36.010.018.036.550.0(1)在______℃时,在10g水中能够溶解的NaCl和Na2CO3质量相同。(2)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最容易从湖中得到纯碱的季节是______(填“夏季”或“冬季”)。(3)40 ℃时,向5 g NaCl中加10 g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的溶液。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1)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乙(填“>”“<”或“=”)。(2)t2℃时,将6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3)现有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将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乙(填“>”、“<”或“=”)。(4)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5)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______。5、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1)写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并且标出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2)碘酒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3)硫酸铜中的阴离子______。(4)白酒中的溶剂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5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完全反应后,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2)求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17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锥形瓶内剩余的固液混合物(以下简称废液)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3)根据实验可知废液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所用废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5)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6)下图中可以表示H+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3、在生活中我经常食用食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食醋中溶质醋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2)醋酸这种物质由___________构成。(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4)2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3%的醋酸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4、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g?需水多少g?5、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9.8t硫酸溶液(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1.5t废铁屑完全反应(假设废铁屑内其它物质不与硫酸反应,且杂质不溶于水),试计算:(1)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2)计算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向80g15%的NaNO3溶液中加入28gNaNO3固体后,发现有8 gNaNO3未溶解,则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解题过程)7、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首次出现在人群中的一种全新病原体,目前对其所知仍然十分有限,通过对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研究分析,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如下,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很敏感,56℃持续加热30分钟,以及使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都可以有效的灭活病毒。另外,乙醚、75%的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液也可有效的灭活病毒,不过氯己定不能灭活该病毒。现嘉祥县第四中学每天需要喷洒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乙酸的消毒液,以许光皓,高晗,张明宇,晁子昂,李广杰,岳腾飞,孔凡泰,山耀凯,张潇益,朱振瀚组成的兴趣小组圆满完成任务。请你完成下面的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1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_____kg。(2)要配制1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8、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3)若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 10.8g 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9、将一定质量的大理石投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发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某小组同学向盛有MnO2的试管中加入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和水雾生成。小组同学对H2O2分解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Ⅰ.探究水雾产生的原因(进行实验)分别向三只试管中依次加入0.5gMnO2和30mL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H2O2溶液,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现象如下。溶液5%H2O2溶液10%H2O2溶液30%H2O2溶液温度变化水雾有少量水雾有较多水雾有大量水雾(解释与结论)(1)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H2O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反应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3)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Ⅱ.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方案)试验编号H2O2溶液蒸馏水催化剂温度/°C溶质质量分数I'/ mLI'/ mL① 10%1020无催化剂20② 10%10200.5gMnO220③ 10%15x0.5gMnO220(4)对比实验①②,目的是探究_______与H2O2分解反应速率是否有关。(5)实验②③,目的是探究溶质质量分数与H2O2分解反应速率是否有关,则实验③中x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 15 b 30(实验过程及分析)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完成以上实验,用压强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6)能证明溶质质量分数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有影响的证据是_______。2、某同学对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一)探究常温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1)将2支医用注射器用胶皮管连接(如图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2)取100mL蒸馏水于锥形瓶中,加热煮沸后,立刻盖上瓶塞,冷却至室温,备用。(3)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现制的纯净二氧化碳和10mL上述处理过的蒸馏水,按图1所示连接,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为13mL。可知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______体积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实验二)比较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果步骤1: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组实验中注射器内分别装有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水。步骤2: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三种试剂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测得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4)图3中曲线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5)实验时注入试剂后,烧瓶中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6)由图3中曲线可知,三种试剂中______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最好。(7)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从曲线判断“一段时间”指______(填“200”“400”或“800”)s时。3、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本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 B > 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A瓶与_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____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溶剂的质量。(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
的容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
30mL
20mL
12 mL
_____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 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4、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提炼证据、进行推理、形成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1)学习化学概念“饱和溶液”——实验“KNO3溶于水”(实验用品)KNO3(研磨处理)、水、玻璃棒、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等。(实验探究)在室温20℃下,向小烧杯中加入20mL水,按下表中设计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推理实验结论I加入2gKNO3,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溶质Ⅱ再加入5gKNO3,搅拌部分溶解_____Ⅲ加热,搅拌_____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Ⅳ再加入5gKNO3,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Ⅴ放在冷水的大烧杯中冷析出晶体一定形成饱和溶液KNO3可用_____的方法结晶增加溶剂的质量,可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Ⅵ_____,搅拌全部溶解一定形成不饱和溶液(实验反思)①KNO3预先研磨处理的目的是_____。②实验步骤_____(填实验序号,下同)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③比较实验步骤 _____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可得出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另一种方法,即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