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试卷(各版本)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试卷(各版本),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试卷(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图象与所属实验现象相符的是A.稀释NaOH溶液 B.镁在空气中燃烧C.铁加入稀盐酸中 D.氧气的溶解度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验满 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 D.蒸干滤液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B.铁和盐酸混合:2Fe+ 6HC1=2FeCl3+3H2↑C.检验二氧化碳:CO2 +Ca(OH)2=CaCO3 + H2OD.用稀硫酸除去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色的火焰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醋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除去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C证明溶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D测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A.A B.B C.C D.D6、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B.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一氧化碳C.分子在不断运动着D.酸雨能中和土壤的碱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7、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一些危险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 B.测定溶液的pHC.金属与酸反应 D.量取液体8、类比、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因此一氧化碳也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B.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因此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酸溶液的pH<7,因此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将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过一段时间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铁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稀氢氧化钠溶液的pH______7(填“>”“<”或“=”)。(2)请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3)当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此时在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__色。(4)在如图中用A表示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点。3、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1)图中M应为_______类物质。(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____________(3)写出一个盐酸与碱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为____________;通过分析可知,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_______(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________反应生成H2O的过程。4、为了探究金属的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试管 A 中铁钉生锈,试管 B、C 中铁钉没有生锈。通过试管 A、B 中的现象 对比,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实验 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2)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3)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向装有生锈的铁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 象是 ___________,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镁中和胃酸过多:_______;(2)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_____;(3)铜与硝酸汞溶液反应: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g样品,加入27g水完全溶解后,缓缓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试计算:(1)将100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___________ g(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5g~7.3g。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如图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01)3、向生锈的铁钉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Y)随着滴入的盐酸溶液的质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段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计算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向部分被氧化的镁带样品中,加入14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氢气0.2g。(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2)计算反应后生成氯化镁的质量。5、为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小勇同学取20g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将100g稀硫酸分为四等份依次加入其中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次序①②③④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5252525剩余固体的质量/g16a1010回答下列问题:(1)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2)上表中,a的值为_____。(3)计算该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6、某兴趣小组用10克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克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______________。(2)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7、实验室预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现取10克稀硫酸样品,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边加边搅拌,同时测定pH值,其记录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2)求该稀硫酸总溶质的质量分数。8、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多少?9、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g完全溶于90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求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_____。(2)求恰好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计箅结果精确到0.1%)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李华看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制火锅上有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③稀硫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发现问题]:李华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李华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李华的猜想依据是___________,且它们都是黑色的。[实验探究一]:请你帮助李华同学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无色液体变为蓝色,试管内最终无黑色固体剩余猜想②正确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是否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探究二]:在老师和同学的协助下,李华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步骤一:打开止水夹,在A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如图所示(图中夹持装置省略);步骤二:关闭止水夹,依次连接A→B→C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装置省略),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解释与结论]:①当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②装置A在酒精灯火焰上加一网罩,也可用于碳还原氧化铜,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步骤二实验中,B和C装置顺序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过来,原因是___________。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实验,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猜想与假设)亮亮同学认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莉莉同学认为氢氧化钠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设计与实验)亮亮同学设计了两个装置并进行实验。请你和他一起验证他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如图一,将收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______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如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莉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交流与提高)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X+H2O,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3、化学兴趣小组对“可乐除铁锈”实验展开探究。同学们将几枚生锈的铁钉放入某品牌的可乐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容器底部沉有固体物质。取出铁钉后用水清洗,铁钉恢复光亮。Ⅰ.容器底部固体成分探究(实验探究1)取出容器底部剩余的固体物质,用水清洗后干燥,分成甲、乙两份备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①用磁铁靠近固体物质甲固体物质不能被吸引固体物质中不含铁单质②将固体物质甲放入20%的盐酸中_______固体物质主要是氧化铁Ⅱ.溶液中逸出气体成分探究(猜想假设)气体中除了可乐本身含有的CO2外,可能还有H2。(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实验探究2)将逸出气体依次通过如图的组合装置。(1)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现象,证明逸出气体中含有氢气。Ⅲ.深入探究(提出问题)铁钉表面已变光亮,而容器底部有大量铁锈剩余的原因是什么?(猜想假设)①可乐太少,酸性物质量不足。②可乐酸性弱,与铁锈反应太慢。(实验探究3)取可乐与锈铁钉反应后的剩余液,测得溶液仍然呈酸性,猜想①不成立。(查阅资料)3%的稀盐酸pH约为1,某品牌可乐的pH值为3.39.质量分数为3%的稀盐酸比该品牌可乐的酸性强。(实验探究4)取另一份固体物质乙放入3%的稀盐酸中,振荡,观察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4)的不同反应现象可得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_______有关。猜想②成立。Ⅳ.废液处理将(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4)中废液混合,得到澄清溶液100.0g,通过氯离子检测仪测得氯离子质量分数为7.1%。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好在废液中加入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过滤后再将废液排放。4、学习了常见的酸、碱后,同学们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活动。(验证实验)序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溶液变红色产生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分析与结论Ca(OH)2能与指示剂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实验三、实验四无明显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继续进行探究。(探究实验)Ⅰ.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滴加___________,溶液仍为无色,证明稀盐酸和Ca(OH)2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_________完全反应了。Ⅱ.取少量实验四中的剩余溶液,滴加____________溶液(填盐类物质),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拓展延伸)同学们针对实验四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将充满CO2的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倒扣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根据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确定二者之间发生了反应。图中空白处应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总结提升)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方法证明反应发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复习试卷【各版本】,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复习试卷各版本,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试卷各版本,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