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通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7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通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7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通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7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通用),共13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通用)(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各试剂中可用来鉴别 Ca(OH)2 和 NaOH 溶液的是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水 D.二氧化碳2、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B.a克是指加入稀盐酸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正好相同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氮气在某些食品袋内作防腐剂 B.活性炭可作冰箱的除味剂C.银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4、下列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食物苹果菠菜牛奶鸡蛋清pH2.9-3.35.1-5.76.3-6.67.6-8.0A.苹果 B.菠菜 C.牛奶 D.鸡蛋清5、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是放热反应B.转化观:氧化铁可以通过置换反应一步转化为铁单质C.守恒观:依据化学方程式,可推测X含有二种元素D.微粒观: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6、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石灰做干燥剂 B.石墨做电极C.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D.干冰做制冷剂7、物质的用途只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A.N2: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C.CO2:作灭火器 D.CaO:加热食品8、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B.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生石灰与水反应 D.木炭与氧气反应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厨房中的食品卫生、用品清洁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通过与爸爸、妈妈和同学的交流,对厨房里的卫生清洁展开了项目化研究。项目一:了解食品卫生的保障措施小晋的爸爸告诉他,市售的蔬菜、水果表面往往残留有难溶性农药,对于苹果、梨等水果,可以直接______,以避免农药进人人体;而绿叶蔬菜则可以用纯碱(Na2CO3)水浸泡。纯碱水中的溶质是______,为加快纯碱在水中的溶解速率,方法是______。项目二:了解饭后餐具的清洁方法小阳在饭后观察了妈妈清洁餐具的方法:先将食物残渣倒入网兜或漏网,该操作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操作,以防止食物残渣堵塞下水管道;然后向餐具上滴加洗洁精进行刷洗,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__;最后用清水冲洗餐具。项目三:了解厨房其他物品的清洁原理小美发现,厨房里的清洁物品还有肥皂、厨具清洁湿巾、炉具清洁剂等,她邀请小晋和小阳一起进行了研究。(查阅资料)①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可与镁离子、钙离子结合生成难溶性固体。②厨具清洁湿巾的主要原料是纯水、水刺无纺布、十二烷基糖苷,将其从包装中取出后应尽快使用,避免风干。③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可与油脂发生反应去除油污,使用时需佩戴手套操作。(讨论交流)(1)用肥皂清洗擦桌布,有时水中会产生大量浮渣,说明该水属于______(填“软水”或“硬水”)。(2)厨具清洁湿巾里对去污起主要作用的物质应该是______,该湿巾容易风干的微观原因是______。(3)配制炉具清洁剂时,氢氧化钠溶解时的现象是______,使用炉具清洁剂时需佩戴橡胶手套,这是因为______。2、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应用和创新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图甲装置用来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仪器A是一种带有刻度的滴管,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乙和图丙。(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图甲中,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3)图乙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A.b点所示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会变红色B.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C.c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比d点多D.一段时间后,溶液pH会变为0(4)图丙中,图像说明中和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3、物质溶解性口诀:酸都____,______溶水快,碱溶______,氯化物除______,硫酸盐除____,其他盐溶_____。强调:_____、____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4、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他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1)它们的水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___________;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2)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的浓盐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浓硫酸有 ___________性,实验室可用作气体干燥剂。(3)不同的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5、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厨房燃气灶中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2)生活中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 来涂抹止痒。(填序号)A.食醋(含醋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4)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物质名称)。(5)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食用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过量食用粽子会导致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中和过量的胃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6)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做_______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把这种水转化成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________水。(7)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小慧称取20g某氯化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 50g 水使氯化铜完全溶解,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钾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①,氯化铜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试计算:(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为______克?(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未标浓度的稀盐酸,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和稀盐酸的浓度,他们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水充分溶解配成118.6g溶液,然后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反应至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废水pH随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列式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A点所得的溶液过滤,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3)该硫酸厂用熟石灰处理含有硫酸的废水,该工厂每消耗1吨熟石灰可以得到0.8吨硫酸钙,下表为处理废水的各项生产成本及产品的价格:项目单价(元/吨)熟石灰400硫酸钙600辅助费用(每吨)500分析,如果该工厂每天要处理含硫酸9.8吨废水,是倒贴钱还是赚钱?___________,倒贴(或赚)了___________元。4、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质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请计算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是______?5、为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小勇同学取20g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将100g稀硫酸分为四等份依次加入其中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次序①②③④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5252525剩余固体的质量/g16a1010回答下列问题:(1)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2)上表中,a的值为_____。(3)计算该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6、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并计算:(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3)当pH=7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4)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5)若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实验所需稀硫酸,需要浓硫酸质量为________。(6)向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溶液中加入24克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7、将5g固体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为测其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上述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与18.25g此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求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8、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将10%的Ba(OH)2溶液缓慢滴入98g10%的硫酸溶液中,如图表示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1)图中的b点表示意义_______。(2)b点对应的加入10%的Ba(OH)2溶液质量为171g,若改为等质量的氢氧化钠,中和该硫酸溶液,则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性。9、现有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为了探究样品变质的情况,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1、2中的实验数据,完成以下计算:(1)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g。(2)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图2中a的数值。(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为了探究CO2和H2反应的产物并测定m1克CO2和H2的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探究,并回答问题。(查阅资料)①CO2和H2在合适的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转化为CO和H2O;②白色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为蓝色。(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装置气密性良好,B、C、E中的试剂均足量,假设每一步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反应完。实验前先通氮气一段时间,再进行测定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B装置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请写出C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写一个即可):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2)兴趣小组反思后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 CO2和H2反应生成了CO,理由是_____。(3)实验测得B、E装置增重的质量分别为m2、m3,则该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4)下列因素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____。A.先通质量为m1g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再点燃A、C处的酒精灯B.先点燃A、C处的酒精灯,再通质量为m1g 的CO2和H2的混合气C.实验结束后没有继续缓缓通氮气一段时间D.混合气体中的CO2没有反应完,有剩余E.没有F装置2、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以Cl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猜想2:氯水中的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猜想3: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猜想4: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现象A)猜想1不成立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没有褪色(实验结论II)③________没有褪色猜想3不成立现象A为_________;实验结论II为_______;实验操作③_________(反思)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某未知浓度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并闻到有刺激 性气味,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某未知浓度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④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提出猜想)甲:气体可能是 H2; 乙:气体可能是 SO2; 丙:气体可能是________。(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 A 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____。(2)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_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H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问题讨论)(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2)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填一种合理的答案)。4、蚊子、蚂蚁等叮咬人体后,会向人体注射蚁酸,使皮肤红肿、瘙痒。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兴趣,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1.甲酸的俗名叫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式为HCOOH。在隔绝空气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水和一种气体氧化物。2.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或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或铁)(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Ⅰ、(1)小组先自制了一种紫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紫薯汁_____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白醋肥皂水颜色红色绿色紫色红色绿色Ⅱ、进行实验。(2)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薯汁,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3)将镁条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生成的气体氧化物。(推断与猜想)(4)根据蚁酸中的化学式,小组同学对气体氧化物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猜想二该气体是______。(进行实验)(5)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①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③实验时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拓展延伸)(6)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肯定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A.牙膏 B.食醋 C.肥皂水 D.烧碱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