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部编版2 春夜喜雨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 春夜喜雨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内容】教科书 P XXX 内容。【教学目标】1. 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2. 了解古诗的类别及其特点。3. 反复诵读,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表达方式。4.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了解古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诗,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送元二使安西》)你了解到了什么?(这是首送别诗。当时,朝廷在新疆设立安西都护府统管西域各国,王维的好朋友元二奉命去安西都护府传达朝廷的最新旨意,故而王维为其送别。)二、自主学习1. 谁能字正腔圆地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出韵味。2. 解义。师:读得真不错,让我们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句意思,待会儿来说说诗中的大概意思。(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3. 同桌互相说说。三、品读诗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我们已把古诗基本读懂。你们的自学能力真有一手。大家看看这首诗,前两句都是写什么?(写景。)后两句呢?(抒发情感。)(一)品景。1. 谁来读读写景的句子。(生读)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看到了什么?2. 自由说。(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指导)那么多画面,作者只用两句话就精炼地写出来了。这绵绵细雨把尘土都轻轻地润湿了,杨柳也变得苍翠欲滴。多美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听了大家的朗读,我觉得渭城雨后的天空变得更加明朗,空气变得更加清新。3. 重点品“雨”“柳”之意象。春日的渭城有很多美的景物,但作者为何重点选中“雨”和“柳”呢?(这雨是绵绵细雨,绵绵不断,正如此时作者的情丝。情也似乎连绵不断,有着淡淡的忧愁;“柳”和“留”谐音,折柳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二)品酒。1. 读着后两句诗,你又看到什么?(王维与元二举杯共饮美酒的场面,王维与元二话别的情景。)(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 他们酒喝了多少?(“更”一字,体会到他们喝了很多。)3. 地点。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西出阳关到安西,安西到底有多远呢?我们看(出示简略路线图)从渭城到安西,足足有三千多公里。在当时,即便乘坐最好的交通工具也要走上半年多。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路途遥远,充满艰辛,不知何日是归期。这种难分难舍的情都尽在这两句诗中。4. 小练笔。你想此时王维举杯劝酒,他会对元二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师点评)四、课堂小结一杯酒,一生情,一个“更”字,一个“尽”字,无不浸透了诗人对朋友全部的真挚感情。我们也把这份情深深埋在心里,让我们配着音乐再来读读整首诗。【板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 景:雨、客舍、柳情:依依惜别【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上,我力求让学生感受到了送别的难舍难离。教学时按照“古诗四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从诗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读全诗,掌握节奏,读出韵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知诗人, 解诗题,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初读古诗,了解诗题,再读古诗,读通诗句,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抓诗眼,领悟深情,拓展积累,升华主题,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