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中考试卷(学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中考试卷(学生专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中考试卷(学生专用)(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现象中含化学变化的是①蜡烛燃烧 ②铁锅生锈 ③湿衣物晾干 ④灯泡发光 ⑤蔬菜腐烂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全部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C.称量食盐 D.加热液体3、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燃烧匙4、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别的是A.食物的腐烂 B.石油的加热炼制 C.动植物的呼吸 D.农家肥的腐熟5、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 B.酒精挥发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6、下列生活现象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灯光表演 B.烟花绽放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7、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导管连接C.检查气密性 D.胶塞塞紧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馒头发霉 C.纸张粉碎 D.石蜡熔化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从下图中选择相关仪器,将其编号和名称填写在相应空格处。(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___________(2)配制溶液的容器___________;(3)量取8mL液体用___________(4)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_______;(5)若利用上述仪器进加热少量的液体需要添加的仪器是(填名称)___________。(6)若某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它操作无误),则所量水的体积比读数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下同)。若开始仰视读数为30mL,倒出一部分液体之后,俯视读数为12mL,则倒出的液体比18mL___________。上图中的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_mL。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__________mL。(2)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___________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___________(填“高”或“低”)处保持水平;某同学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按正确的方法观察,读数为15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___________5mL(填“大于”或“小于”)。3、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手心:______;(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______;(3)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4)盛装块状固体药品,试管没有横放:______。4、在横线上写明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药液_________。(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________。(3)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障。下列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是:(1)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___________。(2)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_____。(3)倒液体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_______。(4)胶头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某同学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读数仍如图甲所示,则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g。托盘天平属于计量仪器,在称量前发现指针偏左,应向_____调节_____;称量一支笔的质量,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2)图乙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4mL的液体,在图乙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俯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44mL。7、向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______色沉淀;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试管中冒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______(填物质名称)这些变化中______(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8、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2)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9、改正下图中2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_ ,___________。10、民族英雄戚继光东逐倭寇,北定边疆,而修建台州府城墙是他传奇生涯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盛行,戚继光被委以重任,到浙江台州抵御倭寇。他认为倭寇之所以猖獗,是因为他们常常采用游击战术,而对抗游击战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筑城墙防御,于是他发明了“空心敌台”以静制动防御措施,有效打击了来犯的倭寇。空心敌台是围墙而建的中空、四面开窗的楼台,守城士卒可居住在里面,并储存武器弹药以抗击来犯之敌。(1)修筑城墙时遇到了诸多难题。图纸有了,可是①材料用什么?②去哪里找?③如何防止洪水、潮水冲塌城墙?以上问题中属于化学问题的是______(填序号)。(2)青砖是修筑“空心敌台”的首选建材,制备材料来自属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的灵江。以下制作青砖的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A.从灵江中捞取淤泥 B.反复摔打成型 C.高温烧制 D.降温备用三、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某校的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的燃烧做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实验操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越来越旺,然后轻轻吹灭,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提出问题)同学们对白烟产生浓厚兴趣;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甲同学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乙同学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丙同学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收集证据)同学们进行了下列的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甲同学立即用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2)吹灭蜡烛,乙同学立即用一块干燥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色固体物质,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___。(3)吹灭蜡烛,丙同学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由此可以排除___________的猜测,排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解释与结论)(4)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_____的猜测是正确的。(5)甲同学在实验时确实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6)乙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自己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7)甲同学的反思可能是:___________。2、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小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探究二:小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的______温度最高。探究三:小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的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她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C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探究四: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小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小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小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注:一氧化碳能燃烧)。(实验探究)实验方案预期现象实验结论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______则小贝的猜想正确______则小芳的猜想正确如果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则小婷的猜想正确(结论)小芳的猜想正确。(继续探究)同学们继续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______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______(拓展延伸)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蜡烛白烟,蜡烛重新燃烧。3、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有白烟产生,于是他们进行了下面的思考与实验。(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小亮: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查阅资料)①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②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③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_____的猜想是否成立,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____。(2)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方,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_____的猜想不成立。(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的猜想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_____的猜想,因为_____。(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_____。(反思评价)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_____。4、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探究。点燃蜡烛,如图所示,向焰心斜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状态为_______态,而且有_______性。提出问题:焰心物质含有哪些成分?猜想①:焰心物质含有二氧化碳。猜想②:焰心物质含有石蜡蒸汽。实验验证: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___(填“变”或“不变”)浑浊,猜想____不成立。取一支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口插入焰心,上口用火焰靠近,不能点燃;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导管中部有白色固体凝结,猜想____成立。5、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请完成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哈过气的玻璃片上产生水雾,未哈气的玻璃片上无水雾产生______(2)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______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3)______燃烧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比空中样品中熄灭得快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少 6、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②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的石蜡固体。③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_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__,假设____________(填序号)不成立。(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填序号)_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填序号)____________,(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___________。7、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小明发现蜡烛燃烧刚熄灭时有白烟产生,于是他进行了下面的思考与实验: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1)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2)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3)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进行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______性,这是为假设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因为______。8、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不断熔化,但液态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同学们对蜡烛燃烧过程展开了探究。探究焰心所含物质:如图,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汽化。猜想①②的理由是_______(实验探究)操作现象结论①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_______猜想①成立②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白色固体物质猜想②不成立③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猜想③_(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成立,实验中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__(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白烟”__(填“能”或“不能”)燃烧。(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先受热液化,然后在烛芯汽化形成气态石蜡后才能燃烧。9、 (一)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蜡烛火焰中_______温度最高。(2)用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___,说明蜡烛燃烧时有____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____,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____生成。(3)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为____变化,蜡烛燃烧为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_______生成。(二)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请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呼出的气体_______。3.把燃着的木条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先熄灭的是_______4.对着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出现_______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_______,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_______,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最新,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模拟试卷(学生专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中复习试卷(学生专用),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