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7* 猴王出世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猴王出世
一、认一认,填一填。
獐 挠 猿 抢 搬 猕
1.上面生字的音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獐、猿、猕”这三个字的共同点:部首都是“____”,表示和________有关。“挠、抢、搬”这三个字的共同点:部首都是“____”,表示和________有关。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滚瓜涌( ) ( )男挈女 ( )弟( )兄
( )造( )设 ( )头( )颈 力( )神疲
三、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
1.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拜我为王?
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
一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遂有灵通之意。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家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
2.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
3.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
五、品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1)这句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交代石猴来历非凡,出世充满神奇色彩
B.石猴出世神异出众,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伏魔埋下伏笔
C.写石猴由石头产生,不合常理,令人费解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草木,( )涧泉,( )山花,( )树果。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这句话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石猴形象。
六、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
2.《猴王出世》这篇课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石猴拜王,再写石猴出世。( )
3.石猴是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
4.《西游记》第一回中写道:“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描写的是石猴在花果山的生活。( )
5.《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喜欢的称号是“弼马温”,如果哪个妖精叫他“弼马温”,他会很高兴。( )
七、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甲]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乙]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___
_________________”。
1.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A.洞天水帘洞 B.水帘洞洞天
2.把下列词语和对应的意思连起来。
瞑目 石碑
所在 闭上眼睛
石碣 地方
3.选一选,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甲]句_____ [乙]句_____
4.这一段文字写出了石猴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这段文字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2-《猴王出世》
一、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迸(bènɡ)出 提挈(qiè) B.猕(mí)猴 瞑(mínɡ)目
C.楷(kǎi)书 镌(juàn)刻 D.阻挠(náo) 顽劣(liè)
二、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男挈女 天造地( ) 唤弟( )兄
伸头缩( ) 抓耳挠( ) 力倦神( )
1.那怪石千姿百态,有的像美猴王( ),有的像额头丰满的老寿星。
2.在田里劳动了一天,爸爸( ),一回到家就躺到了床上。
三、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填空。
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 )→(
)→( )→拜石猴为王。
四、阅读《西游记》选段(有删改),完成练习。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你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一路云光,只管前进,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1.读下面《西游记》中的回目,你觉得上面的选段最有可能出自哪一回?( )
A.乱蟠桃大圣偷丹 B.五行山下定心猿
C.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D.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2.从选段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称孙悟空为“大圣”,你还知道《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其他称呼吗?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
一、1.zhānɡ náo yuán qiǎnɡ bān mí
2.犭 动物 扌 手部动作
二、溅 拖 唤 呼 天 地 伸 缩 倦
三、1.叫作 2.为什么 3.一天 4.于是 5.家产 6.正是
四、1.排比 2.比喻 3.反问
五、1.(1)石猴出生的经过 (2)C
2.(1)食 饮 采 觅
(2)自由自在、快活逍遥、顽皮可爱
六、1.× 2.× 3.√ 4.√ 5.×
七、1.B 2. 3.B A
4.写出了石猴机智、灵巧、敏捷、勇敢的特点。
5.发现水帘洞
参考答案:2
一、C
解析 本题考查生字的读音。C项,“镌刻”中的“镌”读juān。
二、拖 设 呼 颈 腮 疲 1.抓耳挠腮 2.力倦神疲
三、石猴第一个跳入瀑布泉 发现了水帘洞 众猴进入水帘洞
四、1.B
解析 选段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降服的过程,出自“五行山下定心猿”一回。
2.示例:从选段中我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心思细腻的孙悟空。孙悟空调皮地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泡猴尿;他怕如来不信他飞到了天边,就在柱子上写下了“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一行字。
3.示例:美猴王、弼马温、孙行者、泼猴、斗战胜佛。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陶罐和铁罐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陶罐和铁罐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选字填空,组成词语,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课内阅读,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7 鹿角和鹿腿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7 鹿角和鹿腿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句子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内阅读,想一想,将动物名称填入括号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7* 猴王出世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7* 猴王出世优秀课后复习题,共2页。